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18日,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总决赛辽宁赛点在我校体育馆和工程训练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大赛以“守德崇劳工程创新求卓越,服务社会智造强国勇担当”为主题,共设置了势能驱动车、热能驱动车、智能物流搬运机器人、桥梁结构设计、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水下管道智能巡检、智能配送无人机、工程场景数字化8个赛项的现场比赛以及工程文化赛项选拔赛的线上比赛。作为教育部直属三项赛事之一的工训赛,今年有1.9万个团队的6.6万名大学生参赛,其中267所高校、601个团队的2404名学生进入全国总决赛。
参赛师生报到现场
鉴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本次大赛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融合竞赛模式”,即“北京主赛场集中展示+各省级赛点分布式参与”的形式举行。来自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大连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8所高校、17支代表队、60余名选手参加了大赛角逐。
本届大赛不仅是该赛事全国比赛项目全新升级后的首届国赛,首次采用了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竞赛模式,同时大赛被列入今年教育部评审评估和竞赛清单的重要赛事,是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升级和完善,在全国高校反响热烈。
大赛开幕式于17日上午十点举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林峰;国赛巡视专家、工程训练教指委委员、天津大学何改云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梁延德教授;大连交通大学黄光烨教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处长孙延鹏;创新创业学院党委书记金日明;工程训练中心主任王亚杰;党委书记王迪等领导与全体参赛学生共同观看了清华大学主会场的开幕式。
各位领导观看开幕式
开幕式由清华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李双寿教授主持,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郭东明院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分别致辞。范司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聚焦三个核心要素,一是育人,坚持立德树人,将工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增强工科学生的使命担当,培养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育才,强调工程实践,大赛中工程基础、智能+、虚拟仿真赛道的11个赛项均来自实际工程场景,比赛时均需学生现场调试、运行和实物展示,能够着力培养实践能力突出的卓越的工程人才;三是创新,创新是育人育才的灵魂,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鼓励工程创新,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工程设计和实践,提升创新创造意识和能力,打造创新创业生力军,培养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需要瞄准智造强国建设目标,以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为牵引,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带动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加快培养卓越的科技人才。
清华大学开幕式现场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聚焦人才培养,突出多学科交叉协同与创新创造,从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工程创新潜能,是一项创新驱动与制造强国背景下大国计、大学科、大融合的工程创新大赛。为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综合性育人平台。
竞赛现场
决赛的最后一日恰逢九一八纪念日,上午九点十八分,全体师生在比赛现场共同悼念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缅怀罹难同胞。
全体师生为“九一八”逝去的革命先烈和罹难同胞默哀
专家和领导走访竞赛现场
经过三天紧张激烈的角逐,我省共有11个项目顺利进入决赛,我校代表队最终有4个项目获得全国总决赛前10名,创历史最好成绩。同时,我校有2个项目入选了工创大赛成果展,并参加了清华大学主赛场的现场展示。
生活垃圾智能分类项目参赛师生 驱动车项目参赛师生
智能物流搬运项目参赛师生 桥梁结构设计项目参赛师生
工创大赛成果项目现场展示
竞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沈航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作为辽宁赛点的承办单位,全体工作人员以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受到了省内各高校参赛师生们的高度赞扬。
参赛领导专家合影
参赛师生合影
精品阅读
消息来源丨工程训练中心
排版丨肖璇 孙吉斌
校核丨宋兴
编辑丨李朔
责编丨周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