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期
通师廉语
京杭大运河,流淌千年,曾是关乎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经济命脉。江苏淮安曾是明清两代掌管朝廷“钱袋子”的漕运总督府驻地,历经沧桑的总督府署遗址仍旧伫立在城区中心,仿佛在诉说逾百任漕运总督的庸与贤、贪与廉。其中一位漕运总督,先后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官清正,治漕有方,乾隆称赞其为“林泉耆硕”,他就是魏廷珍。
魏廷珍,字君弼,直隶景州人。康熙五十二年,魏廷珍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康熙六十一年,魏廷珍任巡盐御史。上任伊始,有盐商状告两淮盐运使张应诏运库亏空,朝廷命其查办此案。张应诏管盐运也管漕运,手上资源丰富、资金密集,前任多有贪腐行为。魏廷珍先是从侧面了解此人在官场上的名声,当得知张应诏为官清廉时,推测此案有可能是遭人诬陷,于是他直接从盐运账目入手,一笔笔款项核查,最后核出亏空达150万两,但从核查中也发现,亏空并非张应诏所为,而是前两任盐官侵占挪用所致。魏廷珍据实上报,不仅为张应诏澄清正名,而且提出补救办法,考虑到数额巨大,不宜贸然加税引起民怨,而是规定每年进库数额,用三十年时间慢慢补足,以使“商力无亏”。
雍正十年,魏廷珍被授漕运总督,署两江总督。他不仅办案一丝不苟,而且为人刚直不阿。任职期间,文觉禅师前往南方朝拜山岳,地方官员知道文觉禅师来头不小,加上又有“钦差”的身份,无不对其阿谀奉承,连当时位高权重的年羹尧都要叩首行礼,其他如河道总督、地方巡抚等官员更是亦步亦趋。惟独魏廷珍一人不拜,还上疏进言:“臣不能从佛法。”雍正不仅不追究,而且还称他为人清正。
魏廷珍任漕运总督时间不长,但治理有方。因为有之前的办案经历,知道“积弊所在”,加上精通算学,处理账目等文书得心应手。漕船过河每到一个节点都要在相关的文书上盖章签字等,有官吏借此索贿,魏廷珍简化手续,亲制签证卡片,使大小官吏不能从中插手作弊,盐商和老百姓无不拍手称赞。同时,他在任上还救孤济贫,据《重修山阳县志》记载,“育婴堂,即旧河库改建,共瓦屋二十余间,雍正十一年,漕督魏廷珍建。”
魏廷珍“清官”名声在外,虽获皇帝青睐,屡屡升迁,但也招致了一些贪官的嫉恨和诬告,乾隆五年,魏廷珍以老病乞休。乾隆十三年,乾隆南巡路过直隶河间,前往看望魏廷珍时,其人已白发苍苍,家中一贫如洗,妻儿都还穿着粗布衣,乾隆不禁感慨万千,亲赐“林泉耆硕”匾额,“林泉”为隐居之地,“耆硕”是指年高而有德望的人。魏廷珍死后谥“文简”,一德不懈曰“简”,易从有功曰“简”,概括了魏廷珍清廉正直的一生。
THNU
审核发布 | 通化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 盛晓雯
本期统筹|闫 唯
稿件提供 | 纪委办
图文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编辑排版 | 新媒体大学生记者团 温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