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百首歌曲中的百年党史│《我和我的祖国》

沈阳音乐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回望:百首歌曲中的百年党史│《我和我的祖国》

唱响时代歌声

——《我和我的祖国》

推本溯源、创作源起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民族振兴、国家繁荣,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就连这一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标题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光明的中国”。

此时,全国文联第三届委员会召开第三次扩大会议。随后,中国音乐家协会在武汉召开“声乐作品创作座谈会”,激励作曲家们用最美的诗句、旋律,来表达心中积蓄已久的爱国情感。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便是词曲作者——秦咏诚与张藜在炙热的爱国主义情怀指引下创作热情的迸发。

艺考

曲作者秦咏诚(右)与词作者张藜(左)

秦咏诚(1933--2015),作曲家,曾任沈阳音乐学院院长。代表作:管弦乐《欢乐的草原》《二小放牛郎》;歌曲《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我为祖国献石油》《我和我的祖国》;电影音乐《创业》;声乐协奏曲《海燕》等。

张藜(1932--2016),词作家,代表作《亚洲雄风》《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山不转水转》等。

艺考

(庐山)由秦咏诚亲笔题写的“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创作于1983年,歌曲为F大调,八六拍,采用了主副歌形式。主歌部分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一乐句为四小节。第一乐句(1-4小节)的音乐素材源于秦咏诚1962年创作的小提琴曲《海滨音诗》,但作曲家巧妙地将原曲向上延展的旋律线“转型”为蜿蜒流淌的下行旋律线,使歌曲呈现出抒情的色泽感与娓娓道来的诉说感,与歌曲所意欲传达的情感极为贴切。“无论我走到哪里”开启了第二乐句的音乐叙事,它是第一乐句的模进式进行,绵延着深情的诉说感。而当唱到“都流出一首赞歌”之时,作曲家在“一”字上,以八度的骤然飞扬,带来了情感的舒展与绽放,进而让乐音自豪地流淌出“我”心中的祖国赞歌。第三乐句“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为第一乐句的合头变尾。而在第四乐句中,作曲家又以模进式的旋律进行,形象勾勒出“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的田园美景。

副歌部分唱到“我最亲爱的祖国……”这里,“祖国”一词和主歌第一乐句“不能分割”在音乐上完全一致,形成主歌与副歌、音乐与歌词的双重对应,进而通过音乐的隐喻再次重申了“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深切情感。同时,在“祖国”一词上,作曲家将原有的八六拍延展为八九拍,时值的拉长带来的情感延伸,进一步传达出“我”对“最亲爱祖国”的深深依恋之情,促成了全曲的高潮。最后一个乐句是主歌第四乐句的材料再现,又一次与主歌呼应,再次倾吐出“我”对祖国的赤诚与感恩之情。

艺考

《我和我的祖国》谱例

艺考

《海滨音诗》1-4小节

由以上分析可见,《我和我的祖国》以抒情、悠扬的旋律讲述了“我”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表达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倾吐着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由衷赞美。而此种创作立意正是词曲作者探讨与揣摩的结果:

1983年,在北京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学习的秦咏诚,被张藜邀请到家中。张藜非常喜欢秦咏诚在1962年创作的小提琴曲《海滨音诗》的旋律,他还在此基础上填词,取名为——《太阳与大海》。但这段器乐旋律并不完全契合声乐作品,尤其是其中的转调部分,不易传唱。为此,张藜建议在《海滨音诗》的基础上再创作一首“基调”相同的,因而,秦咏诚将《海滨音诗》的上行旋律演变成下行旋律,这样不仅可以将器乐与声乐相区别,还更易于传唱与传播,仅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创作。

曲调写出来后,张藜却一直没写出让自己满意的歌词,从那之后,他去哪都将曲谱带上,没事就哼唱,期许能找到灵感,这一带就是半年。直到在张家界天门山,清晨远望,看到眼前的美景,万千感慨涌上心头:“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眼下的美景也打开了张藜的创作灵感“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正是张藜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艺考

艺考

《我和我的祖国》钢琴伴奏谱原稿

薪火相传、初心不忘

从1949年到2021年,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面对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海内外华人的骄傲之情和自豪之心溢于言表。2019年,在新中国70周年华诞的特殊日子里,中华儿女不约而同地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共同抒发着对祖国母亲的赞美与祝福。此时,《我和我的祖国》所传达出的情感已远超歌曲体裁所能够负载的情感容量,而升华为爱国主义情怀的寓意象征。

值得一提的是,词曲作者秦咏诚、张藜都是沈阳音乐学院的校友。如今,这首歌曲也成为了沈阳音乐学院——这一具有深厚鲁艺传统的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要“标识”之一。作为鲁艺传人,学院师生们正努力践行着《我和我的祖国》所传达的爱国主义情怀。当年,毛泽东同志为鲁艺亲笔题写的八字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已牢牢镌刻在了全体师生的心中,历久而弥新。

艺考

沈阳音乐学院校训

201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学院师生举办多场主题音乐会、拍摄主题MV、创作交响音画《我和我的祖国》……。在“快闪”《我和我的祖国》中,秦咏诚之子、沈阳音乐学院钢琴教授——秦际凯担任钢琴演奏,再次阐释了“鲁艺精神,薪火相传”的初心。笔者有幸对秦际凯教授进行了采访:

秦老师您好,请问您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或者怎样的情感来演绎《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呢?

秦际凯:在祖国70周年华诞的时候,我弹了两种不同的演奏版本,一种是比较激情的,一种是充满深情的。激情版本弹起来充满自豪感,要让人们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幸福满满,所以在音乐上要用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感来抒发,我使用了八度及和弦进行来完成,听起来比较有气势、激情。但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深情版本的演绎,因为《我和我的祖国》讲述的是我们和祖国、大海与浪花,是一种倾诉,所以我更倾向于娓娓道来、比较深情的演绎方式。这种演绎主要是以单音连奏有韵律的方式来演绎的,听起来很抒情,更像是一种诉说。

但无论怎么演绎,抓住音乐的韵律才是最重要的,就像第一句“我和我的祖国”,从音乐角度上重音应该落在 “我”字上,但从歌词角度来看“我、和”这两个字,重音在哪儿呢?我认为“和”应该弹的重一点,这样才符合歌词韵律,我在演奏中也是这么做的。总的来说,音乐一定要有韵律,才能引发他人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共振,才能感动他人。

秦老师,您觉得秦院长是如何在创作中传承了鲁艺精神呢?

秦际凯:我们学院比较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教学,这实际上就与延安时期的音乐教育有关。从延安时期的民间文艺采风开始,收集民歌,下乡采风,一直是鲁艺非常传统的做法。新中国成立后,学院作曲系又开创了《歌曲创作》这门独特课程,实际上也是对延安音乐的继承,这门课程对我父亲歌曲创作影响很大,那个时期,作曲系多数人都背诵了大量的民歌素材,我父亲也不例外。

我父亲曾用“地方粮票”和“全国粮票”对他的歌曲创作进行过比喻,像他创作中使用过蒙古民歌、新疆民歌等这实际上就是“地方粮票”的代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但像新中国之后歌颂祖国发展面貌的这一类型的歌曲创作,他常使用是“全国粮票”,听起来民族性音乐语言就没有那么强烈。从这一点能够看到我父亲的创作不仅有对鲁艺的继承还有发展,特别是将西方技法与民族特色相融合,但你听起来完全是中国的音乐语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弃用了“地方粮票”,正是对两种粮票的熟练使用,他的作品才能这么地深入人心,被大众所喜爱。

秦咏诚在1950年16周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1年考入东北鲁艺音乐部(现沈阳音乐学院),1956年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40余载。在学习上他一直是“学习标兵”,同时还是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代表,在党的教育和鲁艺精神的影响下,他时刻铭记“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毛主席提出的“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影响了秦咏诚一生的音乐创作。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他才创作出大量与时代同步同行的红色经典音乐作品,表达中国人民的精神气质、凝聚中华民族奋勇拼搏的大无畏精神、传递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几乎每个时期,他都有反映人民生活且广为流传的艺术佳作,比如《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我为祖国献石油》《我和我的祖国》等,被戏称为“代代红”。

作为沈阳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作曲家,他用自己的一生坚守在沈阳音乐学院,影响、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家,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创作理念,更传达着“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深厚情感。

艺考

从1949年到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伟大的祖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性成就,美丽、富强的新中国如画卷般徐徐展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深海探测的成功,从青藏铁路通车到港珠澳大桥落成, “中国道路”正展示出非凡的力量……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让我们再次同唱《我和我的祖国》,这不仅彰显出14亿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赤子之心,更是对我们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庄严宣告!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M],人民出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

[2] 马颖,《鲁艺精神的学理探讨与实践路径》,《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

[3]赵德山,《我和我的祖国——秦咏诚音乐作品研究》,《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

[4]魏巍、魏煌,《关于<我和我的祖国>的词曲创作》,《人民音乐》,2020.3

艺考

作者简介:

刘晓玉,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研究生

研究方向:西方音乐史

指导教师:音乐学系 董蓉

党史顾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苏久青

特此感谢秦际凯教授给予本文的指导与帮助!

本文为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文/音乐学系 刘晓玉

图源/秦际凯教授/百度百科

视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编辑/音乐学系 赵爽爽

校订/音乐学系 王旭

审核/音乐学系 张威

沈阳音乐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辽宁本科院校-沈阳音乐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沈阳音乐学院-回望:百首歌曲中的百年党史│《我和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