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4日星期四 | |
霜降 | |
节气简介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天。 俗话有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气渐冷;冻则有霜,大地因冷冻或将会产生初霜的现象。 | |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第
1
则
-霜降来源-
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中国北方到了霜降时节,夜里散热很快,温度会降到零摄氏度以下,于是圆润的露水改凝成六角形的霜花,形成入冬前的初霜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古人以为霜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所以就把初霜时的节气取名“霜降”。俗语说:“霜降见霜,米谷满仓。”因此人们相信,如果霜降这天有霜,来年就会有个好收成。
古代平气法节气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第
2
则
-霜降形成-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也是一年中有霜期的开始。与节气白露的"露"不同,"霜"反映出空气中水份越来越少,是气候干燥的表现。有《霜降》诗云:“时逢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至于江南,农谚说得好:“寒露没青稻,霜降一齐倒”,就是说到了霜降节气,水稻进入全面成熟可以收割了。虽是霜降时节,但气候温和,阳光明媚,鲜见凋零之时,正是欣赏枫叶的好时机。这里仍然草木繁茂,田畴葱茏,而芦花轻扬,橙黄橘绿,秋菊竞放,乌桕映红,更是把江南大地打扮得艳丽多彩,平添了几分梦幻般的诗情画意。
第
3
则
-气候特点-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气温渐渐转冷。霜降后,昼夜温差更大,早晚天气很冷,中午则比较热。秋燥明显。霜降节气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前后。这时节冷空气南下,天气越来越冻,我国南方地区昼夜温差变化较大;而北方部分地区温度已降到0摄氏度以下,如东北地区的北部、内蒙古东部和西北地区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第
4
则
-霜降习俗-
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而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柿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就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已经成熟的柿子
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侵害身体的晚秋寒气在古代常被视为鬼魅恶气,能驱风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间作驱病疗疾之用。
即将消失的菊花
登高远眺
古时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气量和肺活量明显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登高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崇山峻岭的风景
各地农谚
to 2019
山西 | 时值寒露抓秋耕,秋收秋种莫放松。采棉刨薯回茬麦结合秋浇快进行。浇地造林集饲料,山药异地换种子。 |
河北 | 寒露霜降,收割大豆。抓紧打场,及时入库。晚茬小麦,突击播种。收割山草,好喂牲口。菠菜油菜,种上几亩。来年春季,能早收获。 |
上海 | 十月寒露接霜降,秋收秋种冬活忙,晚稻脱粒棉翻晒,精收细打妥收藏。 |
安徽 | 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 |
新疆 | 十月寒露与霜降,秋高气爽秋风凉。北疆初霜在上旬,南疆霜降见秋霜。抓紧秋浇和冬灌,劳动果实快贮藏。牲畜抓膘又配种,拉运草料到冬场。 |
山东 | 霜降一到,天气渐冷。抓紧收割,地瓜花生。切晒瓜干,要趁晴天。地瓜入窖,不能放松。麦田苗情,检查要精。缺苗断垄,及时补种。 |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校报编辑部-新媒体出品
栏目策划|尹玲 郭强
统筹|袁欣欣
文字校对|化一诺
图文编辑|吴彤彤 辛天宇 洪晓珊
审核|袁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