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瑞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牢记育人担使命 志做四有好教师”演讲比赛二等奖。
习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从一个人到一所学校再站到一个民族的高度,总书记精炼概括了好老师的重要性,让身为一名教师的我深感重任在肩。
究竟什么是好老师呢?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提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这就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
2019年7月,我如愿以偿地来到美丽的农苑,成为一名教师。幻想中当我成为一名教师也会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呈现给学生一个完美的教师形象。但我的第一次上课经历就打破了我的幻想。为了上好第一次课,我准备了很久。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当我迈上讲台的那一刻,面对着台下100多双注视着我的眼睛,紧张的我面红耳赤。由于缺乏经验,我只用了20分钟的时间就讲完了本应该45分钟的课程。剩下的25分钟我尴尬的看着同学们,同学们也疑惑的望着我,沮丧、无奈的我就这样以一种让人难忘的方式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但也因为这样的开始,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从校园里走出来,再重新回到校园里改变的是我的身份,但不变的是我需要继续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身素养的决心。我知道我必须努力,必须成长,即便成长的过程很漫长。我开始花更多的时间来备课,上每一节课前我都会找一个空教室站在讲台上讲上几遍。经过两年的历练,加之学校的培训、领导的培养、老教师们的帮助,现在的我再迈上讲台的时候更加自信、从容。
除了是一名青年教师,我还是一名思政课教师。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让我倍感骄傲和光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记得有一次,在讲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那一节课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户户通电是扶贫中的一项大工程,我国贫困山区地广人稀,甚至有十几根电线杆为一户供电的情况,你们说这样做值得吗?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在说值得。可这时,有一位男同学站起来大声说道:“不值得,性价比太低了”。他说的很认真,是从经济角度在分析得失。这也让我意识到,其他的同学是不是真的在值不值得这个问题上弄清楚了。这个时候,我在课堂又问道:有没有认同这位同学的观点的。一开始没有人举手,后来一个、两个,渐渐地有几位同学举起了手。我很高兴能看到同学们的真实想法,因为思政课得不到真正的反馈就不能触碰学生的心灵。面对学生的真实想法,我也陷入了深深地思考。经过认真准备后,那节课之后的第二次课,我给他们看了一幅福建茶农游礼顺家的照片,游礼顺的家位于大山深处,不通路也不通电。这时,有的同学说,那为什么不让这些住在大山里的人都搬到城里去住呢?我说,是啊,城里是好,可是,城里能种庄稼吗?游礼顺可以搬走,可给他带来唯一收入的茶山搬不走。他需要茶山,国家也需要茶山。于是,在电力精准扶贫的举措下,游礼顺家不仅通上了电,还有了制茶机器。那一年的收入由原来的九千多块变成了五万五千多块。如果按照供电成本核算,一百年的电费也不够这些电力设备的投入,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人民不能没有电。我接着和同学们说,户户通不仅给游礼顺一家带来了好处,2015年12月23日,青海玉树曲麻莱县长江村合闸通电,全国最后3.98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解决,14亿人都用上了电。而这又是因为什么?这时上节课说到不值得的那位同学,站起来说,那是因为我们背后有伟大的党和祖国。当他说完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一刻我突然明白,这就是思政课的意义所在。让这些真实的故事走到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心里,就像是播下一颗又一颗真善美的种子,期待着有一天这些种子开花结果。
我想,要成为一名好老师,要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用自身的远大理想去培育学生的远大理想,用自身的坚定信念去激励学生确立坚定的信念;要成为一名好老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检视自我、陶冶学生;要成为一名好老师要拥有扎实学识,用扎实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功底,支撑事业发展,浇灌一代新人;要成为一名好老师,要富有仁爱之心,以爱育爱,与学生实现心灵的碰撞,才是真正的教育。
生逢盛世,我们要砥砺奋进,不忘初心,要像古代先贤那样拥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广阔胸怀。国泰民安,我们更应居安思危、勇挑重担,挑起民族复兴的大任,要像当年西南联大的老师那样在战火纷飞中不舍为国育人情怀。科教兴国,我们还要像陶行知老先生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无悔奉献书写新时代的教育华章。
执行编辑/孙婧怡
责任编辑/赵婷
出品单位/党委宣传部
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