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在这场举国同心,尽锐出战的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吉艺人不忘初心,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脱贫攻坚的使命和责任担在肩上,用创新的思路、扎实的行动迈下坚实的足迹,用心、用情、用力书写了定点扶贫的奋进之笔。
点滴奉献,情满扶贫路,助力脱贫攻坚,吉艺人一直在路上!
党委重视,坚定信心聚合力
吉林艺术学院扶贫包保的贫困村为洮南市万宝镇共同村。共同村在册贫困户21户41人,是洮南市万宝镇的贫困村。
共同村扶贫后现状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学校党员、干部,深入洮南市万宝镇共同村开展结对帮扶,坚持目标标准,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全力攻坚克难,将帮扶包保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了工作成效。
五年间,学校党委组织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讨论扶贫包保工作24次,学校党委书记等党政领导带队进村29次,深入共同村与村民开展扶贫工作对接、摸排情况、调研了解、关怀慰问等。
学校党委通过落实责任,因地制宜开展探索多方式、多渠道、多元化精准扶贫,不断提高扶贫工作措施的针对性、实效性,与白城市、洮南市多级包保单位通力合作,统筹安排,全力推进了共同村贫困村民的脱贫致富进程。
共同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收入有了较大增长,劳动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脱贫致富的氛围日益浓厚。按照现有措施不变和相关政府政策保障,2018年年底,共同村贫困户21户41人全部脱贫。2019年8月份,经省委省政府考核通过,共同村正式退出贫困村序列。
饱含真情,驻**暖民心
2016年,为了更好落实包保帮扶措施,增强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力量,学校党委在全校干部中精挑细选、优中选优,选任了富有责任意识、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强的杜晓东为驻村第一书记,他肩负使命,认真履职,积极投身扶贫助困工作,为全村的发展倾注了心血,付出了真情。
五年的时间,他用自己的辛苦换得了万千群众的幸福笑脸。他俯下身、沉下心,逐户走访,跟村民们促膝长谈,了解当地情况,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实施因贫施策,发展草柳编事业。
第一书记杜晓东带领村民积极拓宽销售渠道,2018年11月,通过互联网商务平台开始展示和销售共同村的草编产品,销售草编产品数千件。
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杜晓东以实际行动书写着自己责任担当,用实干一点点践行着一名吉艺人的扶贫誓言,用双脚丈量民情,用行动温暖民心!
授人以渔,创新扶贫新机制
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吉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立足实际,变“输血”为“造血”,让共同村的村民在家门口“编织”幸福梦!
2017年,草柳编手工艺合作社开始展开,吉艺投入资金购买棉线、经线、藤条、柳条等原材料,组织技能培训,培养出具有生产能力的村民80余人。一根根不起眼的蒲草,就这样一经一纬的编织出了脱贫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吉艺设计学院宋海峰教授对每位学员手把手教学,面对面交流,用手工编织打响“脱贫攻坚战”!
点亮未来,艺术托举筑希望
扶贫先扶智,教育当先行。
吉艺利用大学生志愿实践服务活动,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义务支教,为当地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播种爱与美的种子,用艺术点燃乡村少年的艺术梦。
为你点灯,照亮前行。五年来,吉艺资助共同村贫困学生五十余人次,每人每学期1000元,目前共计7万余元用于学费和其他支出,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同时,还积极寻求社会帮扶,企业和个人资助(共同村、光华村、永久村)贫困学生32名。
文化教育扶贫,更彰显出了吉艺脱贫攻坚的厚度,守护住了农村发展的希望 。
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吉艺交出一份脱贫攻坚的温暖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未来,吉艺将勇担使命再次出发,为乡村振兴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461期
温度 情怀 视角
审核丨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总策划丨劢劢
文案丨杨云龙
资料来源丨党校办
编辑丨杨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