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吉林农业大学召开党委换届工作动员部署大会 吉林农业大学师生聆听景俊海讲思政课 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到吉林农业大学桦牛研发中心调研 科技助力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吉林农业大学召开 吉林农业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精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吉林农业大学参加中国工程院吉林院士行暨2021年吉林高质量发展论坛 吉林农业大学举办"'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第四届年会暨2021"一带一路"国际减贫与乡村振兴合作交流论坛 视点 吉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2021年新生开学典礼 做骄傲的大地之子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智慧和力量——校长冯江在2021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园 明确培养定位 打造特色载体构建农业院校实践育人新模式——记“三全育人”之实践育人 副刊 丹墨留香|自然环保赋 | 第592期 吉林农大报 |
- 要闻版 -
(向上滑动起阅)
吉林农业大学召开党委换届工作动员部署大会
本报讯:9月18日,学校在鲲鹏学生文化活动中心召开党委换届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坐,省委指导组副组长马尧、指导组成员高夕婷到会指导。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徐文生主持。
党委书记张殿锋作动员部署讲话。他指出,做好学校党委换届工作,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是实现学校“十四五”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巩固拓展全面从严治党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彰显制度优势、凝聚共识力量的重要契机,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意义重大。张殿锋要求,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充分认识召开党代会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准确把握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从严从实抓好各项筹备工作;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做好换届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徐文生介绍了党委换届工作筹备进展情况。
纪委书记刘双山对与会人员进行了严肃换届纪律集体谈话。
全校副科级以上干部、基层党支部书记及换届筹备工作组成员共400余人参加会议。(党委组织部)
吉林农业大学师生聆听景俊海讲思政课
本报讯:9月14日,省委书记景俊海到东北师范大学,观摩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并以“学党史、悟思想、筑信仰”为主题,为全省大中小学师生讲思政课。景俊海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百年党史,感悟思想伟力,筑牢信念信仰,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吉林农业大学高度重视,组织万余名师生以集中和分散的方式共同聆听了这堂思政大课。
思政课结束后,吉农师生纷纷表示,将厚植爱党、爱国、爱民和爱吉情怀,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教育各环节,着力增强家国情怀、思辨能力、协作精神、沟通技巧,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和吉林振兴重任的主力军、生力军。(党委宣传部)
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到吉林农业大学桦牛研发中心调研
本报讯:近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到学校桦牛研发中心共建单位桦甸市金牛牧业有限公司调研肉牛产业发展情况。
调研期间,桦牛研发中心主任、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吕文发向韩俊汇报了学校肉牛研发及人才培养情况。中心在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张越杰教授、粪污处理与利用岗位专家高云航教授等一批专家和技术人员支持下,重点开展了“桦牛”品种选育、营养与管理、疫病防控及肉品加工等方面的研发与技术推广工作。
韩俊详细询问了“桦牛”品种选育进展,了解到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年初已评审通过了由学校主持制定的“桦牛”品种选育方案,学校已与企业开展多年合作,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科技、人才支撑等情况后,对学校深入贯彻实施吉林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助力地方和企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要求,学校要进一步做好肉牛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积极为产业发展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提供更强技术支持。
据悉,吉林农业大学桦牛研发中心是桦甸市金牛牧业有限公司出资,与学校合作共建的横向科研平台,平台重点开展肉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等工作。(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中心)
科技助力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吉林农业大学召开
本报讯:为进一步推进“2021中国吉林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的召开,9月15日,科技助力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学校行政楼中四楼会议室召开。长春市副市长汪学军,吉林工商学院院长、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越杰,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孙考取,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玉民,吉林农业大学校长冯江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汪学军对我校在肉牛产业发展中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并强调了肉牛产业发展对长春市、吉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2021中国吉林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召开的重要意义。
冯江代表学校对汪学军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畜牧学科,尤其是肉牛领域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畜牧学科是学校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学校高度重视畜牧学科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等投入,为吉林省“秸秆变肉”工程实施及肉牛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助力,学校将全力支持“2021中国吉林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的召开。
张越杰具体介绍了“2021中国吉林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实施方案及筹备情况。
与会专家就方案内容积极建言献策,开展座谈交流。
会前,与会领导参观了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教授李玉就现代农业发展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并合影留念。
长春市畜牧业管理局、长春城开农投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学校科技管理处、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科技管理处)
吉林农业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精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本报讯: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精神,激励全校教师甘于奉献,勇于担当。9月30日,学校在行政楼中五楼会议室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精神。校党委书记张殿锋主持会议,校长冯江,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原校长秦贵信,校党委副书记徐文生、毛彦军,副校长刘景圣参加会议。
会上,冯江传达并领学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我校国家级和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依次作了汇报发言。
张殿锋指出,在建党百年的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充分肯定了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取得的可喜成绩,鼓励全国高校广大教师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好老师,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教师队伍的深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学校党委始终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和教师团队建设工作,学校先后有1支教师团队获批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教师团队获批吉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同时也涌现出了以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李玉院士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师。这些教师饱含热爱教育的情怀与坚守,争做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是全校师生学习的典范。
张殿锋对全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要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并将其作为下一阶段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开展向优秀教师典型学习活动,广泛宣传我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先进事迹。二是要全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倾听教师心声、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助力教师成长。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教师培养、教师评价体系等方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农兴农重要使命,切实打造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三是要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要联系教师思想状况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加强政治引导、教育引领和日常管理。要健全定期集中理论学习制度,加强专题培训,引导教师全面增强育德育才能力。要坚持红线约束,在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学术研究、社会活动、廉洁自律等方面做出正面规范。要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拓宽教师文化视野,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冯江指出,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和特殊厚爱,深刻阐释了教育工作和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情深意切、催人奋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内容,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冯江表示,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倍感温暖、倍感振奋、倍受鼓舞,回信激励和鞭策全校教师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与使命。希望全校教师继续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的高尚精神,涵养师德学风,注重言传身教,提升育人境界,励志做“大学问”,争做“大先生”;要研究真问题,面向保障粮食安全、加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等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卡脖子”农业技术攻关,勇担强农兴农使命,努力培养一流农业人才,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上,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教师团队代表、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袁海滨,吉林省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畜牧科学教师团队代表、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教授姜怀志,吉林省第二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农产品精深加工教师团队负责人、副校长刘景圣,分别从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社会服务以及学习体会等方面依次进行了汇报发言。他们表示,将弘扬践行黄大年精神,潜心教学和科研,努力培养学科一流人才,产出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建成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一流团队,为学校的建设发展,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党委巡察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人事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务处、科技管理处、工会等部门负责人,各学院书记、院长,我校国家级和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等参加会议。(党委宣传部)
吉林农业大学参加中国工程院吉林院士行暨2021年吉林高质量发展论坛
本报讯:9月9日,中国工程院吉林院士行暨2021年吉林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长春开幕。省委书记景俊海、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出席论坛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主持论坛。
学校校长冯江,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教授李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双聘院士朱蓓薇,学校副校长张越杰、刘景圣参加论坛。
论坛上,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教授作了题为《科技创新推动吉林省乡村振兴》的主题报告,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绿色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菌物生产结合植物生产、动物生产的物能循环转化理念及打造玉米水稻、杂粮杂豆、生猪、肉牛羊、人参等十大产业集群等建议;同时涉及构建乡村振兴新模式,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引领吉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李玉院士的报告得到了景俊海的高度肯定。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双聘院士朱蓓薇教授与参会院士共同围绕吉林产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表达了与吉林深入合作的强烈意愿。各位院士受到景俊海、韩俊的接见。
9月7日-9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一行在副省长安立佳的陪同下,前往乾安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松原市宁江区伯都乡杨家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地调研,校长冯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教授陪同调研。(科技管理处)
吉林农业大学举办“‘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第四届年会暨2021“一带一路”国际减贫与乡村振兴合作交流论坛
本报讯:9月24日,由我校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第四届年会暨2021“一带一路”国际减贫与乡村振兴合作交流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国内外联盟院校近百人在线上参加会议。会议由学校副校长刘景圣主持。
校长冯江代表学校在致辞中,向教育部、联盟院校及社会各界对我校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吉林农业大学作为联盟理事成员单位,一直积极融入联盟发展建设。学校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使命,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拿出更多科技成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本次大会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李玉教授作《食用菌在中国减贫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主旨报告;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教授作《中国国际发展实际与学科建设70年:现实与挑战》主旨报告。
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FAO)卡洛斯·华生、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副主任(UNOSSC)王晓军、联盟海外成员新西兰梅西大学校长JanThomas教授、泰国农业大学副校长Kampanat Pensupar教授、巴西圣保罗大学LuizRodriguez教授、特多西印度大学圣奥古斯汀分校食物与农业学院院长Wayne Ganpat、以及中国农业大学驻坦桑尼亚协调员Ernest Mkongo通过线上致辞。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冯伟哲代表联盟秘书处向大会汇报联盟工作重点与发展规划。
会上,宣布由华中农业大学承办第五届“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科技教育创新联盟年会。(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 视点版-
(向上滑动起阅)
吉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2021年新生开学典礼
本报讯:丹桂飘香,秋风送爽,吉农校园处处洋溢着新气象。9月23日,吉林农业大学在学校第二运动场隆重举行2021年新生开学典礼。吉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张殿锋、校长冯江,吉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校党委副书记徐文生、毛彦军,副校长刘景圣、杜锐出席开学典礼。典礼由学校办公室主任黄海主持。
典礼开场上,在校生旗手将象征吉农精神的校旗传递到新同学手中,代表了一场青春的接力,更代表了一份使命的传承!
升旗仪式上,迎着九月的朝阳,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伴着铿锵的节奏,吉林农业大学校旗在校歌声中迎风飘扬。
典礼上,刘雨佳、向文韬、武俊廷、李伟分别代表本科生新生、研究生新生、在校生和教师发言。
会上,由6名学生代表为在场师生表演了《铭记校史、心向远方》主题诗朗诵。诗歌娓娓道来、饱含深情,描绘了学校创办73年走过的风雨历程和奋斗的斐然成绩,歌颂了一代代吉农人锐意进取矢志不渝的精神,激发了全校师生的爱校热情和报国之志。
在佩戴校徽仪式上,与会领导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佩戴上承载着建校73年来每一位吉农人奋斗与梦想的校徽, 预示着朝气蓬勃的2021级新生成为了新吉农人,也表达着同学们对吉农的热爱和归属之情。
冯江在典礼上发表讲话,他代表吉林农业大学全校师生员工,对来自全国各地的2021级6221名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培育同学们成长的家长、老师及亲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冯江指出,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激发出奋斗新时代的澎湃热情,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当前,国际关系错综复杂,蔓延全球的疫情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理念仍然存在。同时,全球自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极端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党中央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指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战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吉林农业大学有着光荣的红色基因,她创建于解放战争烽火硝烟之中,是我们党在东北解放区较早建立的高等学府。73年来,学校始终坚守着立德树人、报效祖国的办学初心,始终坚守着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奋斗的崇高理想,始终坚守着对党和人民的承诺。希望新同学像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那样,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学校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为自身未来发展和真正实现人生价值积蓄能量。
冯江对新生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做真正的大地之子,要了解和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吉林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永恒课题,是“国之大者”,希望你们植根家国热土,热爱农业、服务人民,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贡献力量。二是要做合格的大地之子,要以创新破解难题作为求学方向。无论学文学理,都以此为契机,把时代和国家的需求作为努力方向,把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解决制约发展瓶颈问题作为主攻目标,把对科学文化的卓越追求融入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伟大事业中。三是要做成功的大地之子,要相信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力量。要胸怀大格局、涵养大境界,宽人严己、立己达人,与千千万万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的人们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希望同学们像吉农校歌所唱,做骄傲的大地之子,涵养家国情怀、砥砺责任担当。
典礼最后,与会师生合唱《歌唱祖国》,表达吉农人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念,对伟大祖国的良好祝愿。
挂职干部冯永,学校各单位党政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2021级学生辅导员和全体新生参加开学典礼。(党委宣传部)
详情请点击下方链接:
吉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2021年新生开学典礼
做骄傲的大地之子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智慧和力量——校长冯江在2021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在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在风景如画的吉农校园,我们迎来了6221位新同学。今天,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还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他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激发出奋斗新时代的澎湃热情,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当前,国际关系错综复杂,蔓延全球的疫情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理念仍然存在。同时,全球自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极端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党中央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指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战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当然,这些胜利也离不开每一位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在抗疫战场,白衣天使逆行出征;在抗洪抢险一线,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现场,外交天团掷地有声;在奥运会赛场,运动员为国夺金;从东北粮仓稻浪滚滚到西南巨型水利工程劈山筑坝、从东南沿海春潮涌动到西北戈壁瓜果飘香,驻**抛家舍业、快递小哥日夜穿梭、工人加班加点、教师坚守三尺讲台、农民用汗水浇灌收获,新时代的奋斗者用心血和汗水书写了爱国奋斗的传奇,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和中国力量,让我们由衷地为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人民而骄傲。
同学们,你们是幸运的,能够学有所成、踏入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但是,请大家不要忘记,我们能在校园里享受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校园外替我们负重前行。大家也一定要明白,入学通知书是你们勇踏征程、争取更大胜利的入场券,而不是一劳永逸的保险单。你们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重托、家庭和个人的希望。在这里,你们需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那样,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这里你们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为自身未来发展和真正实现人生价值积蓄能量。吉农的食堂,分别叫鸿之磐、鸿之桐和鸿之泽。鸿之磐,是我们的老学长、老校长、李玉院士起的名字,寓意着青年学生要立鸿鹄之志,在这个安全稳定、保障充足的生长环境里,为将来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积蓄智慧和力量。请大家相信,建校73年、已经培养出十余万校友的吉林农业大学,有如坚固的磐石、高大的梧桐、广阔的湖泊,今天会为你们的成长成才筑基赋能,未来也会成为你们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
同学们,吉林农业大学有着光荣的红色基因,她创建于解放战争烽火硝烟之中,是我们党在东北解放区较早建立的高等学府。73年来,学校始终坚守着立德树人、报效祖国的办学初心,始终坚守着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奋斗的崇高理想,始终坚守着对党和人民的承诺。今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全国获此殊荣的高校仅有八所。今天的吉林农业大学,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A类大学,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建设依托单位,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省属高校,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国家和省部级高端人才150余人,拥有国家和部委级科研平台22个,这些核心办学指标,都位居我省省属高校首位。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接力传承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探索出了一条有特色、可持续的农业高校精准扶贫之路,把科教兴农扶贫之火燃遍白山黑水、祖国大地,乃至遥远的非洲大地——赞比亚,为国家和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谱写了献身“三农”、战贫斗困、气壮山河的大地之歌。
同学们,今天的你们生逢盛世,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未来属于你们,希望你们像吉农校歌所唱,做骄傲的大地之子,涵养家国情怀、砥砺责任担当。在这里,我提三点期望,与你们和全校师生共勉:
首先,做真正的大地之子,要了解和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我们所处的吉林大地是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带,吉林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粮食人均商品量全国第一,人均调出量全国第一,全国产粮大县前三名均出自吉林。习近平总书记对这片土地寄予厚望,他去年在这里考察时强调,“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要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今年6月,李克强总理在这里考察时也指出,“要守护好宝贵的黑土地,培育更多优良品种,让东北这个大粮仓更实更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永恒课题,是“国之大者”,希望你们植根家国热土,热爱农业、服务人民,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贡献力量。
第二,做合格的大地之子,要以创新破解难题作为求学方向。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科技支撑。学校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将积极参与“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持续打造区域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紧密围绕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种质资源保育创新、粮食增产与安全生产、畜禽安全健康养殖、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动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和农业全程智能化等,力争取得重大科技进步,为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决策咨询和技术转化。希望你们无论学文学理,都以此为契机,把时代和国家的需求作为努力方向,把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解决制约发展瓶颈问题作为主攻目标,把对科学文化的卓越追求融入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伟大事业中。
第三,做成功的大地之子,要相信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力量。我们国家最显著的制度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抗洪救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生动展示了我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你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大部分本科生刚刚独立于家庭,开始集体生活,和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同学共处一室。请记住,尊重、理解、包容是人生永恒的课题。一个能够感同身受体会他人困顿、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断反思自身局限的生命才会真正呈现温度、释放光芒。单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一纸试卷考的是单兵较量,社会大考考的是集团作战。希望你们胸怀大格局、涵养大境界,宽人严己、立己达人,与千千万万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的人们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同学们,你们新的人生征程已经开启。我相信,吉农一定会因你们的奋斗而更加精彩,你们的青春足迹也一定会被吉农校园和祖国大地所铭记!
谢谢大家!
- 校园版-
(向上滑动起阅)
明确培养定位 打造特色载体 构建农业院校实践育人新模式——记“三全育人”之实践育人
让青年学生在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学知识、长才干,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迈步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作为省属重点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始终遵循“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办学理念,将大学生实践育人作为“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构建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实践育人模式。初步形成了以三个定位为统领,六大模块为内容,三个推进为保障的“1+N”实践育人模式。
一、注重顶层设计,坚持三个定位,构建实践育人新目标
(一)思想引领定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勇作贡献。
(二)培养目标定位。紧密围绕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培养信念坚定、视野开阔,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农业人才。
(三)服务面向定位。突显学校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发挥农业院校专业特色,面向“三农”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二、创新六大模块,搭建1+N实践平台,构建实践育人新模式
(一)社会实践内容六大模块
即科技支农、企业挂职、文化寻访、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模块。2019年,共组建团队470余支,重点团队学生数近5000人。2020年,我校组织3014名学生以返乡及“云组队”的形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在团中央学校部“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活动评选中荣获最佳组织单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组织近2000余名大学生参与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400余名防疫志愿者事迹被当地表彰并宣传报道。我校研究生志愿者张美琪在工作期间受到时任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同志的亲切慰问。2021年,全校共组建了75支校级重点团队和333支院级重点团队参与学生人数达2859人,另有网络“云组队”人数966人。央视新闻联播,央广新闻均对我校学生社会实践进行报道。
(二)“1+N”的社会实践育人平台
1.实践+思想引领。一是依托“生命之光”红色教育基地,搭建思想育人平台。“生命之光”红色教育基地创建于2011年,于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提档升级,新落成的红色教育基地由“四馆一中心”组成,即以“四史”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信仰之光”展馆、以“四爱”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生命之光”展馆、以“四创”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梦想之光”展馆、以“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个篇章组成的“利剑之光”展馆,及一个大学生思政体验中心。学校先后与靖宇殉国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抗美援朝博物馆等地签署共建协议。我校红色教育基地曾荣获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三等奖,吉林省精品校园文化活动二等奖等多项奖励。二是依托青年学习践行特色理论联合会,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开展政策宣传、科技支农等活动。
2.实践+第一课堂。依托教学实践课程和辅导员及专业教师的实践指导,搭建实践指导平台。一方面科学设置教学实践课程,加强教学实践课程的课时比重,设计、管理和指导。另一方面将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和学生社会实践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并纳入青年教师档案,与职称评聘和评优选先挂钩。
3.实践+科技创新。在社会实践中设立科技创新模块,让项目产生于实践,研究在实践,应用为实践。三年来,共立项科技创新项目378个,产出SCI、EI论文及专利227项,年均参与学生约1500人,获得各级各类奖项659项。学校有两件学生科技作品分获世界科技发明展银奖和世界科技创新奖,两件作品获得全国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金奖,捧得一次吉林省高校“创青春杯”。有一个团队荣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有一名同学荣获 “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省长奖”。
4.实践+校内外基地。学校现有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代表的373个校外教学基地、就业创业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及11个校外创业园区合作基地。学生在长春天景食品公司实践期间,为公司提供的品种创新研究项目,为公司创造价值超过千万元。
5.实践+志愿服务。学校大学生“绿野”志愿者协会以立足校区,辐射社区,走向城区为理念,拥有会员8000余人。协会每年有近4000人参与到社区环境美化服务中,有近700学生骨干长期坚持在学校周边的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学校连续五年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
三、创新组织方式,实施三个协同推进,构建实践育人新机制
1.组织保障到位,确保积极推进。学校成立“青年教师和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学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校领导任副组长,校团委、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等12个党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统筹和协调全校的青年教师和学生社会实践工作。13个教学学院分别成立院级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2.项目保障到位,确保有效推进。采取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实践组织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熟悉的领域,自由组建团队,自行设计项目内容,参与社会实践项目的申报,并由学校统一组织评审、遴选和立项,并提供经费支持。专业教师将教学科研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组建学生团队并作为指导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全过程。项目结束后,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结项评审、总结和表彰。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和微信、QQ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和引导,通过实践归来话感受等报告会、巡讲会等方式扩大实践活动成果。
3.条件保障到位,确保精准推进。学校在经费、师资、平台等方面全方位保障学生社会实践效果。学校社会实践专项投入约200余万元。学校建立了大学生校内实践实训基地1100公顷,实训内容涵盖种植、养殖、食品、花卉、农机、管理、营销等各个专业领域。建立了拥有3000余平方米的商业社会虚拟运行平台、学生项目企业孵化室等设施。拥有10000余平方米的实践创新实验室、KAB培训室等,具备教育培训、模拟训练、商业演练、孵化支持等功能所需的设施条件。
4.制度保障到位,确保有序推进。学校制定了《吉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实习实践方案》《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青年教师社会实践管理办法》《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等文件,在学生中设立了2学分的必修学分,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并作为评优选先和毕业鉴定的重要参考。
学校先后24次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时任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等领导同志均对我校师生社会实践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付振邦、吉林省委副书记高广滨、时任团省委书记牟大鹏莅临我校调研,对我校多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国内央视新闻联播、央广新闻、中国青年报、吉林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主流媒体都给予深度关注和广泛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座谈会上指出青年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社会实践是新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培育全面发展大学生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对第一课堂认知的有效补充和完善。随着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不断拓展与构建,必将为培养更多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 副刊版-
(向上滑动起阅)
自然环保赋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2021级赵子槊
白山巍巍,松水汤汤,地生仓谷,天行参商。望三国而兴通贸,枕龙脉而重农桑。工农并举,金钢出于沸火,交通齐利,铁蛟行于长桥。时逢九月,宝地生光,迎生态之节日,宣环保之大计。
盖闻,夫自然者,万物之生养所依赖也,夫环保者,天下之公文所共议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承箴言之大智,戮众力于苍生。千里碧空,浩然如洗,以遗子孙后代,万顷良田,莹然如玉,不改绿水青山。雪落北原,白鹤冠红绫以舞,风过林海,鸡稚闻朝露而鸣。山隐清泉而熊罴现,林孕甘果而灵鹿飨。莺歌燕舞,万物和谐,民胞物与,众生和睦。此诚可谓之花鸟人间。
退耕还湖,封山育林,其以自然为重也。肥田增产,科技兴农,其以民为本也。直播带货,互联网加,一亩良田直销南北,基因工程,优选育种,优良稻种开遍东西。铁骨巨兽驰于畎亩,聚万谷以一廪,钢翅雄鹰翔于长空,除虫害以甘泉。精准滴灌,谷粟长于荒野,盐碱治理,良苗生于污泽。沼气循环,风水生电。上可假飞廉,东君之能,下可持祝融,共工之力,科技兴农,耕耘者可享丰登之喜,不忘进取,持田者不遭敝筐之灾。
今之我中华,仁政清明,万民同心,以人为本,护佑自然,今之我吉林,令出如山,同心戮力,工农并兴,借势地利,高铁行于内省,谷粟输于邻地。俯仰山巅,苍松如盖,呼啸临海,蓬岛风来。壮哉我中华,山河锦绣,美哉我吉林,万里春光。
来源:校报编辑部
编辑:大学生记者团
责编:姚金戈
审核:刘青竹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吉林农大报592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