5月22日13时02分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逝世
享年99岁
5月22日13时07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
享年91岁
致敬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院士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致敬“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
据央视新闻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澎湃新闻记者梳理获悉,吴孟超是中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有“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之称。他从医70多年,拥有自主创新重大医学成果30多项,创建中国肝脏外科论基础,主刀完成包括中国第一台中肝叶切除术在内的16000多台重大肝脏手术,使中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肝癌患者术后最长存活已达45年。如今全国肝胆外科的专家和医生中,八成以上都是他的学生。
近年来,吴孟超两次成为舆论焦点:一次是2018年7月,他参加央视“朗读者”节目,感动了亿万电视观众;另一次是2019年1月,他响应党中央号召,带头执行新出台的院士退休政策,为高级别科技干部作出表率。
1927年,年仅5岁的吴孟超漂洋过海,随母亲到马来西亚投奔做工的父亲。抗战爆发后,正读中学的他和同学们一起,主动把毕业聚餐费捐给国内抗日的将士们,不久后,竟收到以毛泽东、朱德名义发来的感谢电,那封电报成为他最初的红色记忆。
“回国找共产党,上前线去抗日。”抱着这个愿望,1940年春,吴孟超踏上回国路。由于战争封锁到不了延安,回国后他只能先求学,考取当时的同济医学院。
1956年,吴孟超如愿入党。中国是肝癌高发国家,上世纪50年代初,国内肝癌防治领域尚一片空白。身为外科医生的吴孟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开始向肝脏外科领域进军。1950年代,经过成千上万次解剖实验,吴孟超的“三人小组”首次提出肝脏结构“五叶四段”解剖理论,从此,中国医生找到了打开肝脏禁区的钥匙。
1960年,吴孟超主刀完成中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实现了中国外科这一领域零突破。此后,他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成功完成世界上第一台人体中肝叶切除术。仅用7年时间,就将中国的肝脏外科提升至世界水平。1988年,上海市甲肝大流行,他夜以继日奋战在临床一线;2003年抗击“非典”,他坐镇发热门诊,日夜收治患者。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吴孟超始终不知疲倦地工作。97岁时,只要身体允许他仍坚守在临床一线,经常每周亲自上两三台手术,按时查房开会。医院怕太劳累建议他取消门诊,他拒不同意。
2019年1月,吴孟超主动响应国家院士制度改革号召,带头光荣退休。但他舍不得放下手术刀,一如既往地下临床进病房,一有空就研阅最新学术文献资料。他说:“中国肝癌大国的帽子还没有扔进太平洋,我还要继续同肝癌斗争。”
吴孟超常说:“一个人找到和建立正确的信仰不容易,用行动去捍卫自己的信仰更是一辈子的事。”这句简单的话,他践行了一辈子。
国士无双
愿世间如你们所愿,医食无忧
沉痛送别两位院士!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