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参加吉林省双创周启动仪式并作经验介绍
10月19日,以“高质量创新创造 高水平创业就业”为主题的吉林省双创周启动仪式在中韩(长春)国际示范区举行。省委书记景俊海讲话并宣布启动,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主持启动仪式。党委书记姜治莹参加启动仪式并作经验介绍。
姜治莹表示,新时代是创新创业的黄金时代,高校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吉林大学作为国务院确立的第二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始终把加强创新创业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始终坚守“在发展中做贡献、在贡献中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推动吉林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促进吉林经济优化发展,贡献吉大力量和吉大智慧。一是坚持高位统筹,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精准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和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把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嵌入学校“双一流”建设总体规划、“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今年,学校主要领导分别率队赴吉林省9个市(州)开展校地合作对接工作,考察重点合作项目,推动解决具体问题,推动合作提质增效。二是立足特色优势,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与中国一汽集团联合成立产教融合型“吉林大学红旗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吉林大学华为学院”,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机制,打造具有“吉大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高地。积极配合省、市共建“环吉大双创生态圈”,落实“一核、双心、N园”的发展规划,探索打造“学校-政府-企业”循环互动的发展模式。三是确立鲜明导向,大力引导师生创新创业。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体系、学生指导服务体系、理论研究和智库建设体系”等关键环节,健全制度、配置资源、投入力量。学校每年投入1600余万元,专项用于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双创相关学科竞赛体系建设。同时,利用校地合作项目及“冰雪旅游场地装备和智能服务技术实验室”等平台资源,引导更多专家学者、科研团队,投身吉林建设、助力吉林发展。四是加强成果转化,全力助推地方产业升级。近两年来,学校签署横向科研项目2632项,合同经费9.09亿元,其中1335项科研项目来自和服务于吉林省。在省发改委的支持下,吉林大学面向各市(州)涉及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的13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已经落地实施;涉及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等领域的12项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重点项目也即将启动。
活动中,景俊海、韩俊为六家第四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代表授牌。吉林大学,长春新区,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单位代表作交流发言。与会人员共同观看吉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题宣传片《“双创”之舟 载誉起航》。
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靖平,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胡家福,副省长阿东,省政府秘书长安桂武参加活动。(文/郭倩君 摄/记者 张宏伟)
02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出席首届吉林省校友人才促进吉林振兴发展大会开幕式
“吉”聚校友人才,共促振兴发展。10月26日,首届吉林省校友人才促进吉林振兴发展大会在长春举办。省委书记景俊海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主持开幕式。校党委书记姜治莹参加开幕式并发言。
景俊海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广大吉林省校友和“校友之友”对吉林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他说,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吉林永远铭刻着广大吉林省校友一生割舍不断的“母校情”“师生情”“同窗情”,永远承载着大家厚重的人生记忆和情感归属。当前,吉林振兴发展已经进入“上升期”、驶入“快车道”,为广大校友到吉林开展投资创业、创新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景俊海深情表示,开放吉林空间无限,需要广大校友踊跃参与、共同拓展,持续聚焦“五个合作”,充分发挥向北开放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作用,全方位构建大开放、大开发、大合作的崭新格局;活力吉林创意无限,需要广大校友主动拥抱、大展身手,聚焦前沿科技,聚力成果转化,深入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成为吉林的“创新合伙人”、母校的“创造合伙人”、学弟学妹的“创业合伙人”;魅力吉林幸福无限,需要广大校友率先回归、乐享其中,把吉林作为创新创业、投资合作首选之地,在吉林大地上拼搏奋斗、追逐梦想、成就事业;机遇吉林潜力无限,需要广大校友抢点落位、谋篇布局,瞄准新能源、新汽车、新材料、新农业、新旅游、新电商主攻方向,积极参与产业链条重构和产业生态重塑,把更多产业项目、合作伙伴、优秀人才引入吉林,携手打造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景俊海强调,我们一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为广大校友和“校友之友”来吉投资兴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与大家共享机遇、紧密合作,心手相牵、并肩逐梦,奋力开创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新局面。
姜治莹在发言中表示,吉林省委、省政府推动召开吉林省校友人才促进吉林振兴发展大会,是一个凝聚智慧、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历史时刻,是一个同心逐梦、同商大计、同话发展的历史创举,必将在吉林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历史印记,做出可圈可点的历史贡献。回首艰辛创业的“来时路”,吉林省与吉林大学,始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拥有奋发的精神、奋进的回忆和奋斗的荣光。面对时不我待的“脚下路”,吉林省与吉林大学,始终坚持携手并肩、砥砺奋进,胸中满怀前方的期许、前行的动力和前路的追寻。展望充满希望的“未来路”,吉林省与吉林大学,将继续抢抓机遇、奋发求为,携手建设幸福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姜治莹强调,在未来的合作中,吉林大学将继续奋发有为、深化合作。一是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即“在贡献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做贡献”。二是全面做到“两个融入”,将学校“双一流”建设全面融入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将服务吉大校友个人成长进步全面融入吉林省各行业、各领域发展。三是着力聚焦“三个重点”,坚持引育并举、成为人才输送的“主阵地”,加强科技赋能、成为创新驱动的“生力军”,传承创新文化、成为价值引领的“排头兵”。四是努力实现“四个突破”,力争在号召吉大校友回省创业、兴业上实现新突破,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上实现新突破,在毕业生留省就业人数上实现新突破,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服务吉林人民上实现新突破,努力用全体吉大人和广大校友的智慧和力量,回馈勤劳质朴的家乡父老,回馈白山松水的养育之恩。
开幕式上,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张恩惠宣读《吉林省校友人才促进吉林振兴发展倡议书》。吉林大学校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指导委员会成员、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执行董事、行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蔚华作为吉林省校友代表在会上发言,深情表达感恩母校、报效吉林的拳拳之心。
开幕式后,举行了吉林省校友人才合作成果签约仪式,其中吉大校友签约项目14个,合同引资额136.8亿元,正在洽谈项目10个,意向投资额29.5亿元。
吉林省委副书记高广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胡家福,省政府秘书长安桂武,吉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冯正玉,省内有关高校、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州)有关负责同志,吉林省校友和“校友之友”代表参加开幕式。(文/记者 文武 摄/记者 方卫东)
03
吉林大学举办校友座谈会
一日归属吉大,一生念念不忘。10月25日,以“凝心聚力 共赢发展”为主题的吉林大学校友座谈会在长春举办。校党委书记姜治莹与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名吉大校友欢聚一堂,共叙师生情谊,共谋未来发展,共建交流平台。座谈会由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冯正玉主持。
姜治莹在讲话中代表学校、代表校长张希院士,欢迎广大校友衣锦还乡,感谢校友们一直以来对学校发展的鼎力支持,诚挚邀请大家回母校访师探友、为晚学后辈传经送宝,在未来的工作中书写更多吉大人的辉煌。姜治莹表示,校友是母校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也是校友工作最聚焦的核心和关键。多年来,学校的校友工作以“三个服务”为宗旨,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新兴技术运用,强化品牌服务能力,强化地方校友动员,强化反哺母校发展,逐步构建了队伍大、力量强、服务好的校友工作总体格局,创办具有吉大人特色的校友品牌,为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姜治莹向广大校友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战略、综合实力、资源供给和越来越壮大的“朋友圈”。他表示,学校当前已经进入了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带来的精神鼓舞,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启动提供的政策利好,新一轮省校共建务实合作营造的发展环境,都为学校立足新起点、实现新突破提供了重大机遇、奠定了坚实基础。
姜治莹指出,大家因考入吉大而相识结缘、因心系吉大而相知成友、因发展吉大而相守同行。吉林大学正是有了海内外六十万校友的协力同心、呐喊助威,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才能在行稳致远中不断前行。未来的工作中,一是要更好地联系校友。建立健全母校与校友长期联络、沟通、服务、交流的组织机构和工作体系,搭建起校友与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母校与校友所在地之间联络感情、交流合作、互益互惠、共谋发展的坚固平台。二是要更好地服务校友。时刻关注校友们的工作、生活和发展情况,把校友们学业的进修、事业的发展、家庭的关爱、子女的教育等都纳入母校工作的视线,为校友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就业、科研等服务。三是要更好地支持校友。加强校友引资引智工作,在科技创新、实业发展、创新创业等领域,为校友在行业、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作贡献牵线搭桥、提供助力。
“离开母校几十年,但在母校生活的场景历历在目,母校给了我们知识和能力,年轻时的记忆终生难忘”“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吉大品质不仅塑造了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富有理想、专注踏实的精神品格,更为我们日后能够在社会立足、成就事业、报效国家打下了牢固的根基”“无论天涯海角,母校永远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座谈会上,国家科技成果转换引导基金理事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指导委员会成员、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马蔚华,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董事赵炳弟,北京中润伟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吉林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林学访,苏州大学特聘教授、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执行院长高明远等先后发言,回忆了求学创业经历,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和回馈支持母校发展的拳拳之心,围绕学校建设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并就搭建校友与母校紧密联系的机制、载体、途径等问题建言献策。
校党委副书记韩喜平,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校长办公室、校友和基金工作办公室、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文/记者 张宏伟 郭倩君 摄/记者 方卫东)
04
中国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隋军参观黄大年纪念馆
10月23日上午,中国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隋军一行到地质宫参观黄大年纪念馆。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吉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悦,长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孙弘等陪同参观。
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记录着“时代楷模”黄大年不平凡的一生。位于朝阳校区地质宫五楼的黄大年纪念馆一直保持着黄大年同志生前在此工作时的原貌。隋军走进黄大年纪念馆,参观黄大年生平实物展、图片展,详细了解黄大年从少年立志筑梦、青年求学追梦和学成归国圆梦等各个时期的生平经历、先进事迹。隋军来到黄大年生前办公室,黄大年同志生前的科研助手、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于平教授向隋军一行讲解了黄大年同志归国后主要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以及他在教书育人中感人的点点滴滴。
隋军表示,黄大年同志是新时期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民族振兴不惜以身许国的先进楷模,生前曾两次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并被聘为中国侨联新侨创新创业联盟理事。他把爱国、报国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希望通过自己不舍昼夜的努力为国家多做贡献,缩小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召和凝聚更多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工作。他秉承了老一辈归侨的优良传统,始终心系桑梓、心系祖国,集中体现了“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的优秀品质。他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怀揣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以无私忘我的精神,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填补了我国在深地资源探测领域的诸多空白。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得益于吉林大学尊重人才、培养人才,让人才最大限度发挥聪明才智的措施和做法。吉林大学作为黄大年同志生前所在工作单位,更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大力学习弘扬黄大年精神,坚持为学为事为人相统一,推动学校教学科研育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隋军强调,高校侨联工作是我国侨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深怀爱侨之心,恪守为侨之责,办好利侨之事,始终秉承为侨服务宗旨,广泛地团结凝聚学校归侨侨眷和归国留学人员,不断开创高校侨联工作新局面。
姜治莹表示,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了黄大年同志的突出贡献和崇高精神。2021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肯定他们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对全国高校教师提出殷切期望。这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与关爱、重托与期待,极大鼓舞了全校师生。作为黄大年同志生前所在工作单位和黄大年精神的发源地,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重要回信精神,全力推进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的宣传工作,广泛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主题教育活动,黄大年精神成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姜治莹指出,吉林大学是党和国家布局在东北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一定努力培养更多像黄大年同志一样的好老师,努力建设更多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立足本职岗位,凝聚团队力量,努力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多更优异的成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吉大智慧和力量。
中国侨联组织人事部部长姚林楠,组织人事部办公室副主任、二级调研员陈晶,吉林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徐崇恩,省侨联主席丁兆丽,省侨联兼职副主席、通化市侨联主席于春燕,长春市侨联主席、吉林工商学院院长张越杰,长春市侨联专职副主席臧建平,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党委办公室、党委统战部、吉林大学侨联、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文/记者 张宏伟 摄/记者 徐立华)
05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会见吉林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吴兰一行
10月27日上午,吉林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吴兰一行到吉林大学开展选调招录宣讲。党委书记姜治莹会见吴兰一行。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玉柱陪同会见并参加宣讲。
姜治莹代表学校对吴兰一行来吉林大学开展选调招录宣讲表示欢迎,向吴兰校友对母校的热爱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吉林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委组织部一直以来对吉林大学的事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吴兰常务副部长此次来校开展选调生招录宣讲,充分彰显了吉林省对人才的重视和关怀,也体现了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情感和对师弟师妹们的殷切期望,具有特殊的意义。当前,吉林省正处于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服务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吉林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术底蕴深厚、人才储备丰富,相信未来定会有更多的吉大优秀人才留在吉林、服务吉林、建设吉林,为助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吴兰向吉林大学长期以来对吉林省的大力支持给予高度评价,对母校的培养表示由衷感谢。她表示,吉林大学是吉林省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高起点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吉林省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本次吉林省面向国内重点高校招录选调生,将充分利用吉林省人才相关政策,积极加强与吉林大学的交流沟通,强化对选调对象的资源供给,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为吉林省和吉林大学的人才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希望双方继续拓宽人才交流的合作空间,激励更多优秀学子在吉林这片热土上一展身手、建功立业、实现梦想。
在宣讲会上,王玉柱表示,吉林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家队”、东北方阵的“排头兵”,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希望更多同学在选调生岗位上实现理想、成就事业、奉献社会、服务群众,成长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青年基层骨干,在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实践中谱写青春华章。
吴兰介绍了吉林振兴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吉林的人才政策,并以校友身份诚挚邀请同学们留在吉林、建设吉林,在家乡的热土上建功立业、展现才华。
吉林省委组织部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办公室主任方向春,吉林大学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参加相应活动。(文/霍睿 摄/记者 徐立华)
06
吉林大学举行争做新时代“大先生”研究生教师素养提升系列活动首场座谈
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家骢作专题报告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大会会议精神,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为契机,吉林大学举行争做新时代“大先生”研究生教师素养提升系列活动。10月18日,首场座谈在鼎新图书馆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家骢受邀作专题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张希参加座谈并发言。座谈由常务副校长郑伟涛主持。
张希在交流发言中表示,沈家骢先生品德高尚,是学校教师中的学术典范、育人楷模。学校广大教师要以沈家骢等优秀教师为榜样,从合格教师做起,追求卓越、求真求实、不懈努力,争做新时代“大先生”。要树立“慢科学”的从容科学态度,理解科学进步是不断纠错的过程,需有时间思考、研究、失败并纠错,敢于把冷板凳坐热;要树立“慢教育”的从容教育态度,理解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明确改革发展的成效需要逐渐显现,要勇于改革,也要慎重改革。同时,学校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心无旁骛地投身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事业。他指出,教师是以德育德的职业,作为教师要慧眼识才、有教无类,善于发现连学生自己都未曾发现的闪光点,并帮助他们激发潜能和天赋。作为教师要身体力行,在思想、精神、作风和品德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要求学生保持好奇,教师首先要有探索未知的勇气。要求学生善于合作,教师首先要持开放心态,懂得兼容并包。要求学生实事求是,践行科学精神,教师首先要求真求实,坚守科学道德。
沈家骢在报告中回顾了抗日烽火中的成长求学经历,并与大家分享了他1952年响应国家需求,提前一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北上长春投身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初创的奋斗经历。他表示学校化学系创始人蔡镏生、唐敖庆、关实之和陶慰孙四位先生是自己教育科研事业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很荣幸承担承上启下的使命,将先生们的教育思想和自己对教育科研的思考传递给大家。他指出,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一是要以科研的思想培养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实现超常发挥。二是要提升导师的能力水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通过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三是要引导学生敢于攻坚克难,杜绝浮躁情绪,善于把科研的冷板凳坐热。四是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边学边总结。五是要在学生中营造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氛围,注重通过组会、讨论会促进交流与探讨。六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做好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衔接,注重科学评价,加强能力培养,严格毕业标准。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沈家骢院士的教育思想和先进事迹,针对各学科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研究生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座谈前,郑伟涛就争做新时代“大先生”研究生教师素养提升系列活动作动员部署。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人等参加座谈。(文/崔曾多 摄/记者 方卫东)
07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应邀出席“全球大学校长论坛”
10月1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应邀出席由山东大学主办的“全球大学校长论坛”,并作题为“研学融合实践助推区域创新发展”的主题发言。
在发言中,张希回顾了吉林大学服务汽车产业发展需求,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深度合作的历程,分享了双方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协同培养汽车行业领军人才的务实举措,介绍了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依托“吉大”系列水稻新品种在助力通榆县实现脱贫,开启乡村振兴新阶段中取得的成果。他指出,大学作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双中心,始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为支撑、共生共赢。一方面,大学培养的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地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产出的科研成果也为区域持续创新发展带来不竭动力。同时,区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又对大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因而不断调整催生出新的培养模式与科研重点。他表示,吉林大学将继续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各国同仁一道,通过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不断产生创新思想,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在论坛圆桌讨论环节,张希还围绕我国高水平大学未来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设想进行了分享。
全球大学校长论坛是山东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以“面向共同未来的高等教育:迎接全球挑战”为主题,包括“后疫情时代的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大学在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发展中的责任”“大学与区域创新发展”三个议题,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来自国内外17所大学的校长深度解读了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挑战与对策。
10月14日上午,张希赴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超分子聚合—可循环再生材料制备新途径》的学术报告。10月15日,张希出席山东大学建校120周年庆祝大会。
校长办公室、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负责人陪同参加活动。(消息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08
校长张希出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启动暨年度总结会
10月20日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激光雷达芯片的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暨年度总结会在长春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光机所王立军,国家自然基金委信息学部常务副主任张兆田、副主任何杰、综合与战略规划处处长宋朝晖等专家、领导出席会议。会议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同时举行,启动会由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卢革宇主持,项目进展汇报环节由专家组组长张保平主持。
张希在致辞中表示,芯片作为支撑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汽车发展的核心关键基础器件,是关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项“卡脖子”问题。实现车规级芯片国产化,对于保障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的自主安全可控、推动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他指出,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是由已故高鼎三先生于1959年主持创建的“半导体系”,素有“天下第一系”的美誉。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学科建设,将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列为学校首批自主建设的“双一流”学科。近年来,在基金委信息学部的大力支持下,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支持该重大项目的实施,项目负责人要聚焦目标、协同协作,组织协调好项目的开展,力争在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兆田表示,该项目起源于《视听觉的认知计算》,属于基金委的重大研究计划。基金委对激光雷达项目有着很高的期待,由于现阶段雷达成本较高,期待项目组可以研制出我国自己的雷达,提高应用性和可行性,真正面向国家需求和科研任务,也勉励各位专家要积极研究科学难题,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
何杰表示,要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要敢于尝试,弄清楚激光雷达在实际中如何应用,在实际中发现问题,用问题指导研究。同时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从重大需求中凝练科学问题,面对国家发展有针对性的攻坚克难。
汇报环节,项目首席科学家宋俊峰对项目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并由陈泳屹、周林杰、潘教青等对分课题进行年度进展汇报。现场专家围绕汇报进行了多轮讨论及问答。
据悉,本项目由吉林大学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共同承担。针对我国智能网联车、智能机器人和智能交通等领域对激光雷达的重大需求,以及激光雷达成为“卡脖子”技术的严峻现实,开展光学相控阵相干成像全固态激光雷达的研究,将突破核心芯片设计与研制的关键技术,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群,打破国外专利壁垒和技术垄断,推动我国激光雷达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并为智能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科研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消息来源: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09
苏州创新创业环境推介会在吉林大学举办
10月18日,“校园苏州日”走进吉林大学系列活动——苏州创新创业环境推介会在中心校区宋治平体育馆举办,党委常务副书记冯正玉会见了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鸿声一行。
推介会上,冯正玉代表姜治莹书记、张希校长,对来自苏州的各位参会领导和朋友们表示欢迎,并对吉林大学的总体情况作了介绍。基础扎实、作风务实、为人朴实是吉大学子的优良品质,冯正玉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招聘活动,投身到国家经济活跃、创新能力强的地方去。
王鸿声表示,苏州是有缘、有才的创新开放之城,目前正在加快打造具有更大优势的对外开放新高地,为广大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他希望吉大学子能够亲身体验苏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施展才华、勇攀高峰,在这片大有可为的热土上大展宏图、成就精彩人生。
苏州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俞愉从苏州市的历史、文化、经济、医疗等方面对苏州创新创业环境进行了介绍。
吉林大学苏州校友会会长张康纳向各位校友发出诚挚邀请,欢迎校友们到苏州工作生活、创业圆梦。
双方领导共同签署了“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苏州博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文物数字化应用技术研究校企合作”和“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合作”两项协议,并举行了“吉林大学苏州市引才工作站”“吉林大学苏州市吴江区博士后科研创新基地”“吉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吴江分中心”“吉林大学长三角校友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同时为6位学生代表颁发吉林大学-苏州市青年英才就业见习邀请函。
据悉,本次推介会参会单位137家,包括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恒力集团、盛虹集团等知名企业,提供了涵盖多个领域的6000个引才岗位。
苏州市相关单位领导,吉林大学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优秀学生和校友代表参加推介会。(文/吉林大学报研究生记者 刘智超 摄/记者 徐立华)
10
“2021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颁奖典礼暨展演活动在吉林长春举办
为拓展中俄青年交流,传承两国世代友好,在中国教育部和俄罗斯联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主办,吉林大学承办的“2021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颁奖典礼暨展演活动于10月14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本次活动主题为“青春乐章—献礼《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和俄中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加林娜·维尼亚米诺芙娜·库利科娃通过视频形式向中俄两国大学生表达祝福,勉励两国青年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王永利、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郑伟涛现场参加颁奖典礼并致辞。俄罗斯联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尤里·瓦连京诺维奇·拉斯佩尔托夫、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校长伊戈尔·阿纳托列维奇·马克西姆采夫将做线上视频致辞。俄罗斯联邦驻沈阳总领事馆文化领事玛丽亚·亚历山德罗芙娜·比坎托娃、吉林省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杨可心、吉林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陈梅和部分中方高校代表现场参加颁奖典礼。本次活动通过线上会议平台向中俄参展高校和吉林省高校进行全程直播。
郑伟涛指出,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共同见证了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又一个历史性时刻。吉林大学地处中国东北,位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核心位置,具有与俄罗斯合作的地缘优势,多年来积淀了与俄罗斯高校和社会各界合作的深厚基础。中俄两国高校一道,克服疫情带来的挑战,为两国青年学生隔空搭建进一步交流互鉴、文化融通的平台,希望两国青年以艺术为媒,深入交流、持续合作,为两国文明交流互鉴、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作出更大的贡献。
王永利表示,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中俄双方将全面落实两国元首共识,重温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的缔约初心,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推进中俄合作。搭建青少年之间的心灵桥梁是人文交流的基点,也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工作重心。交流协会将携手俄罗斯朋友,与中俄两国高校师生一起,让中俄两国艺术散发跨越国界和时空的魅力,让大学生艺术联欢节成为中俄两国青年人文明交流互鉴、深化友好关系的重要对话平台,为传承两国世代友好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尤里·瓦连京诺维奇·拉斯佩尔托夫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多年来,艺术节承担着重要使命,在中俄青年学生群体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今年的活动恰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中俄两国青年延续优良传统,首次举办线上艺术节,并取得圆满成功。俄罗斯各大高校的学生和学生团体提交了一百余份参加艺术节的申请。相信节目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传统一定会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伊戈尔·阿纳托列维奇·马克西姆采夫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中俄两国青年的合作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使国家间的交流更加紧密,也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彼此国家文化提供了机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恰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中俄两国青年艺术联欢节的举办恰逢其时。
颁奖典礼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合作部主任傅博主持。“2021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自今年8月启动以来,中方35所高校、俄方55所高校选送199个文艺节目。经过专家组评审,最终评选出中俄共有46个金奖节目,119个优秀节目。
来自中俄20所高校选送的19个文艺节目参加了颁奖典礼之后的展演,其中俄方高校和中方部分高校通过视频的方式参加展演,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艺术学院等吉林省内高校现场表演。中俄两国青年学生以歌舞、器乐、朗诵、戏剧等多种形式的表演充分展现两国优秀文化和当代大学生风采。
“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作为中俄“国家年”“语言年”教育领域的机制化项目,自2003年启动以来,受到两国大学生的热烈欢迎,有效增进了中俄两国青年学生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此次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是首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消息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11
中国化学会第16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在长春举办
10月17-20日,由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和吉林大学共同主办,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理论化学研究所和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中国化学会第16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在吉林长春举办。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郑伟涛,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参加开幕式并致辞。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吕中元教授主持开幕式。
会议以“人工智能与化学机制”为主题,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国在计算(机)化学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深入探讨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致力于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沟通联系,推进我国计算(机)化学的健康发展。会议设立了4个分会场,来自全国7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等约300人参加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通过深入交流,开展前瞻性和系统性的研讨,为实现远景目标凝聚智慧、建言献策。
郑伟涛代表学校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吉林大学化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专家同仁表示感谢。郑伟涛详细介绍了吉林大学化学学科发展概况并表示,吉大化学人将传承老一辈学科奠基人的精神,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他强调,理论与计算化学专业是化学学科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与实验化学共同促进科研工作不断深入,希望与会代表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共同凝练关键科学问题,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创新的灵感,进一步提升我国在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培养更多高水平优秀人才,为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邵学广在致辞中代表专委会系统回顾了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的发展历程和对国内相关学科发展和交流的促进作用,对为历届会议作出重要贡献的同仁和承办单位表示感谢。他希望在国家促进社会发展全面转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理论与计算化学相关专业人才能够继续坚持“四个面向”,瞄准前沿科学问题,促进交叉融合,推动学科快速发展。
开幕式结束后,复旦大学徐昕教授、美国StonyBrook University汪劲教授、上海纽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张增辉教授、北京大学高毅勤教授分别作了题为“The XYG3 typeof doubly hybrid density functionals: from molecules to molecularcrystals”“Physical Principles and Landscape Models of Passive andActiveBiomolecules”“蛋白-配体相互作用的结构预测与自由能计算”和“分子模拟与机器学习结合方法发展与软件实现”报告。在4个分会场内,与会专家学者先后作了150个邀请、口头报告和140个墙报展示。
会议期间,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会议在长春召开,委员们围绕新形势下专业委员会的发展、未来的研究导向和学术年会的承办事项等重要议题开展深入研讨。(消息来源:化学学院)
12
吉林大学与广东省政府举行校地合作交流座谈会
10月22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宏伟率队赴广州市,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开展校地合作交流座谈。广东省发改委、教育厅、科技厅、工信厅、珠海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座谈会由广东省副省长、党组成员孙志洋主持。
赵宏伟代表学校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广东省委省政府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校的光荣历史、基本校情和向广东省培养输送人才的情况。同时,对吉林大学在珠海办学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赵宏伟表示,“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融入广东省和大湾区建设发展新格局。一是发挥吉林大学汽车领域技术优势,服务广东省汽车产业发展。二是发挥吉林大学综合学科优势,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对接广东产业发展需求,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发挥吉林大学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优势,谋划建设“吉林大学珠海研究院”。四是发挥吉林大学科技、人才、教育优势和广东省政策、资源、市场优势,构建校地合作长效机制。
广东省发改委、教育厅、科技厅、工信厅、珠海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分别结合部门工作,就深化校地合作、汽车产业发展、人才高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表示与吉林大学合作前景广阔,将全力支持吉林大学在粤合作。
孙志洋对赵宏伟一行来粤座谈交流表示欢迎。他重点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广东省的发展定位,核心战略,特别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情况。他表示,广东省政府与吉林大学合作领域广泛,广东是汽车制造大省、经济循环大省,吉林大学是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双方可聚焦前沿科学、汽车产业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他希望吉林大学有更多人才来粤发展,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人才战略高地急需人才,也希望更多科技项目成果在粤转化。最后,孙志洋表示,希望吉林大学能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结合广东发展实际和吉林大学自身发展定位,推动双方进一步合作,广东省政府将全力支持。
会前,赵宏伟代表姜治莹书记、张希校长向孙志洋表示问候,并赠送本科期间学籍卡和成绩单。
党委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科研院、珠海校区综合办公室、汽车工程学院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文/张皓翔 摄/王殿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