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
编者按:
文理科,分还是不分,经历了漫长的争论。从合到分,再从分到合,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有关高考“不分文理科”这一改革方向的提出,未来,高中文理不分科似乎已成定论。这无疑将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改变。这一改变意味着什么?该如何推进?结果将会怎样?来看看相关各方的观点和建 议,相信对于改革的顺利推进会有裨益。
高中文理不分科是近日社会普遍议论的重要话题,这一话题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人们一直对高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不清。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中文理分科,与高考的文理分科是相匹配的,也鉴于到高中阶段数量较大的学生都有偏科现象,如果平均用力,很难在学习成绩上有较大 的提升和优势的体现。所以,在社会上有“全面发展会导致全面平庸”的说法。
谈高中不分科,首先要清楚高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在高中前的义务教育属于典型的公民基准教育,要求全面发展、不偏科,理由是充分的;高中后的大学教育属于专业教育,以分科学习为主要特征,不可 能面面俱到;而在其间的高中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还是准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对其性质的规定至今并不清晰。按照文理不分科的理想判断,高中还应属于基础教 育,尽管有大学预科或准专业教育的特点,但与提升国民基本素养有关,且能使大学一二年级的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减负、下移,其设想是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人 才发展的。
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在推进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各项探索同时,也特别强调了经典、要素等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习的重要性,推 进了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持续提高。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有一大批理工本科生自觉地补习人文历史知识,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人文情怀;而 在近20年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学学习中,数学与理工农医等的渗透也越来越普遍。所以,在高中阶段过早地偏废某些重要的基础知识,对于人才的长远发展影响明显 是不利的。
从分科的“减负”转回全科的“重负”,整个教育系统都需要调整适应
当然,从1977年的高考文理不分科到后来的分科,再到高中教学的分科,学习负担似乎是减小了,所以过渡显得比较顺利。而现在提倡的从文理分科 回到不分科,这一转变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轻易完成的。何况从分科的“减负”状态转回全科的“重负”,受影响的绝不仅仅是高中阶段的具体问题,而是整个教 育系统都需要调整适应的问题。对此,试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高中原先的分科选择,是基于高中前的教育质量普遍不理想,已埋下不分科不行的伏笔。所以,若要调整好不分科的状态,高中前教育的普遍质量 保证应为第一重要的基础,必须进行整体的规划和改革推进,才会有理想的效果。其次,这次提出不分科的设想,是给予了改革时间表的,即从2017年至 2020年逐渐调整过渡,使高中教育明确回归基础教育,但如果不考虑过渡时期的特点与策略,不能较好地平稳过渡,则改革和调整的目标难以实现。第三,高中 文理不分科虽是教学问题,但与高考脱不开干系,如果新出台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本身出现矛盾,则不分科的理想很可能功亏一篑。为此,相关的基础工作不仅要 细化,还要加强教学与考试方面的沟通与配合。第四,要实现不分科的理想和努力,目的是垫实、提高我国人力资源和人才培养的基础,但现实是经过9—12年的 前期学习,学生间的差异已经开始明显。如果简单地用不分科的要求机械地教学、评价,而不是注重方法、兴趣,让学生了解和初步把握各学科的精髓和特点,不分 科的设想很可能变为对自主学习的限制,引发学生的心理抵触。要意识到,不分科并不意味高中生的兴趣、能力、潜力没有差异,会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多元化的不均 衡现象,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扶持和帮助,并可以通过讲座、小学期学习、兴趣小组等的探索,使一批学生在某些领域的学习进入到准专业或专业水平,并通过积极 迁移带动其他知识水平的提升。第五,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不分科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学科都加重负担,甚至可以考虑像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学课, 可以分A、B两等,供学生选择。特别在高三,还可以考虑有过渡形式:不分科、分科;文科为主考弱理科、理科为主考弱文科,特别在过渡阶段这样的尝试是很必 要的。第六,近几年高校的自主招生是以专业对口、特长突出、具有专业发展潜力为重要特点和依据的,这样的引导和影响如何与高中不分科改革相匹配,是高校自 主招生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未来在高等教育层面的学习将越来越多元化,并具有便捷、随机、自主选择、自由建构等更大的空间,而在这种趋势中如何处理宽基础 与专业化的关系,是全世界都在长期关注的问题,对相关的实践、实验更有期待。第七,测试高中学习水平的量化工具是高中会考,但在此前高中会考既不受重视、 不为高校招生的参照,也有大量蒙混、放水的现象。这种现象若得不到真正的改善,制定出合理、科学、适当、可信的考试标准,对高中不分科的影响将非常直接。
面对现实困难 需采用低起点策略
据长期的关注和相关调查,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从小学2-3年级开始就害怕数学、外语,对语文不感兴趣;在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外 语、写作等都难倒了半数左右的学生,可见,偏科和分科的源头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致使到高中阶段,除了重点高中能汇集成绩较好的学 生外,在一般高中优良率仅在20%—30%,多数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陪学”的状态。若这些状况得不到大面积根本的改变,则推进文理不分科的设想就会面 临巨大和真实的挑战。
对于在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困难、挑战和障碍,最忌讳的是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正确的方法和思路是,端正态度、改变作风,理顺改革和探索的基 本思路,找出关键的问题、认真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采用低起点策略,而不是在加大教材难度的同时,在考评方面放水,致使相关的改革难有成效、士气不振。
由此可见,面对高中教学文理不分科的问题,需要调**善的不只是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在现行的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中,教育内容、教学 方法、学习资源、评价体系等均需要调整,以使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感觉、有兴趣、有信心、有目标地学习,为高中教育顺利回归基础营造良好、合理 的氛围与条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