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软件”,先给大家讲个笑话:
女A给程序员老公打电话:下班回来买十个包子。如果看到西瓜,买一个。
当晚,老公手拎一个包子进了家门。
女A怒道:你怎么只买了一个包子?!
老公:因为我看到了卖西瓜的……
它的笑点就藏在编程中“if语句”里。
这是学软件相关专业都会学到的一个表达式。
虽然只是一个笑话,但是把软件相关专业需要的逻辑性也表达得淋漓尽致。
软件相关专业到底学什么?将来能做什么?我们先来看一段“程序员自白”:
传智播客2018年1024程序员节主题片
接下来,跟东小软一起走进“令人心动的专业”系列专栏第2期,看看我校软件学院3位同学在他们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有哪些心动历程。
SOFTWARE
闻雨阳
软件学院2018级学生
“
我在大东软学软件工程
从小学开始,我一直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从解决电脑故障,到思考电脑软件如何运行,我对计算机相关专业越来越好奇。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毅然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作为了第一志愿。
大一刚入学,我很期待上专业课,想象着自己能够像电影画面中那样,双手迅速在键盘上敲击,一行行代码迅速铺满屏幕,想要什么都可以实现……所以,当我看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时,不禁想:这是在学软件工程吗?后来才明白,这些基础课都是专业的重要支撑。
我的程序员生涯从用C语言码出的第一行“Hello Word”开始。C语言也伴随了整个大一。我在那个小黑框里完成了一个个小demo。可我心里依然有疑惑:这有什么用?后来才了解,C语言是为了让我们构建起编程思维,是基础中的基础。
大二上学期开启了专业核心课Java。这一年,我更加熟悉了大学生活,也建立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可以慢慢摸索着做出一些程序。学软件工程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自己的想法通过一行行代码变成了可以看到、可以用的东西了。
一次偶然,我认识了本专业的2016级的学长李冠宇(目前就职于腾讯)。在他指导下参与了学院Office大赛的技术支持工作。当时所用的系统就是根据比赛需要,由李冠宇学长开发的中文听写系统。学长毕业后,我开始负责这项工作。之前有人带着做感觉很轻松,现在自己负责这个需要300人同时在线使用的系统时,才知道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很多。从代码上线到服务器完成部署,到保证多并发不出问题,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后来,我还在学校SOVO(大学生创业中心)举办的“睿知杯”知识竞赛中做技术支持,有了之前的经验觉得稳妥了很多。在之后的学习中,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从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一种勇于创新、乐于分享的精神,让我逐渐找到学习的方向和乐趣。我也会把他们教给我的,传承给学弟学妹们。
今年我读大三,综合成绩排名第一,也参加了很多专业竞赛。曾获蓝桥杯省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2项全国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三等奖……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有趣并且能力很强的人,所以也一直鞭策自己向着更好的方向努力。我觉得软件开发是从上往下的一个过程:首先想清楚做什么,再去考虑用哪些技术,然后思考哪些技术擅长、哪些还不会,这样就不会觉得枯燥、没有动力。
随着年级升高,专业课程逐渐形成了一个体系,可以做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我逐渐明白软件开发需要多学科综合应用,更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科学研究、交叉应用和工程实践是软件工程学科的特点。在做大数据相关课程的实践作业时,我深刻体会到:技术只是一种工具,运用好工具,综合多学科知识,做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东西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
我是程序员,平凡有一点理想,渴望让世界不一样!
SOFFTWARE
郭耸
软件学院2018级学生
“
我在大东软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唠唠大数据的家常。
上大学前,我也不知道该报哪个专业。高三时有一次做语文题,看到了一篇说明文:《大数据下的今天》。当时我就被震撼了,原来大数据这么厉害!此时此刻我心里想的就是——我要学大数据!
首先给大家讲一个大数据的经典案例——啤酒与尿布的故事: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在对消费者购物行为分析时发现,男性顾客在购买婴儿尿片时,常常会顺便搭配几瓶啤酒来犒劳自己,于是尝试推出了将啤酒和尿布摆在一起的促销手段。没想到这个举措居然使尿布和啤酒的销量都大幅增加了。是不是很有意思?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很多数据,如消费数据、考试成绩、学习时间、打游戏时间等等。如果掌握了时间分配的数据,是否可以帮助我们更合理地安排时间?如果掌握一个人的体检指标数据,是否有可能预测会产生什么疾病?
这时候有同学会问了:小哥哥,你学这么长时间了,都用大数据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呢?你们别说,还真有可讲的。我们家有一位聋哑人,他是我的大爷,我妈妈平时经常照顾他。受母亲影响,我也特别关注聋哑人。大学期间,我结合专业所学,做了一个手语翻译项目《面向自然环境的手语分析与交互》,还获得了“挑战杯”省赛金奖、iCAN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一等奖、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级二等奖。我做的AETA地震预测获得了AETA地震预测全国三等奖和1万元奖金,研制的智能情绪调节器获得了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二等奖……(温馨提示:如果学弟学妹们拿到市级以上的奖可以加分,还有机会获得创业基金。如果项目有市场价值,还可以尝试创业。)哈哈,我不是炫耀,只是想告诉大家,大东软的平台很广阔!学习大数据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世界。
我们的生活中,大数据应用十分广泛。比如阿尔法狗打败围棋冠军、无人驾驶、人脸识别、地震预测等都需要以大数据为基础。最常见的就是淘宝的商品推荐,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在你浏览某类产品时,主页面会为你推荐很多相似的产品呢?这就是智能推荐!大数据涉及的领域也很多,比如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医疗领域、金融领域、智能家居等,都是前沿方向。
听我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感到学大数据科技感十足、未来可期呢?那你还在犹豫什么?赶快抢购吧!抢购热线——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我在大东软等你哟!
SOFTWARE
张文漪
软件学院2020级学生
“
我在大东软学 人工智能
由于身体原因,我高中只上了高一一年。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没有失望,也没有惊喜。只是知道自己没有办法选择一直向往的临床医学了。后来偶然看到电视剧《良医》中的手术机器人,又想到自己曾有幸受邀参观的世界机器人大赛,于是开始了解相关领域,最终选择了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兴热门专业——人工智能。
刚来到大连时,身处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群、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但请放心东北地区特有的热情属性,一定不会让你孤单太久。在素质教师和助导学姐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开始相知相熟。值得注意的是班里的男女比例远比我想象得高,计算机类专业可不只是男生的专属。因为是第一届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所以在专业方面,系里开设了班导师制度,每位学生都会有一位专任教师作为导师,为我们传学术之道,解生活之惑。
大一刚开学会有专业导引课。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课上这一系列的专业名词扑面而来。我渐渐了解了人工智能这个专业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医学、经济学、语言学甚至数字艺术等。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不急,我们慢慢说来。
大一第一学期的专业课程是Python程序设计,“Hello world”带我迈入了新世界的大门。我开始接触编程,学习计算机的语言。一学期结束,差不多已经可以编写程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第二学期开始学数据结构,了解计算机的思考逻辑,提高代码的运行效率。第三学期是大东软特有的教学形式,又称小学期或者实践学期,期间导师会带领我们完成一个小型的实践项目,比如棋类对抗赛、益智小游戏等等,让我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
在课程之外,只要抓到机会,我一定会去学校健康医疗科技学院旁听基础医学课程,也算是满足心中的一点执念。但听着听着却有了意外收获,基础医学课中,老师讲到近些年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让我灵光乍现。是不是可以利用大数据和图像分析提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于是我开始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领域的思考,目前项目还在进行中。这也让我真正感受到人工智能强大的包容性,深刻理解了国家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因为个人经历,我格外珍惜现在的校园时光。来大东软快一年了,真的一分钟也不愿浪费。在入学不久,我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大赛获得了校赛和国赛一等奖,更重要的是明确了未来前进的方向。此外,这一年中我还参加了抗疫志愿活动,和团队一起组织了千人知识竞赛,成为了网易互娱的校园大使、阿里文娱的校园合伙人,通过学校的产业孵化基地成立了的自己的小项目,体验了很多大小赛事……学期末平均学分绩点专业排名第一。这一年我过得十分充实和满足。
作为大东软人工智能的第一批学子,总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好像我们在和这个专业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期待不久的将来在这里与你相遇,我们相约东软,一起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策划/编辑EDITOR
品牌发展部
图文来源SOURCE
软件学院
版权COPYRIGHT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如需转载,请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点赞获得期末全过Buff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