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诗词
有着特殊的执念
上至步履蹒跚的老者
下至咿呀学语的孩童
言语之中总有诗词的痕迹
本期就让我们走近原创作品
《诗和诗人》
诗和诗人
15级中文 艾云利
我们在诗歌中栖息生长,又渴望通过诗歌抵达精神的原野。通过诗歌,我们接触到更深层次的自我。从某种程度上,它是生命力量的彰显,它是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美与善的遐想。我们在诗歌中寻找真实自我,诗歌在我们笔下安身立命。我们相依相偎,诗歌是朦胧的梦,我们是呓语的人。诗歌的生存与寄居使我们获得歌唱的力量,但诗歌的力量说到底是人的力量,是生命的力量。人走向死亡,诗歌回归沉默,这都是必然的事。
做一只苍蝇,或者做一只蜜蜂,都是生命主体的自我选择。面对同一个客观环境,我们的视线点决定我们的方向。你看到世界的丑恶污秽,你要追根溯源,你要刨根问底,于世界而言,你成了一只苍蝇。你用敏捷的思维,锐利的触角,与这个世界暗自较劲。你用诗歌呐喊,在文字中彷徨。你敢于暴露,而且善于暴露。但正如尼采说,凝视深渊太久,你也会变成深渊。我们在黑暗中呆得久了,也会染不上阳光的颜色。阴暗的东西见多了,我们不一定能够走出自己所画的圈。拥有苍鹰的雄心,最后却只能喋血峭壁悬崖,那是最可悲的事了。
诗人都渴望超越自我后获得自由,诗是一双乘风而上的翅膀。俗世的生活使诗人精神上无法获得自给自足,于是悲剧变得不可避免。诗人常常固执得叫人跺脚,他们不肯让出一步,与俗世的战争往往在不经意间损害了身心,变得不被理解起来。
长久的孤独使他们活成一座孤岛,对生命的本质开始了然于胸。每个人都将走向死亡,他们直面这个对他们异常惨痛的事实,因为诗人在追寻不朽与永恒的路上总是以命相搏。
诗人海子是现代诗歌史上转瞬即逝的流星,光芒万丈的诗情与诗性,给予了他诗歌史上最耀眼的桂冠。但对身赴黄泉的他其实毫无意义,我们都明白,当他躺在铁轨的那一刻,一切就已尘埃落定。不需要将他的行为赋予某种神圣的寓意。他不是一个行为艺术家,他仅仅是一个对世界绝望的诗人,远方乡村的袅袅青烟唤不回他失落的灵魂。
他得到缪斯的眷顾,向这个世界宣战,要把牢底坐穿。即使是这样的认识与勇气,他依旧还是戴着镣铐舞蹈,最后精疲力竭去了天堂。将死亡解释成他对诗的迷狂与信仰,不如说是他对人生的痴狂,诗人都太真诚了,真诚得让我们动容。俗世的伤害琐细繁多,诗人又不约而同有一颗脆弱的心,饱含热情与爱恋。这其中有多少我们不曾料想的挣扎,又有多少漫漫长夜的哭泣。
从暴徒到隐士是陶渊明与苏轼的生命过程,现代诗人却是不大行的。他们硬是要做现代文明的叛徒,咽下最后一口气,与这个世界决裂到底。可能他们看到了深渊,而我们身处悬崖不自知。他们的纵身一跃,成就他们的诗与梦。我们仍旧小心翼翼地生存,忽略了诗人。他们需要的同我们一样,俗世的幸福,爱情的浸润。
我相信以生硬的方式断绝烟火生活不是他们所愿的。是我们忘记呵护这些为生命歌唱的诗人,用怪异的目光,犹疑的语气试探他们,惹了他们又都扬长而去,不再回头。我们有时候竟是如此卑鄙和狠心,铁了心思要做诗人生命中的过客。诗人并不总是懂得珍惜自己的情感,所以总是被割伤,我们都曾做过这世界的碎片,不是么?
时间是一剂良药,岁月无休无止的流逝,诗人或许会对自己柔软起来。可我们并没有给诗人那么多时间,这是值得谴责的事。我们来去匆匆,不肯给予丝毫的温情。对自己尚且麻木不仁,又何来对诗人的怜惜?我们不肯与这个世界交心,又不愿意接受诗人的赤诚之心。有时候,甚至诋毁,觉得可笑,这是我们的悲哀。我不能仔仔细细地了解自己,倾听自己的内心,又怎么去理解诗人和他的诗呢?
诗人在面临生存困境时,会寻找自我的精神救赎之路。它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首诗,是人与人之间所给予的力量。诗歌背后缺乏深刻的现实依据与实际支撑,只能是暂时安慰忧愁的诗人。可它绝骗不了诗人,诗人明白从明天起只是自己关于美的童话,今天的道路上已经身心疲惫。这样轻盈的诗歌,这样沉重的人生,诗人会痛苦。人类作为一个共生共存的群体,却给不了诗人一双温暖的手。灵魂的相互救援是生命最深刻的意义。在这个精神稀薄的世界里,诗人孤军奋战,慷慨悲壮。
我们的时代缺乏诗歌,但每个人嘴中都念念有词,它就是这个世界的咒语,让我们疲于奔命,不知所然。其实,你心中有诗,你便是诗人。懂得吟唱,那更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衰老
15级中文 艾云利
我常常读些《诗经》或者乐府民歌。那些诗、那些事,真真是好的——《蒹葭》的伊人、《击鼓》的盟誓、《白头吟》的决绝、《上邪》的坚贞。那些关于爱情的点点滴滴,在古人的笔下事无巨细、哀婉动人。而青年人是天生得敏感,总能轻易地捕捉文字里最鲜活的生命感。比如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所有人前仆后继地吟咏体悟。无论你处于生命的哪一个阶段,你都隐约懂得它的美妙。
某种意义上,是找到了共同的情感连接点。因为只有理解,才能欣赏、才能感同身受、才能同他一起哭泣哀伤、一起放声狂笑。青年人爱读诗,爱娇艳欲滴的玫瑰,爱阳光灿烂的天空。他们被上帝所宠爱,那种鲜活的感受力足以使他们发现关于生命的美。他们愿意敞开自己,拥抱世界和梦。他们热爱生命,就像热爱春天某时偶然冒出的柳芽儿,或者夏天午后的不知从哪来的一阵凉风。人们喜欢青年人,因为那实在是太美妙的年纪。是一个可以倒着走路的年纪,是一个可以傻笑狂奔的年纪。
或许,我看世界看得迟了些,痴痴地守着残缺的月,守着从指间流逝的时光,想拾起些什么以补偿自己。我虔诚地活着,想看看生命中那些细小的惊喜,那些从童年里灰溜溜逃跑的蚂蚱。某一瞬间,我仿佛走进生命的暗流,不经意间看到了枯枝腐叶,看到了白发皱纹,看到那位苦难深重的老人。“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他白发苍苍,步履蹒跚地从战场上回来,回到他十五岁时的葱翠记忆里,回到这个按照季节规律春繁夏茂的村庄里,一切都冥冥中接受着命运的安排。杂草野花肆意地落根,荒芜了曾经炊烟袅袅的屋顶。墙上的黏土都像老了一般,崩损得零零落落。这还是那个寂静的小村庄,他们不声不响地遇着。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大约也就是这种光景了。颓圮泥墙建造的老屋储存着他过去最为完整的人生。是战争,在某年花开的季节将他带走。四季轮回,现在他或许听到了花开的声音。他静静地回来,不声不响地收拾着,然后“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就像是多年前的某一天,将柴火架起,将黄米淘洗。羹饭熟了,他也缓过神了,家中亦无谁,羹饭谁能食?他将饭菜做好,将灰尘拭尽,温热的饭,他流泪了。他想起他的父母曾经在这屋子里气息奄奄地等待着他,他想起他的孩子也本该在这个屋子里欢欢喜喜地诞生。而他本该守着父母,陪着孩子,和妻子一针一线地活着,然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再在很多年后,在某一个有风的日子,在妻子的泪水里,乡里人的悲伤中,安然地离开人世。而现在,他只是独自站在门前,独自面对这苍白的人生。他为自己感到遗憾惋惜,他为生命的枯竭而悲痛。
我没有经历过动乱饥馑,没有将所有的青春和人生付诸战争,但,我和那位老人一起涕泪纵横了。正如纳兰词唱得那般“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我想起了“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想起了“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这就是消耗终生的战争,老人朝夕相见的境况,在生与死的轮回中,岁月也沧桑了。他老了,真正老去了。从残酷的战场上到衰败的老屋里,在阳光温暖的日子里,他回顾自己的一生,是多么怅惘。他又怎能不哭?他应当痛哭的,为自己哭上一把。
END
我踩着即将落尽的秋叶,嚼着老人的故事。我开始怜惜那些岁月的痕迹,犹如我的青春。某一天,我也会慢慢衰老,走得越来越缓,说得越来越慢。整个世界都变得静悄悄的,仿佛在等待我的诉说。我开始细数,那些模糊的年岁,我的缺憾和温暖;开始思念某一个我爱过的人。这不短不长的一生里,都有过些什么人。我的白发为谁而生,我的眉头为谁而皱。满眼的忧愁又从何处而来?也许,我会开始怀念那个死扛固执的我。也许,我会回顾这无法定义的一生,然后放声痛哭。
我开始慢慢衰老,不可避免地想要真诚地活着,就像落叶回归土壤,我也想找到回家的路。
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
这诗意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精神或是物质。当你看见晨曦微弱的阳光、午后绚烂的晚霞,当你聆听滂沱大雨、凝视漫山飞雪,这一切,何尝不是充满诗意的呢?
本期编辑:江嫚、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