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参与《中国教育报》“丝路非遗探寻”暑期社会实践

北华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我校师生参与《中国教育报》“丝路非遗探寻”暑期社会实践

北华大学

北华大学

2015年暑期,西北干旱。《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组织的“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社会实践团,一路向西,除了早晚的温差能够让人略感凉意外,明晃得刺眼的日头从不吝啬挥洒热度。

中国人民大学、南昌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福州大学、汕头大学、北华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9所高校党委宣传部师生30余人参与的“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社会实践团,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夏河县,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洮砚雕刻技艺和藏族唐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洮砚,青藏高原末端洮水河畔的一块顽石,如何被藏地的能工巧匠雕琢传入中原成为“四大名砚”之一?

唐卡,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如何承载着藏地的传统文化,走下圣坛面朝世俗?

本次实践考察队,发现、感动、思考,一路追寻……

图为实践队员和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洮砚雕刻大师李茂棣在喇嘛崖前合影留念。

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的喇嘛崖,是洮砚用料宋坑、明坑等“老坑石”的出产地,也是洮砚雕刻艺术和洮砚雕刻艺人的灵魂维系处。现在正面临资源开采枯竭的危险。

洮砚传奇

徘徊在传承和革新的路口

从兰州到卓尼县洮砚乡,500多公里。

窗外美景折叠而过,山路蜿蜒曲折,预计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们走了近5个小时。到达洮砚乡的路口,洮砚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李茂棣老人已在烈日下等了多时。

眼前这位一头银发、农民装束的紫红脸膛儿的老人,艺名“金疙瘩”,被业界尊称为李爷。71岁的他,一大早从十几里外的峡地村步行近两个小时而来。

跟随李爷,行过险峻山路,来到拥有千年历史的洮砚“老坑”喇嘛崖前。破败的公路尽头毫不起眼的小山崖下,碧玉般的洮水掩映,恍若天池。

李爷说:“我每年都要来很多次这个地方,不来就急得慌。”

李爷说:“喇嘛崖,养活了当地群众。”

眼神笃定、语气略显激动的李爷指着喇嘛崖告诉我们,这个传说中洮砚的祖师卢喇嘛诵经修身、传授刻砚技艺的地方,已成为洮砚文化的神圣象征。

“17岁开始和石头打交道,采石、买石,雕刻、研究,再到授徒、传艺,我是和洮河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我文化层次不高,对洮砚的理解不够。没把洮砚雕刻得更好,我对不起洮石,对不起这个地方。”从艺五十余载、免费培养弟子和再传弟子近2000人,弟子中有工艺美术大师17人的“金疙瘩”李爷,满头的白发,站在碧盈盈的洮河边,谦卑得令人心疼。

57年前,洮砚雕刻技艺一度中断。李爷遍访周边,在岷县找到了70岁的老艺人赵兴和。李茂棣把他请到家中,每月给70元的工资,从他那里习得了濒临失传的洮砚雕刻技艺。当时,当地国家干部的最高工资不到80元。

“我对洮砚雕刻艺术的认知,就是‘随心砚’。也就是将洮砚石的天然造型和雕刻艺术结合起来,诞生一方方巧夺天工的艺术品。”鹦鹉绿的石头边的那一抹“黄膘”,就在残缺美的昭示里,延续着洮砚的天人合一。

就是此种“随心砚”的感悟,让李爷从此抱朴守真,初心始终。

一方砚台,多少历史烟尘与故事皆蕴其中。砚工们多是农民出身,这本身制约着洮砚文化的发展与理性传承。为此,李爷个人筹资,于26年前,在峡地村创建了唯一的学校。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洮河边的这块奇石也慢慢地冲破历史旧尘走向新时代。

李爷之孙李江平,自幼随爷爷学习洮砚雕刻,后师从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刘爱军、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史忠平副教授,在对文化孜孜以求的日子里,他对洮砚技艺的传承有了更多文学、艺术及哲学方面的思考。如今的他,技法精进,文思有道,已成为洮砚界洮砚传承队伍中最年轻的佼佼者。

所有虔诚只为刻尽千年传奇,倾尽几生只为点化顽石风云。

北华大学

面对越来越多的掠夺式资源开采,面对现代工艺下机械性批量生产的制作模式,李爷痛心了。身怀绝技的他拒绝走出喇嘛崖。在他看来,机械化的生产,是对洮河石的无节制开采,是对有着千年历史的洮砚雕刻技艺的亵渎。“以富为贵”的简单价值观使非物质文化处于恶劣的文化生态环境中。

正午的烈日,似乎想把一切烤化。实践队员们在山脚下纵深达几十米的宋代老坑口,站在李爷身边感到丝丝凉意,李爷脸上的皱纹被阳光反射得愈加深沉。

探寻在继续。实践队员遇到了在县城租住工作室的洮砚传承人洪绪龙,认识了一家人坚守洮砚乡雕刻石头的传承人张建华,相逢了不善言辞、开私家车义务带我们寻访的洮砚研究者牛玉合,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爱着古老的石头。他们在地处偏僻的卓尼,运用微信、微博、QQ等网络方式进行营销,并成立了电子商务商会。

而当地的政府部门,也在近年制定了洮砚产业发展规划,实现有效管理、有序开发,让洮河石续写下一段传奇……

唐卡传奇

找寻信仰与世俗间的融合

在藏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曾经一统青藏高原的伟大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后,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白拉姆”像,并由文成公主亲手装帧,这就是藏民族的第一幅唐卡。

在多元文化交汇的民族历史中,一些故事总会被人类赋予美丽的传说,以成就一段传奇。唐卡,作为一种绘画方式,在题材和内容上以藏地圣贤造像和佛教故事为主,同时涉及藏族历史、政治、文化、医学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被誉为藏民族的百科全书。这门在雪域佛国传承了千年的艺术形式,今日,正在以另一种形态,介入我们的生活。

北华大学

在素有“世界藏学府、中国拉卜楞”美誉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民俗博物馆,我们遇到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逾五旬的唐卡画师交巴杰布。这里专门开辟了一间唐卡作品陈列室,陈列着他和他的父亲、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九麦及的唐卡精品。这些唐卡,有彩唐、金唐、黑唐,有佛菩萨像、宗教故事等,从绘画形式到呈现内容,几乎涵盖了唐卡绘画的主要类型。

交巴杰布介绍说,基于宗教性的规定,唐卡中主要图案呈现的内容,必须符合藏传佛教的教义。而创新之处,除了色彩上的变化之外,更多的就在附属图案的变化和革新上。因为唐卡的主体,还是佛、菩萨造像。而主尊佛像的造型和位置,是固定的。

在这样一种不变和可变之间,创新,就需要在严密的传承和恪守中,表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灵动。

夏河街头的布秀噶尔玛唐卡工作室,是一家融创作、培训和出售为一体的对外开放的工作室。在这里,实践队员们观摩了唐卡创作的各个过程。这里的画师和学徒,民族成分、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学历层次各异。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市场需求,许多技艺高超的画师都渴望走出去,通过参加各种展览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和影响力。

在甘肃省藏学研究所的院子里,有一所简陋而规整的学校,是由甘南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唐卡画师贡去乎加措创办的。2014年10月刚刚获批成立的这所学校,现有学员30多名。“成立唐卡学校,是贡去乎加措心中几十年的梦想。”“他用自己给寺院和个人绘画唐卡的稿费,支付学校的各项支出。”

自幼按古法教育模式学习唐卡绘制的贡去乎加措师从多位大师,成就让无数人折服。作为完全是当地古法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唐卡画师,创办现代教育模式的唐卡培训学校,这是对古法的抗衡还是对古法的尊重与传承?

适逢暑期,学校对面的画室里,放着许多大幅彩金的唐卡。这里有一些短期培训班的学生。他们是来自当地中学的学生。一个正在精心绘稿的少年告诉我们,唐卡,是藏民族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种文化,需要有人学习和传承。

在学校里,我们看到课程表,除了唐卡课之外,还有藏语、汉语、思想政治教育等文化课。

端坐教室,傍晚的阳光从窗口透进来,和着飞尘热烈起舞。优秀的作品往往出现在“高技艺”和“高情感”同时存在的环境。在如此简单但情景交融的现代教育环境中,我们是否能够相信此种唐卡传承前方风景尚好?

夏河县文化馆办公室主任冯娟告诉我们,8年前,夏河县人民政府就对唐卡进行了专门保护:“现如今,在县工商局注册的唐卡中心共有11家。110多位画师,其中两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非遗文化

如何延续丝路上的传奇

在文化大繁荣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民族的基因沉淀在民族的血液中。从艺术本质上看,这些非遗文化本身就不具备消费性。过度消费必然导致扭曲与覆没。

在我们探寻和重新审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存时,时时刻刻都要面临困惑:保护、挖掘、传承和创新,似乎一直都在掐架,枯竭、暴利、不择手段一直与非遗文化如影随形,如何达到和谐和统一?

一路探寻,实践团队员们无不震撼于市场经济大潮里泥沙俱下的文化冲击……

上个世纪70年代,为了给地方经济和群众收入添砖加瓦,年仅17岁的李爷一个人先后点燃70余个炸药包,炸掉了覆盖在喇嘛崖山体表面的杂石层,让深藏山体内部的洮石重见天日。之后多年,砚工和采石者,就在狭窄的坑道内,用最原始的方法,从大山的腹部,背出一块块沉浸着岁月的石头,加工成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至宝。

而今,为了规模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地方政府将部分老坑承包给开发公司实现集中开采利用。但随之而来是过度开发造成的掠夺式浪费。

有存才有传。而非遗文化传承生态中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活态传承。当精美的传承千年的手工技艺遭遇工业时代的批量式快捷生产时,除了造成不可再生原材料极大浪费外,曾经的传奇又该如何寻找安放和传唱的空间?

唐卡亦如是。由于旅游的宣传开发和市场的大量需求,电脑复制品开始充斥着唐卡市场。而化工颜料价格便宜和使用便捷等特点,更是让利用天然矿物质原料绘制唐卡的传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在探寻途中,得到的另一个消息,同样作为丝绸之路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敦煌古乐器研发项目,也由于上一辈传承人的离世,搁浅了很多年。

我们不禁要问:再过50年,从喇嘛崖深处,冒着生命危险背出来几块石头的采石人还会在吗?拉卜楞街头这些执着的唐卡画师们,还会在吗?绘制唐卡时净欲、沐手、焚香、诵经的完整仪轨,还会在吗?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同理可证,起源于生活的艺术其传承与发展必然与市场的需求度息息相关,所有的非遗技艺都面临着传承与创新,文化与商业,乐道与欲望的纠结。当人们提及洮砚,只说产地,不谈文化;当部分画师不了解唐卡要义,把唐卡的人物布局弄混,随意更改尺寸,任意创作……所有这些,都将成为民族文化之殇,市场也会成为非遗文化的葬身地。

如何找寻文化与市场的平衡,找寻信仰与世俗的平衡,是非遗传承人、政府和企业及民众当用毕生之功解答的命题。

@感悟

南昌大学

刘继荣 、钟一丁 、蔡辉

甘肃是古丝路上的锁钥之地和黄金路段,是文化交流融合之地,有着厚重灿烂的古代文化遗存。选择甘肃作为“非遗探寻”目的地,不但对探寻保护“非遗”文化的新模式新路径具有积极意义,更是契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交流合作、助推文化繁荣的一次有益实践。

首都师范大学

苏寄宛 、徐海龙 、董树伟 、刘子含

此次社会实践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有益探索和有效载体。一是有意义,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同时能深刻领会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和丰富内涵。二是有意思,利用暑期社会实践这一师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实现了在社会大课堂中勤思考受教育长才干。

福州大学

林志凯、 葛海霞、 翁李焱

此番西行,探寻洮砚文化、参看唐卡艺术,西北高校在陆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研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与陆上丝绸之路对应的是发源于福建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海丝”与“陆丝”的呼应联动之路上,还有许多的未知需要探寻和研究。福州大学多年来对海洋文化和丝路文化做了很多多元研究。这次的实践,是探寻之旅更是合作之旅。

西北师范大学

吕文英、陈科、来鑫华、王丽伟

甘南经济欠发达,但却恰恰是文化的富集区。在市场化背景下,以师徒传承和家庭作坊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恪守中弘扬、在发展中传承,演绎着不老的传奇。我们永远都是大地之子,用脚步丈量着脚下的母性土地。当那些璀璨的文明折射出迷人的色彩,我们知道,这就是我们的福祉。

甘肃农业大学

李双奎 、甘博源

丝绸之路是一条交流融合之路,洮砚和唐卡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来自天南海北的30余名师生,10次分享交流会,碰撞出无数智慧的火花。每个人身处南北东西不同的文化环境,在展现差异的同时,又共同感受丝路文化的神奇,文化冲突、共鸣与融合的记忆十分深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爱华

对洮砚和唐卡,我并不陌生。然而从落在纸上的知识,到亲身探寻,中间还是隔着一条认知的鸿沟。至今也忘不了李茂棣老人在汽车卷起的灰尘中像个孩子般向我们挥手道别时的身影。感谢此行认识的良师益友,这是一群打了“鸡血”的人,是在结束一天的辛苦工作后,还要围桌讨论、激烈争锋的伙伴,让你不断地改进和成长!

汕头大学

陈纯、 江文琳、 陶怡、 罗子芦

“一带一路”建设,历史和文化是建设之基。民族文化的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特别是当今时代的创新发展,有赖于李茂棣、交巴杰布等大师的坚守,也离不开每个人的关注和推动。这样的实践之旅,既是探寻与发现,也是感悟与表达,更是传播与希望。

北华大学

杨海特、 李佳宇

没想到短短几天,我们竟然去了那么多的地方,路途遥远、一路颠簸。这段旅程,让我们看到了师生们对工作的热爱、认真与负责,做事的自信、严谨。每位师生都为此次实践付出了很多努力,所有人的激情都在感染着我们。

西北师范大学

张博 、郭雪亚

成长是一个极富生命力的动词。一个团队,来自天南海北,却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由衷地敬仰团队学术顾问张法教授的大师风范,真诚地感谢《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搭建的实践平台,让我们如此真切地体会到成长。

甘肃农业大学

张晨鸣 、魏丽静 、李招招

我们一路探寻,感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每天晚饭后的讨论会亦让我受益匪浅。这一路,传奇的不仅是洮砚和唐卡,团队30人从天南海北聚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一路风景,一路思考,都将化为日后最珍贵的回忆。

北华大学

北华大学文字来源:《中国教育报》

图片来源:“西北师范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编 辑:秦志聪

责任编辑:杨海特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吉林本科院校-北华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北华大学-我校师生参与《中国教育报》“丝路非遗探寻”暑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