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华民族整体摆脱了贫困,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作为辽宁省唯一农业本科院校,沈阳农业大学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派驻乡镇、乡村的扶贫干部为纽带,充分利用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沈阳农业大学官方微信开辟“脱贫攻坚路上的沈农人”专栏,为您讲述一批批沈农人扎根农村广袤大地,坚持扶贫助贫,积极助力辽宁脱贫攻坚的情怀与担当。今天,我们来了解沈阳农业大学驻昌图县通江口镇孤榆树村第二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周绍东的故事。
扶贫带富样样行
记沈阳农业大学驻昌图县通江口镇孤榆树村
第二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周绍东
周绍东是个做事非常认真的人。在沈阳农业大学,无论是在工会服务窗口,还是在干部教育、农民培训、编辑出版等岗位,他都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对事业高度负责。2016年10月,周绍东受命担任沈阳农业大学驻昌图县通江口镇孤榆树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第一书记,他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周绍东和两名队员长期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听民声、询民情、解民忧,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他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按照扶贫“五个一批”标准,制定规划,重点从抓党建、促生产、强教育等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摸清底数,夯实党建基础
深入调研、入户走访是周绍东和工作队必备的功课。他有针对性地走访贫困户,思想上的开导加精神上的鼓励并重,破除贫困户等靠要的想法。磨破了嘴,走断了腿,连贫困户家的狗都认识了他,见面不再乱叫。他与贫困户的心也逐渐贴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也增强了。
周绍东从抓基础、抓规范、抓流程入手,要做党的扶贫政策的懂行人,做村情村务的明白人。他下足了功夫,坚持每天学习充电,恶补知识,狂记笔记,经常学习到深夜。为了熟悉情况,他主动参与村务工作。如贫困户建档立卡、党员教育管理等,这些琐碎繁杂的工作他都参与进去,也有助于加深与村民的感情联系。
周绍东(右四)与村党员一起研究工作
工作队以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加强党建,夯实基础。他认真配合村党支部抓好基层党建和扶贫开发工作,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工作队与村“两委”形成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商村内党建、扶贫、民生和生产发展等议题。
工作队还积极协调,加强基础设施、村级文化建设及村级和谐、阵地美化。在学校后勤等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修缮了村部党员活动室,添置供暖设备,增加了村文化广场的运动健身器材,升级办公设备。组织植树种草,美化村容村貌。
周绍东在昌图县召开的省市选派干部动员会上做经验介绍
在工作队的扶持下,由村“两委”班子牵头成立了昌图县俊立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搞订单产业。周绍东说:“我们帮助培养好村“两委”班子与合作社,将来有一天,我们驻**走了后村里还能够长远发展,为村里留下一个不走的班子。我们人走了心不走。”
因地制宜,引导产业发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工作队**里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帮助村里党员和普通农户大力发展产业,对贫困户因户施策,对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分别采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三类方式。
依托学校科研项目和技术扶持,共落地科研项目12项。通过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资助,以及无人机施肥、专家现场指导等方式,开展玉米水稻主要种植业帮扶,增产增收。2017年暑热时节,村里的稻田出现了大面积的灾害。得到信息的他在村微信平台里与大家交流,收集照片,了解症状。为了准确判断,周绍东多次跑到灾害地块,实地观察拍照。经学校水稻科研团队的贾宝艳老师远程诊断,确定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稻曲病、稻瘟病、并发虫害症状。经对症施治,减少了损失,并提出了来年的预防措施。
周绍东在田间察看庄稼长势
农村每家都有菜园子,一般半亩左右,工作队把这些庭院里的菜园子利用起来,依托党员示范户和生产大户,通过头一年试种蒲公英、苤蓝等10余种特菜,次年决定集中发展蒲公英种植一项产业,种植的蒲公英进行深加工,制作蒲公英茶等。工作队与企业和电商平台联系,发展“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订单种植,效益可期。工作队经过考察软枣猕猴桃、富硒大米、特种玉米、乌鸡等20个项目,决定在有养殖条件的庭院里,发展乌鸡养殖项目,探索订单种养模式。
周绍东(右三)邀请学校专家指导村民庭院种植
对于一些自己无能力发展产业的,推荐到种养业示范户基地或外地务工,使他们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多措并举,创新教育帮扶
2017年7月,结合学校体育部党支部创新党日活动,工作队协调体育部与通江口镇中学签订《阳光体育工程共建》协议,昌图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部崔学文,农大挂职干部、副县长刘显军等参加签字仪式。按照共建协议安排,充分发挥沈阳农业大学教育优势资源,从“扶贫先扶智”的工作理念出发,在中学生中形成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使学生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达到体育育人的目的。一年来学校在篮球、足球、乒乓球、课间操4项体育项目中派出10余名骨干教师,前往镇中学授课交流。
通江口镇中学向工作队赠送锦旗
工作队邀请学校专家经常性地到镇村进行技术培训指导,举办培训、捐赠发放技术图书。工作队还特邀农学院于海秋教授到镇里,为镇机关干部、村书记、合作社带头人、种植大户等进行“中国种植业发展趋势”专题培训,昌图县委组织部还现场录制了视频,发布在昌图基层党建微信平台《小康路上党旗红》专家讲座栏目。
周绍东协调沟通在校大学生,开展“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寒假下乡支农实践活动,来村开展支农支教活动。向当地中小学生传输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进行爱国爱家教育;提炼讲解村史,培养学生们的爱乡情怀;“一对一”地辅导学生的文化课程;积极发掘当地大学生,鼓励他们加入支农支教团队,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入户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农技指导及技术服务,开展科普讲座;开展一些生活或社会常识培训,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
周绍东协调大学生利用假期到村支农实践
驻村扶贫两年,周绍东扎根乡村,工作获得各方好评,孤榆树村被昌图县树立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村、精准扶贫样板村、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工作队开创了沈农扶贫工作新模式,即把“扶贫帮困”转变为“助力地方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把扶贫变为帮富,连续两年被辽宁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定点扶贫先进单位”,两名队员获评“定点扶贫先进个人”,他本人也在选派干部年度考核中获评优秀。
现在,周绍东虽已不在脱贫攻坚一线,但他心里时刻装着沈农扶贫大格局,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无私奉献精神,毫无保留地帮助新下派的扶贫同志。他牢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立足期刊编辑出版主阵地,以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为沈农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而继续贡献力量。
点击关注,了解沈农最新动态
推荐阅读:
党委书记刘广林、校长陈启军致全校教职工的一封信
关于助力沈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倡议书
沈农小可爱,先发启程!
惊喜!沈农校园新变化!
编辑:谭云
文字图片节选自《决战脱贫攻坚
——沈阳农业大学第一书记风采展》
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新闻宣传中心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