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提起置身其中或者离开多年的东师校园,你会想到什么?温柔拂面是早春柳园的风,碧波荡漾是盛夏静湖的水,橙黄桔绿是金秋学林的叶,晶莹剔透是冬日钟楼的雪......四季如画的校园风物,亲切美好的点滴过往,总能勾起东师人无边的思绪。于是,深情的文字随笔尖流淌,情感的共鸣在心间回荡。为进一步丰富大学文化、厚植东师人的爱校情怀,东师官微特开设“东师·印象”专栏,与你分享东师人那份独特的情与思、感与想。
东北师范大学是1946年2月在本溪建校后,辗转至通化、佳木斯、吉林等地,于1949年7月定址长春。校址设于现人民大街(最早叫斯大林大街)东侧与自由大路南侧,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漫步在风景优美的主校区里,别有一番情趣和收获!
悠久历史的见证
漫步在校园里,古朴的建筑和成群的古树承载的是大学的悠久历史。
校园里,现存的历史文化学院楼、物理学院楼、化学学院楼、地理科学学院楼、体育学院楼和综合教学楼等6处,是长春市人民政府于2016年7月公布的带有编号的“长春市历史建筑”。这些楼群至今已有六七十年的历史。
校园里到处都是树龄在七十年之久的松树(油松、红松等)和其他树种。从学校西门进入校园,在南侧是一片林地,在竖立的牌子上介绍:“这片林地在学校迁至此地前就已经存在,经历了几次间伐和补种,形成了现在的针阔混交林,木本植物包括11个科,17个种。经过多年自然演替,现在成为学校较为复杂的林地之一”。
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
校园里有多处成片的树林。校园里树木(木本植物)种类繁多:松树(油松、红松、樟子松、黄花落叶松),杨树(小青杨树),柳树(垂柳),榆树,桦树,水曲柳,椴树(紫椴、糠椴),云杉,黄檗,胡桃楸,火炬树,枫树,糖槭,杏树,稠李树,沙果树,秋子梨树等几十种。其中以松树、柳树、杨树、榆树为最多。松树中的樟子松又称“美人松”,亭亭玉立!
学校道路的两侧多是粗壮的松树。从物理学院通往静湖的两侧是高大的杨树和柳树。静湖的西侧是粗壮的柳树,东侧是一片白桦林。正门北侧有一颗巨大的树龄很长的松树。这些树在一年四季呈现不同的颜色,给人不同的感觉和收获!
春天不知不觉地来了,远看有些树枝渐渐冒出了绿色。在生命广场上,稠李树的叶子“含苞待放”。历史文化学院后面的树林相对安静,各种鸟鸣声十分悦耳。春回校园!给人一种新的生命,新的活力,新的感觉!
长春的春天似乎很短,好像很快进入春夏之交的季节。校园里到处都是绿色,还有各种各样的花。图书馆南侧是学校仅有的以椴树为主的杂木林,椴树的花期在6至7月,相距百米即可闻到徐徐花香。
深秋时节,校园里的树叶主要呈现绿、黄和红三种颜色,特别是枫树和火炬树展现出的吸引眼球的红色。一叶知秋,几场秋雨之后,随即潇潇洒洒,落叶满地,绝无逢秋空寂寥之感。
校园里的树不仅给人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了果实的收获!校园里有几片果树林,夏秋之际,树上结满了各种果实。比如,生命广场上的杏和稠李子;行政楼西侧的李子、沙果;园长大厦附近和静湖西侧的李子、沙果、杏、秋子梨等。校园真可谓是“水果园”。
苍松翠柏在万紫千红的季节里显得默默无闻,但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却显得格外挺拔屹立!在这个季节,校园里的绿色就是油松、红松和樟子松等。一场大雪过后,松树上挂满了白雪,把校园变成了具有立体感的银白色世界。
逢春绿叶满树,遇夏遮阴避阳,深秋五颜六色,寒冬银装素裹。这些树一年四季的变化,使素有“花园式”美誉的学校更显景色旖旎。
生命广场以“生命”为主题,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理念。广场上名为《诞生》的雕塑和两侧的螺旋状柱灯共同寓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姊妹亭”“人与石”“石之缘”等景观意味着人与人的携手共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同宽度的柱形门象征着学子们通过进取,人生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场的东北侧竖立了“尊重”和“创造”两块牌子,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西侧的“桃李林”寄寓着东北师范大学桃李满天下的美好愿望。
“学林”是校园里松树最多,面积最大的树林,树林里有些许个石桌和石凳,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白天在树林里,不断听到各种悦耳的鸟鸣,看见松鼠在林间游窜。
静湖里面有两个小岛,南岛通过两处石柱组成的桥与岸相连;北岛可通过一座石拱桥和一条廊桥到达。每个岛上都有一个红色亭子,亭子被周边的树环抱,远看红色和绿色相映。冬季下雪结霜,小岛上的松树变成了白色,使红色的亭子格外显眼,别有情趣。在岛上可以观看湖面风景,可以坐在那里看书休闲。湖岸上的垂柳延伸入湖面,柳枝随风摇摆,荡起层层涟漪。每当夏季湖中开满了荷花,居住在岛上的大雁、白鹅和鸭子经常成群结队到湖里荷间嬉戏。到了冬季,湖面结冰,堆积了厚厚的积雪,学生们在这里堆雪人,打雪仗。
静湖北岸小“土山林”和“月亮门”相连接。在幼儿园南面的“土山林”西侧和学校7号楼中间有个芍药园;在地理科学学院东侧有个牡丹园,花开时节,吸引了人们驻足观赏。
校园里充满了文化气息
校园里的路名都有着丰富的含义。比如“园丁路”,体现了学校的师范特色;“学思路”,为纪念学校(东北大学)首任校长张学思而命名;“仿吾路”,为纪念学校校长,我国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社会科学家成仿吾而命名;“行知路”,为纪念我国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陶行知而命名;在体育学院教学楼和学院学生宿舍还有“摇篮路”“群芳路”和“同心路”等。
在校园里,有十余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历史学家和科学家塑像。其中,在生命广场里有原国家领导人陈云题字的成仿吾塑像,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生物学家郝水的塑像,还有在图书馆和教育学部之间竖立的孔子塑像。
校园里有20多块由著名书法家和学校老领导题字的石碑石刻。从学校正门进入校园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校训——“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书法家、我校中文系教授孙晓野(孙常叙)先生所写。
校园里有两块体现学校特色的石碑“人民教师的摇篮”(由书法家左人书写,也就是我校符孝佐老师)和“人民体育教师的摇篮”(由原外交部长李肇星书写)。
在图书馆门前还有一个由当代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所题的“斯文在兹”石碑,意思是说文化知识在自己手里。
在历史文化学院门前的转盘里,有日知先生,也就是我国著名的世界史学家、我校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林志纯先生手书的“困学勉行,止于至善”,意思是克服困难以求得知识,努力实践以修养品德,从而抵达最高境界。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于1993年8月到我校作学术报告和讲学,并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他书写了荀子语“制天命而用之”。这块石碑立在行知路和群芳路的交汇处。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要驾驭自然变化的规律而加以利用,不能消极地顺从自然,而要主动地控制和利用它。还有些石碑上刻着陶行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还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书中有路,学海无涯”“行胜于言”“格物窮理”“园丁”“学林”“静湖”等。
建筑同样也体现学院的特点,最典型的有四个学院。物理学院前的石雕上刻有“薛定谔方程”“爱因斯坦场方程”“质能方程”和“牛顿第二定律”四个方程组。学院顶楼上建有天文观测台。
地理科学学院门前刻着:“地理科学学院,北纬43°51'38"N,东经125°19'26"E,海拔206mASL”。
历史文化学院门上有“史苑”二字。
体育学院的院名以及教学楼前“健体育魂”的石碑是由我国著名书法家姚俊卿先生所写。学院教学楼前的地面上印有3条红色跑道和白色五环标识。学院学生公寓楼下墙体上印有各种体育运动图案。学院足球场东侧的标语牌,写着“身心兼修魂魄共铸”。
此外,图书馆楼前台阶两侧各有一个雕塑。
校友情怀
在校园里,一些石碑是校友所立。在学林里的东北方,有一块石碑上刻着“琢玉六十载,知义七八级”,由辽宁沈阳七八级二十多位校友于2006年立(建校60周年)。
在物理学院和化学学院中间,树立的一块石碑,正面着“格物窮理”, 背面刻着“丙申夏,逢母校七十华诞,物理八六级重返校园,为感谢母校培育之恩,捐赠此石”。“格物窮理”,取自“格物致知,即物窮理”,意在弘扬传统文化,彰显物理精神。“格物”即细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窮理”乃盡究物质之本,运动之规。
2020年11月,长春下了一场大雪,校园里有很多树被压断。在园丁路与行知路的交汇处,有一棵树龄70多年的松树被冰雪压倒,倒向了历史文化学院的方向。这棵大树见证了历史文化学院的兴起,见证了“学林”里树木的繁茂。为了纪念这棵古树,学校在这棵树倒下的位置竖立了牌子,牌子上是由学校副校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韩东育所写的“有情之物,盍假春秋,庚难斯萎,不忘首丘”。
校园里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校园里随处可见充满青春活力的学子,在课堂上学子们的目光充满对知识的渴求,上下课成群结队的青年学子奔向教室、图书馆。在学生中穿着红色运动装的是体育学院的学子们,格外显眼。
学校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网球场、旱冰场、综合体育馆和体育学院田径馆,为学生们提供了多元的运动健身的空间,都是学生们上课、比赛和锻炼的场所。每年都在田径场开展新生军训、运动会。
2019年6月,各个学院在田径场举办了长达20多天的“毕业季文艺演出”。每逢毕业季,学校在宿舍楼采用灯光秀的方式打出各个学院的名字和对毕业学子的祝福。这来自东师最高楼的深情告白,已然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
置身于校园,看见这些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学子,你会深受感染,感觉自己变得更年轻、更朝气蓬勃了!
(作者刘文达,系学校退休干部)
文字 | 刘文达
编辑 | 闫异佣
指导教师 | 闫冬
审核 | 吕春宇
来源 | 党委宣传部
投稿&帮推&合作邮箱
wx@ne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