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倏忽温风至
因循小暑来
滚烫的人生
随着小暑一起升温
小暑南风
风吹莲动
炎夏开启
小暑开启盛夏的炎热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即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有到达最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小暑,六月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古人认为,这段时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
小暑的到来意味着两件事
出梅: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季结束,即为出梅,又称为“断梅”。但若小暑节气出现打雷,梅雨又会倒转过来,即“倒黄梅”。
入伏:
“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过后正是“三伏天”,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小暑有三候
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鹰始击。
初候 | 温风至
“至”,到达也,温热之风此时而至。
小暑时节,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一出门,迎面而来的,都是热浪。
二候 | 蟋蟀居壁
蟋蟀,亦名促织,此时羽翼未成,故居壁。
《诗经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八月即古夏历小暑节气,蟋蟀到庭院中以避暑热。
三候 | 鹰始击
击,搏击也,《礼记》作鹰乃学习。小暑时,鹰感阴气,乃生杀心,习击博之事。应氏曰:杀气未肃,鸷猛之鸟始习于击,迎杀气也。
习俗“暑”一“暑”
食新祭祖:
在古代,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人们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食酒菜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在祭祀完后,开始吃尝新酒。同时,人们还会将新打的米磨成粉,制成各种美食,与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的第一个辛日。在民间也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吃饺子:
小暑过后不久,就进入头伏天,头伏吃饺子是我国北方的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吃藕:
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
诗词之意暑热之季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喜夏》
金·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安禅逢小暑》
唐·李频
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伏藏养生—衣食住行
这样穿更凉爽:
越是暑热难熬,越应该穿吸汗的衣服保护自己。建议穿一些浅色的薄长衣、长裤,来阻隔日光的暴晒,以利于防暑。衣物材质要耐磨、轻薄,透气散热性也要好,对皮肤还无刺激性。白色棉织品防晒指数达33—57,又不易吸热,最适合夏天穿着。
清淡适量忌贪凉:
养生要遵守“春夏养阳”的原则,戒除不良生活习惯损伤阳气,用荷叶、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食材煲成的汤粥,非常适合此时食用。
起居定时,晚睡早起:
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调整,以迟睡早起为宜。建议晚上10时至11时就寝,早上5时半至6时半起床;午饭后半小时进行短时午睡。
防晒,防中暑:
如果有出行需要,应选好时间,上午10时~下午3时尽量不出门,避开日光最毒辣的时候。外出时戴帽子、戴墨镜、打遮阳伞、穿长衣长裤。其次,外出期间要少量多次补水。有条件者可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
////
从萌发到成熟
总要经过最炽热的温度
要像夏天一样
慷慨热情
小暑南风
风吹莲动
愿我们逐光而行
不负骄阳
祝大家拼搏努力
在期末取得优异成绩
部分文字来源 / 百度百科
摄影 / 张懿匀 张琪
编辑 / 李晶晶 刘政每
编审 / 董淼 王雅琳
责任编辑 / 赵美琳 贾雨晨 沈佳 那逸儿
推荐阅读
不说再见 | 我们把别离写在诗里
学校举行2021年学生毕业典礼 暨学位授予仪式
你是我的散文诗——致父亲
超全!沈阳师范大学2021年招生专业集锦
美丽沈师欢迎你!2021招生宣传学院巡礼——管理学院
美丽沈师欢迎你!2021招生宣传学院巡礼——旅游管理学院
美丽沈师欢迎你!2021招生宣传学院巡礼——教育科学学院
美丽沈师欢迎你!2021招生宣传学院巡礼——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