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湖荷风拂衣,学林鸟语清脆。送走了料峭春寒,晃眼已是仲夏,校园里小松鼠已经出来活跃,绿头鸭也在水中嬉戏,在星移斗转间,2020年高考已经结束,报考和录取工作也将在不久后有序开展起来。
高考之路,东师相随!近期,东北师范大学特别策划“东师云招生”专栏,为广大考生推介学校各学院(部)发展沿革,服务广大考生,助力东师圆梦。期待与你相约东师,共创未来!
本期为大家推送的是马克思主义学部、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部
本科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
历史沿革
1953年
前身为老校长成仿吾先生主持建立的“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经济政治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四大教研室,后统一合并为马列主义教研室。
1983年
更名为马列主义教研部。
2001年
成立独立建制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3年
整合相关学科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部。学部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哲学院、社会学院,统一领导思想理论教育研究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党建研究所等教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统一协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
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在2012年学科评估中排名第四位,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学科,并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同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是国家首批6个博士点之一,是全国2个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哲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
马克思主义学部现有专任教师91人,教授34人(其中二级教授6人),副教授30人,讲师30人,博士生导师4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师资队伍总数的90%以上。
人才培养
设立仿吾基地班暨本硕博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班。优秀本科生有机会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还有机会到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进行学习和研究。
本科专业介绍
学部本科自2020年起实施大类招生,名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前三个学期大类培养,第四个学期开始双向选择并确定专业。学部设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3个本科专业。
哲学:是东北师范大学文史哲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区专业之一。旨在培养人文底蕴深厚,思想理论视野宽阔,哲学素养与思维能力突出,兼容文史哲专业基础,融通哲学、社会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性、实践性、国际性专门人才。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美学、宗教学、中国哲学经典著作选读、西方哲学经典著作选读、科技哲学等专业主干课程。
哲学节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 :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深厚的哲学社会科学底蕴,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宽阔的多学科理论基础,具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视野的专门人才。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学等专业主干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硕博学术沙龙
社会学:旨在培养具备高尚的公共服务精神和社会关怀品质,树立专业的社会学伦理,深厚的社会学、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宽阔的多学科视野与思维方式,掌握扎实的社会学知识和实践技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设置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实务与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问题研究等专业主干课程。
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在全国挑战杯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毕业前景
硬件设施
报告厅
美育教室
研讨室
资料室
名师风采
田克勤
国家级教学名师
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吉林省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会会长。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培养博士研究生 75 余人(其中 58 人已毕业并获博士学位),培养硕士研究生 37 人,已全部毕业并获硕士学位,高师硕士 20 人,已全部获硕士学位。主持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共产党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革》、《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研究》、《邓小平理论体系研究》等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及国家、教育部和省社科规划项目 10 余项;目前正在主持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研究”。发表论文 300 余篇,在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 20 余部;有 20 余项成果获国家或省部级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其中《邓小平理论体系研究》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并被教育部遴选为“研究生教学用书”;《中国共产党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革》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邓小平理论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方法改革的研究”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编出版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国家新世纪网络课程等全国统编教材多部,其中《毛泽东思想概论》被越南民主共和国引入版权,《邓小平理论概论》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主讲的邓小平理论课程被授予“国家精品课程”。从 1993 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先后获曾宪梓优秀教师二等奖、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省管优秀专家”“省高级专家”“省资深高级专家”“第一届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张澍军
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教授(二级岗)、马克思主义学部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东北师范大学思想理论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指委委员等职务。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政治学教指委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高校德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研究,开创德育哲学系统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和高校德育等研究领域卓有建树。出版著作16部,主编出版《德育哲学研究丛书》(10部,中国社科出版社)、《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系列著作》(9部,人民出版社),参加中央马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发表论文300余篇;曾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3次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0次获得吉林省政府社会科学成果奖。曾获全国普通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等称号。
韩秋红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卓越成就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宝钢奖优秀教师、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主持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有者、国家第三批“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获得者、东北师范大学仿吾特聘教授、吉林省第九、十、十一届政协委员。现任东北师范大学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重点建设学科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负责人;兼任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西方哲学中国化等领域的研究。主讲的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的五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出版的学术著作多部在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现代西方哲学概论》(北大出版社)已第三次印刷。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高级别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
胡海波
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东北师范大学仿吾特聘教授;现任东北师范大学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哲学学科带头人;兼任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哲学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周易学会副会长。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当代人类精神生活与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与传统创新等领域的研究。出版《正义的追寻》《哲学与人性的观念》《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生命精神研究》等6部著作;在《哲学研究》等期刊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多项;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多项。
优秀校友
聂阳
2008-2012年就读于哲学系,2012年保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5年考取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学院教师,马克思主义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在学期间曾获校长奖学金3次,优秀学生荣誉称号4次,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1次,研究生优秀奖学金2次,博士生校长奖学金2次,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次,在《学习与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等刊物发表CSSCI论文5篇,出版马克思主义学生读本《列宁的一生》《什么是资本主义》,现主持中国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项。
夏语
2011-2015年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校期间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和东北师范大学“优秀学生”荣誉称号;2015年保送至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现在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崔瑞霞
2011-2015年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期间曾获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期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优秀毕业研究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一篇cssci论文,多篇省刊论文;参加两次学科内的学术会议。
营立成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讲师,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兼任中国人口学会理事、北京市西城区共建社区文明导师团成员。2007-2014年在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攻读本科、硕士学位,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曾获光华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目前共主持和参与各类项目近10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党政干部参考等全文转载3篇。
孟根达来
2012-2016年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社会学学院,主修社会学专业。期间学业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学金、校级校长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学有专长奖学金以及优秀学生称号;2014年获第九届“芙蓉学子榜样力量自强不息奖学金”;获2014 年度“长春市百优大学生”。2016年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专业就读硕士研究生。2018年继续攻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攻读博士研究生。
数学与统计学院
本科招生专业: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公费师范)
历史沿革
1948年08月
东北大学自然科学系数学科在吉林市成立。
1948年12月
系改为院、科改为系,东北大学数学系诞生。
1950年04月
东北大学数学系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
1958年12月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易名为吉林师范大学数学系。
1980年08月
吉林师范大学数学系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
2004年01月
撤消数学系,成立数学与统计学院。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6人,教授26人,博士生导师40人。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数理学部委员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 (统计学一级学科召集人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吉林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1个,吉林省高新创新团队1个、吉林省教学团队2个,国家杰青获得者1人、国家优青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1人。
学科建设
学院现有2个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硕士专业,并在8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
本科专业介绍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专业旨在培养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复合型数学专业人才。本专业为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后可选择从事教师职业,也可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或选择从事其他职业。本专业设有“陆家羲”数理基地班(与物理学院联合设置)和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班,学习成绩优秀者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普通物理学、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微分几何、概率论基础、统计学、泛函分析、数值分析、拓扑学、偏微分方程等必修课和29门专业系列选修课。
统计学: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卫生等部门从事经济调查、数据分析工作,或在科研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型人才,为普通类专业。专业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统计学导论、随机过程、回归分析、实变函数、概率论基础、统计学、统计计算、渐近理论、抽样调查与试验设计、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必修课和26门专业系列选修课。
数学与应用数学(公费师范):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献身基础教育事业精神的卓越数学教师和高素质专业化教育工作者,为公费师范方向。学生本科毕业后,经申请并考核合格可直接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普通物理学、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微分几何、概率论基础、统计学、泛函分析、数值分析、拓扑学等必修课和17门专业系列选修课。
人才培养
“陆家羲”数理基地班
“陆家羲”数理基地班建立于2017年,在新生入学时,分别在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普通)专业、物理学(师范普通)专业各选拔不超过20人、共不超过40人组成的一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且在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专业中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术型拔尖创新后备人才队伍。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学习后,可重新选择专业,完成培养方案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辅修专业证书。基地班实行导师制与班级管理相结合,单独设立班级,配备有经验的教师做班主任。学校在评定各类奖学金与推荐免试研究生方面给予特殊的支持,设立专项奖学金。
特色活动
以思想政治引领为根本,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学院每年都会举办各种特色活动,以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学生党员活动
学院70周年院庆科研活动
“数说青春,你好新时光”主题迎新晚会
本科生夏令营
为了让更多优秀大学生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探索研究生招生选拔的科学形式,切实提高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同时促进各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构建学生学术交流的宽阔平台,数学与统计学院于每年暑期开展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
暑期大学生夏令营
学术交流
除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之外,数学与统计学院也时刻都在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氛围:研讨会、学术论坛、访问交流等活动异彩纷呈。
大数据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
专业实践
数学与统计学院在每年的9、10月份,组织大四学生到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分配的20多家初高中基地校实习。通过实习,进一步使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有关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分与全面锻炼,培养学生教育和教学上独立工作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实习,全面检查学生师范技能的强弱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
明日乡公益支教团
教育实践实习总结大会
就业升学
学院具备良好的现代化教学条件,建有大型计算机群、三个计算机实验室、资料室,学生学习环境优越。学院本科毕业生以专业思想牢固、基础知识宽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功扎实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和好评,在基础教育界享有很高声誉,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100%。
名师风采
白志东 教 授
●东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
研究方向:大维随机矩阵、数理统计等
史宁中 教 授
●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
●原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常委,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十、十一届吉林省人大代表
●原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第五届国家级教学名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
研究方向:多元分析、伞型半序约束、列联表、凸分析等
高 夯 教 授
●“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东北师范大学原党委常委、原研究生院院长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
●吉林省数学会副理事长
●吉林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
●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 特等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
●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 三等奖
研究方向:最优控制、能控性
郭建华 教 授
●应用统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大数据研究院院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统计学科召集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研究方向: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
优秀校友
李金科
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雷震
复旦大学教授、副院长,杰青
叶丹
东北大学教授,优青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本科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图书馆学、教育技术学(公费师范)
历史沿革
1986年
成立计算机科学系,经教育部同意增设计算机科学本科专业,学制为四年。
2002年6月
依托计算机系、数学系成立软件学院。
2004年8月
与计算机系合并为计算机学院。
2006年7月
结束依托形式的办学,拆分为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2010年
整合教育技术专业、图书情报与档案专业,改名为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学院。
2017年5月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合并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8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2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培育计划4人;聘任“东师学者”讲座教授7人,客座教授11人,兼职教授10人。
人才培养
ACM-ICPC世界总决赛-moonlight队
(全球第17名 教练:殷明浩)
指导美国学生研究Nao机器人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积累,学院形成了“夯实基础、交叉培养、实践育人、全程指导”的育人特色。学院专门成立了基础课程教学与研究中心,负责全院各专业基础课程的高质量开设与发展;以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为依托,实行交叉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通过“以赛带教、赛教一体”教学改革、“行业专家面对面”、学院自主立项学生科研创新等,实行实践育人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实施“学业导师制”与“项目导师制”全程指导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实习基地签约仪式
学生实习
国际交流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学院与美国、英国、丹麦、日本、芬兰等国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为学生出国留学、教师合作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由教育部批准的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招生情况良好,已有近百名学生赴美国名校深造。
中美交流
本科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旨在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具有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具有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且有较强的计算机科学研究能力,科学型和工程型相结合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合型精英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于2004年由教育部批准的“东北师范大学与美国南方理工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2本科项目)”(项目批准书编号:MOE22US2A20040399O),自2005年招生以来,共录取637名学生,已有近100名学生到美国留学,所有学生都已经修满美方规定的学分,并同时获得美方的学士学位和东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达到100%,研究生升学率接近40%。2015年,美国南方理工州立大学并入肯尼绍州立大学(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项目改成3+1培养模式。学生既可按“3+1”的培养模式在东北师范大学完成三年学业后,赴美国肯尼绍州立大学(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学习一年,满足两校的毕业要求,可获得东北师范大学的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和肯尼绍州立大学的学士学位。学生也可以选择在东北师范大学学习四年,修满规定的学分后,获得东北师范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面向智能时代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专业旨在培养服务国家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具备深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的数理基础、突出的智能科学与技术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与自我发展能力,能够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及其行业领域应用创新(“人工智能+X”,如:智能教育、智能金融、智能机器人、智能医疗等等)相关的软硬件研究、设计、开发以及综合应用的复合型精英人才。
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公费师范):是东北地区首位、国内一流的卓越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重镇。专业特色是坚持师范属性,面向国家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对教育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有情怀、厚学科、强技能、会研究”的卓越信息技术教师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图书馆学:旨在培养掌握图书馆学理论基础与专门方法,具备熟练运用智能信息技术实现知识资源的搜集、整理、开发与利用的技能,能在图书馆、信息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相关服务、管理与研究工作,适应智慧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会研究、善实践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毕业前景
各专业就业方向
2015届-2019届就业情况
名师风采
周东岱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吉林省工作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教育软件工程、智能教育。近年来,主持或以主要负责人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科研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研究成果转化的教育软件应用到全国近4 万所学校;发表SCI、EI、CSSCI检索论文50余篇。获得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吉林省教学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
殷明浩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担任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主讲离散数学、计算理论等课程。曾作为教练率队获得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金牌一枚,银牌多枚,在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中获得第13名。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支持,获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计划、吉林省第四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次人选、首批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计划、东北师范大学仿吾青苗人才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智能规划、自动推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重要问题。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包括IJCAI和AAAI等国际顶级人工智能会议,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AIR)和Information Science等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取得了具有较高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相关领域专家的认可。
赵蔚
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工学博士,吉林省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技术分委会委员,吉林省高等教育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高校从教32年,为本科、研究生讲授多门课程,培养博士生13人,硕士生130余人。研究方向是网络个性化学习、自适应学习、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和教学项目,参加项目10余项。在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0余篇,获得省级奖项20余项,出版教材5部,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
郑燕林
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技术分委员会委员(2018-2022),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教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东北师大教学优秀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测量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项,出版专著、教材7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研究方向: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创客教育。
王翠萍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分析与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方向研究,承担信息分析、信息资源建设等课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研究课题多项,出版专著与教材4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滕广青
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管理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仿吾青年学者。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知识组织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委员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健康医疗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信息分析与知识组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以及省市级自然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CSSCI论文70余篇,获省级优秀社科成果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
蒲东兵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工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炜然奖教金获得者,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高校教龄24年,主要讲授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践、信息技术等课程。从事模式识别、智能控制与嵌入式系统、物联网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参与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个项目,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吉林省教育厅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和ACM大赛分获省三等奖和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和其他著作6部,获得软件版权1项。
周治国
副教授,工学博士,炜然奖教金获得者,校级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校级先进共产党员。主讲的《算法与程序设计实践》获得了吉林省精品课程,《赛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0余项,主持了4项教学改革项目。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算法与程序设计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讲授Java程序设计、算法与程序设计实践、信息学竞赛导论、数据结构等课程。累计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教学类论文5篇。主编出版了专门针对ACM比赛和算法训练用书《组合数学及应用》。担任学校ACM团队的教练,共指导学生获得了54个省级赛一等奖、70个省级赛二等奖,42个省级赛三等奖,5个国家级赛一等奖,21个国家级赛二等奖,56个国家级赛三等奖。两次带队晋级世界总决赛,2013年在世界总决赛上荣获全球第17名,国内第3的优异成绩。
优秀校友
邱桂香
1988年入学,曾任团组织委员,东北育才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辽宁省特级教师。沈阳市首席(特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指导教师之一、CCF NOI金牌教练、CCF NOI杰出社会服务者,曾辅导出4名IOI金牌选手和数百名CCF NOI优秀选手。
彭成宝
1990年入学,曾任团委副书记,1996年加盟东软集团,现任东软集团软件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国内知名的数据库领域的专家,在此领域主持并完成了4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项目,并以骨干身份参与完成5项国家科技攻关等重大项目。在各类期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由于在信息科技方面的贡献,彭先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电子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许林
1984年入学,中央电教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社长/主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央电化教育馆学术委员会委员。
张海
1995年入学,现任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东亚媒体文化研究所所长。
刘万国
1980年入学,研究馆员,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参考咨询及文献检索课委员会主任,吉林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科技情报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科技情报学会咨询服务委员会主任。
初景利
1981年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知识管理论坛》主编、《智库理论与实践》执行副主编、《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常务副主编。
王嘉树
2002年入学,2010年创建点点网,2012年推出语音图片社交产品啪啪,2013年获得红杉资本1000万美金融资,现在主要做的方向是音乐社交产品音乐圈。
孙博
2002年入学,2012年创办教育科技公司研发KidSpark儿童互动教育平台,并在蒙特梭利儿童教育机构做儿童教育的调研,同时为微软开发企业定制APP。
编辑 | 张向阳 陶露露
指导老师 | 谭海洪
审核 | 吕春宇
来源 | 马克思主义学部 数学与统计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办公室 党委宣传部
投稿&帮推&合作邮箱
wx@ne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