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吉林市教育”关注我们
让每一张脸都阳光灿烂
昌邑区第十二小学前身是水泥厂子弟校,想当初,企业办学的弊端、地处哈达湾城乡结合部的局限、教师长期不开工资的现实,让这所成立于1958年的学校举步维艰。
2009年农历牛年的秋天,李博来到这里主持工作。面对着水泥灰的教学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操场,零零散散出入的300多名学生,让她感到“压力山大”。但当她看到,在只有四十多名的教师队伍中,有一半是党员教师,她又有了底气,因为她坚信:只要有党组织、有党员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于是,她发动全体党员多方化缘,要来旧方砖,铺上了甬路,更换了旧的桌椅,安装了体育器材……
刚来时,她发现有的孩子很邋遢,小脸都不洗,老师们都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她就带着所有老师进行家访。学区内有一大片棚户区,全是平房,多数家庭没有上下水;有的虽是楼房,但只是毛坯,卫生间连门都没有;有的家庭是老人照顾孩子,更有的是孩子照顾老人……通过家访,了解到学校半数以上都是进城务工子女,一些孩子生活上无人照顾,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业上缺人辅导的现状;理解了他们胆怯、不自信、学习吃力、不敢与人交流的原因。老师们从思想上接纳了孩子,理解了孩子。为了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学校确立了主题为“自强不息、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希望这些孩子能够像葵花那样,“向着太阳,天天成长”。
接下来,学校在党建活动中开展了“爱与责任”大讨论,一份份发自肺腑的感悟,一个个用爱传递着爱的事例,深深震撼着大家的心灵……
当时,赵爽老师的班级里有个叫小茗的男孩,父亲服刑,母亲生下他,就离家出走了,孩子和奶奶相依为命。赵老师了解这一切后,默默地承担起了一个“妈妈”的责任。孩子放学后天黑不敢回家,老师就送她回家;赵老师每次给孩子买学习用品、书籍都要两份,这让不谙世事的儿子不解、嫉妒了好长时间……学校还联系爱心企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孩子进行资助。小茗的爸爸深受感动,积极改造,后来减刑出狱。学校有需要时,小茗爸爸主动来帮着干活儿,总是表现得最积极。
作为党务工作者,李博时刻想着把党的关爱,普照在每一个孩子身上。让每一个孩子都阳光、自信,让孩子每天都能在节日中度过。于是,学校确定了数学节、体育节、艺术节、冰雪节等主题节日,每月一节,来展示孩子们的特长,通过合唱、书法、轮滑等近20个社团的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至少一个特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高光时刻,都能阳光灿烂。
学校用党建活动书写爱的篇章,对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2016年冬天,学校转来了一对特殊的姐弟,姐姐10岁,弟弟4岁,姐弟俩都是瘦瘦的,弟弟躲在姐姐的身后,胆怯地低着头。从他们口中得知,孩子的父母不久前相继去世,从没照顾过孩子的叔叔只能从延吉农村把孩子接过来。面对着这样一对孤儿,学校没有讲任何条件收下了他们,并且安排到党员夏云香老师班,给他们最好的照顾,让他们知道学校就是他们的家。
孩子的叔叔在烧烤店打工,每天后半夜才回家,老师们就把食堂的饭菜打包给他们拿回家去,解决每天的早饭、晚饭。所有的假期,免费为他们提供三餐,并由老师辅导学习。他们的成绩很快上来了,孩子脸上笑容多了,性格也开朗了。姐姐还参加了校园情景剧的演出,并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比赛。
六一儿童节本应该是孩子最开心、最快乐的节日。可是这一天,姐弟俩没人陪伴,在学校里这样的孩子不只他们。于是李博和几个党员教师,就带着这些孩子到北山游玩,让他们过了一个难忘的六一儿童节。这姐弟俩在学校的三年时间里,年年过年前李博都带两个孩子到商场,给他们买衣服,从里面的内衣到外面的毛衣、冬服,孩子们高兴坏了,和她说这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
2019年末,因为叔叔的原因,两个孩子要转到吉林省孤儿学校。孩子们不想离开,弟弟竟然把文具袋上的一个小挂饰吞到了肚子里。医生说,治疗时只能有一个亲属陪同,弟弟立刻指着我说:“让李校长陪我!”
两个孩子启程那天,一声声祝愿,一个个拥抱,一双双哭红的眼睛,都是这些年爱的积淀。疫情期间,只能用微信进行沟通,后来学校允许探望,李博带领老师立刻就去看望他们,只想让他们知道,虽然他们是孤儿,但是还有那么多人惦记着他们,关心着他们……今年六一前夕,李博和孩子原来的班主任带着生活用品、水果去孤儿学校,他们高兴的向我汇报,说在学校的歌唱比赛中获奖了。李博叮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感激着鞠躬,姐姐说,长大了我也要当老师!听着孩子稚嫩的话,李博的眼圈当时就红了。
都说寒门难出贵子,可“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如今,学校的孩子们走上了市中小学生舞蹈节、市红领巾艺术节的舞台,他们的身影出现在中小学滑冰比赛的领奖台上,孩子们的书画作品挂在了吉林市艺术中心,学校非遗进校园——剪纸工坊的孩子们,还走进了市博物馆,为市领导及各位来宾现场展示剪纸技艺。
孩子们的成长带动着家长的成长。学校门前总走大货车,路窄、人行道也窄,自从有了课后服务后,冬季放学天黑,孩子小,虽然学校领导班子、党员教师不论寒冬酷暑每天都在上、放学时段坚守,但学生从300多人到近1300的剧增,也让学校招架不住,于是“家长护航队”应运而生了。具体是每天放学时,每班选出两名家长,穿着学校定制的红马甲,帮助老师引领学生,保障安全。家长们坚持不懈、风雨无阻。在去年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时,“家长护航队”成为了亮丽的风景。
作为教育系统的党务工作者,李博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虽没有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却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由于教师人员紧张,中层以上的党员都身兼数职,许多工作要带回家才能完成;六〇后的老党员们依然坚守在班主任岗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坚持上好最后一节课……
几年来,市教育局对学校留守儿童的关爱、对文明校园创建、对党建工作等的指导,以及省市区督学多次到校进行全方位工作的督导……让学校不断跃上新台阶,实现了一个区属普通小学的成长壮大之路。
如今,又一年农历牛年,回首来时路,12载春风化雨,12载桃李芬芳,在喜迎建党百年之际,倍感教书育人责任之重大。今后,李博将和所有教师一道,继续守正创新,砥砺奋进,让孩子们的每一张脸都阳光灿烂!
制作 | 孙世屹
责编 | 张龙飞
审核 | 钱红雨
请为吉林市教育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