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打游戏、聊天、睡觉,在大学课堂里似乎并不鲜见。在近日我报一项针对大学生活的调查中,选择“迷惘、发呆”选项的受访者占到近一半。大学生在学业方面的萎靡,一方面是个人心态所致,但大学课堂的吸引力不够也是一个原因,不少大学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是不争的事实。在日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2013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如何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让大学课堂更富有吸引力,成为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
课堂吸引力缘何不够?
不仅仅是本科生,研究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果说本科生活是悠闲,研究生简直是闲到发慌。”大学生张一萌说。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毕鹤霞在向某省四个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后,也得出相似的结论。尽管进入高校后,一些学生有放松、懈怠的情绪,但是,“课堂不够吸引力”,是毕鹤霞在做完实证研究后得出的最主要的结论。
虽然现在的大学课堂上,依然有当年大师授课台阶上挤满学生的盛况,但是不同的是,今天的人山人海大多只是缘于高校师资缺乏。广东医学院教授施建明分析说:“近年来,地方院校在校生人数剧增,而教师队伍却不能同步增加,部分院校的师生比大于1:30,而且,教师队伍结构极不平衡:一方面,减少进人,可以缓解学校的压力;另一方面,学校引进人才的门槛过高,部分学科专业招不到人。新增加的教师多是没有教学经验的应届毕业研究生,高校中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又面临相继退休,教学质量的提高缺少基础。”
与教师的短缺形成明显反差的是课程门类在不断增加。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一些新专业遍地开花。施建明说:“为维持教学的运转,一位教师可以同时担任4-5门不同课程的教学任务,多数课程授课实行大班制教学,部分课程听课人数超过300人。拿医学院校来说,生均课程率小于0.2。大班授课和一师多岗,给学校的教学运行带来诸多的矛盾,教师的教学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难于实施。”
教学质量缺乏有效评价机制
课堂吸引力不够,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在于评价机制。
“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依然存在。教师的职称评定也多与科研相关,正如《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权力》一书所写到的:“那些非科研积极分子,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存在着会落到高教底层地位的威胁。”施建明认为,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一些高校教师的心态。
尽管有“学生为课程评分”这样的制度存在,但收效甚微。一位青年教师坦言:“尽管学生是匿名评分,但大多数不会跟老师过不去,只要不是课堂太不像话,一般都是最高分。”
不少学者认为,高校的教学督导也大多流于形式,有督无导。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沈华说:“目前,高等学校尽管大多设有教学督导组,负责学校的教学听课和教学评价,但效果不佳,多流于形式,只督不导,或督多导少。督导组听课之后,评分表上交学校便完成使命。加之听课督导的次数有限,很难全面反映学校的教学状况,对促进教师提高课堂讲授的意义微乎其微。”
施建明认为,除了对课堂质量的评价难以真实反映,不少高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太过放任”也是高等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少高校为追求本科学位率,一再降低学位授予标准,甚至实行双重标准(考试补考门数少于6门,或GPA绩点经4舍5入后达到1.8,符合其一,便可获得学士学位),使获取学位不再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而成为一种施舍。”
如何提高大学课堂质量
对于如何提高大学课堂的质量,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思路。
沈华在经过2000份问卷调查后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让大学课堂更富吸引力。
“首先应推进专业建设,激发学习热情。在我的调查中,61.7%的学生希望开设新课程,其中84.0%的学生希望新开课程为应用实践型。为提高教学有效性,高等学校可基于学生和社会需求来调整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的比例、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的比例。另外,高校可从增强学生对各个专业和课程的了解,适当放宽学生转换专业和选择课程的条件,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课堂教学有效性从理想转为现实。其次,丰富学习材料,增强教学适宜水平。调查中,对教材表示满意的学生总体占三成左右,这表明教材的适宜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教材的前沿性。采用既能体现学生差异需求,又能较好反映专业的深度、广度、前沿度的教材是很有必要的。第三,应加强师生互动。调查显示:课堂上,喜爱单纯讲授的学生仅有8.6%,但78.1%的老师使用最多的方法是讲授法,这说明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法是学生的迫切愿望。同时,教师可通过自身的言语符号和非言语符号传递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信任,促进学生主动与老师的交流,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徐杰认为,为提高课堂吸引力,可以在学生给教师授课的评价方面有更多尝试,“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的一个突出弊端是形式单一,‘一表多课’的现象十分普遍,不能反映大学课程多样性的特征。另一方面,评价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而且过分强调对教学的共性要求,难以真实反映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效果。因此,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开发适合不同学科类别和课程组织形式的评价指标,将课程个性评价与共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体现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施建明认为:“高等院校要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强化课程的过程管理,完善课程评估与考核体系,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要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为核心载体,培育优质教学资源,优化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构建学生评教、督导评教和同行评教等多主体课程教学评估体系,增进生师互动。要加强专业学位建设,突出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建立相对独立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探索和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