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攻略 No.6 | 东北师范大学校名题字的由来

东北师范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新生攻略 No.6 | 东北师范大学校名题字的由来

刚刚来到校园的新同学们

是不是对校园充满好奇呢?

无论是自由校区还是净月校区

每当大家踏足校园之时

总会关注到庄重大气的校名题字

那么NENUer们知道它的由来吗?

今天就和奶牛君一起了解一下吧!

东北师范大学自由校区位于长春市南关区人民大街5268号,西门是它的正门。校门牌匾上从左向右横书“东北师范大学”六个行书大字,气势磅礴,既是东北师范大学的标志景观,也是长春市的地标式文化建筑,常吸引东师校友、学子和各地游客来此驻足拍照留念。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前身为1946年2月中共中央东北局根据党中央指示在本溪创建的东北大学,是我们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也是党创建的第一所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1950年4月,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东北大学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隶属教育部。

东北师范大学

1958年4月,东北师范大学下放隶属于吉林省,同年10月学校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重新划归教育部领导。1980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了“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名。

东北师范大学

学校校门上牌匾是上世纪80年代恢复校名时重新设计的。据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樊秋莹教授回忆,学校对设计制作新的校名校牌非常重视,制作新校牌的任务交给了她的父亲,即在东北师大美术系工作的樊振声老师。因为原校名题字“吉林师范大学”就是使用的郭沫若先生的书法字体,学校领导建议,“东北师范大学”的字体仍参考郭沫若先生书体。樊老师擅长美术字的设计书写与制作,在学校的宣传工作中声誉卓著。制作,由樊老师担任总设计师,其余家庭成员分别负责打磨木板、刷漆、刻字等工作。由于当时能掌握的资料有限,“东北师大”四个字选用了郭老书法字体,一时找不到郭沫若先生的简体行书“范”字和“学”字,最后由樊老师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运笔规律仿写,经过反复调整修改,最终新的校名字体终于确定下来。

东北师范大学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还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政务院副总理(兼任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等职。郭沫若先生既是政要,也是博古通今的文化巨人,因此“郭体”字很受高校校名题字青睐,除东北师范大学外,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央音乐学院、郑州大学等都是使用“郭体”字做校牌。

著名书法家孟云飞教授曾有专文评价称:“东北师范大学”六字为行书,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东”字用笔较肥,尤其是竖钩,显得浑圆饱满,颇有苏轼遗风;“北”字的起笔、收笔基本是帖学的特点;“师范”二字是较为典型的郭氏风格的字体。用笔不拘一格,并不斤斤计较于点画的出处,是将碑帖糅合的典范;“大”字肃穆、厚重,“学”字流美、潇洒。整体观之磅礴大气、厚实,尤见学古功力,气贯笔端,形神兼备。学者之书,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文化涵养,常常给人以清新洒脱而又不乏严谨之感。这样的高度评价,由此可见樊振声先生在集字时的认真严谨。

现今东北师范大学的校牌、校徽、标识、招生简章、宣传资料等使用的“东北师范大学”字样都源于当年的这份集字。随着东师的发展繁荣,东北师范大学校名题字四处流传、广为人知,它已成为东师和东师人铭刻在骨子里的记忆与纪念。

名字,总是包含着故事与深意

东北师范大学的名字中

包含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岁月

了解它的由来后

亲爱的NENUer们

你是否对东北师范大学

更多了一份骄傲与自豪?

文字 | 郭梦琪 张翕然

排版 |裴欣君

责任编辑 | 姜隽姝 闫异佣

指导教师 | 谭海洪

审核 | 吕春宇

来源 | 党委宣传部

投稿&帮推&合作邮箱

wx@nenu.edu.cn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吉林本科院校-东北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东北师范大学-新生攻略 No.6 | 东北师范大学校名题字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