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东北大学2021级自动化类专业本科生宋鸿博母亲
序
2021年6月8日,我的儿子结束了一千多天的高中生涯。6月23日零点,我们一家人怀着忐忑的心情等高考成绩发布。在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看到了儿子脸上露出了轻松的表情,我知道,这个成绩对他来说,无愧于他三年的努力。我和他父亲的文化程度不高,在他十二年的求学生涯中我们并没有帮到他很多。高中最苦的那一百天也是他一个人在学校熬过的,作为父母我们很愧疚,在生活压力和陪伴中,我们不得不选择前者。我们更希望儿子可以通过学习这一条路,在未来可以有一份平衡生活与亲情的工作,不像我们这样苦苦抉择。
九月份,儿子谢绝了我们送他去学校,和他的朋友一起踏上了去东大的路。从宁夏到东北,一千七百多公里的路程,从此以后的半年我们相见只能隔着两块手机屏幕 。我们知道儿子早晚要独立,但是还是担心他一个人在外面,吃的合不合胃口,东北冷,他穿的是否暖和?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和谐?每天学习累不?每次打视频时,我都想告诉他我很想他,但我又怕他因为我的话更想家。我只能安慰我自己,儿子出去求学,是为了未来衣食富足的生活,为了他以后能过的健康快乐。因材施教,在此我很乐意分享我自己的教育方式。
一、尊重喜好,鼓励发展
儿子在初中时就喜欢电脑,我与他的父亲不懂这些,只怕他在玩游戏耽误了学习,但我没有以禁止他碰电脑来解决问题,我过去的人生经历告诉我,只要他想,有无数种办法可以在我们不知道情况下接触他想要的,强制手段只会适得其反。在交谈中我了解到,他对电脑的喜好并非只有游戏,也有编程、剪辑等方面,所以我和他约定,只要他完成了学习任务,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我们不知道他这些方面的水平如何,但我知道,他现在选择的自动化专业,是自己喜欢的。
二、提供建议,不做决定
从选择高中学校,文理科的选择,到大学和专业的选择,我们都只想他提供了我们的建议,没有替他做决定。一是我们的选择不能完全贴合他个人的方方面面。二是只有他自己选择的,他才会更对这份选择有责任感,才会在每次快要放弃是想到这是自己选择的,要咬咬牙再坚持下去。但我还是希望儿子在决定很多事情前,可以多问问我们,听听我们的建议,我们考虑的角度永远是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基础,提供给他最中肯的建议。他也习惯了向我们分享他的选择,我们很少在大事上有分歧。有些父母太强硬,喜欢把孩子的想法一棒子打死,但在我看来,他每次冒出的一些稍显幼稚的想法,都隐藏着他的憧憬和渴望。作为父母,我们不能以“都是为了你好”来绑架他的喜好和梦想。
三、父母是孩子成“人”的第一导师
我和他爸相比他同学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没办法指点他的学业,但我认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一定要教给孩子的,是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我们会用心倾听他分享给我们的每一件事,告诉这件事中谁做的对,谁又错得离谱,告诉他不要犯这样的错误。要做一个坦荡正直温柔的人。我们不要求他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站出来,我们只希望他可以有自己正确的判断,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对的事。
东大是一个珍贵的平台,是孩子们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取的进修人生的机会,也是孩子们改变命运的机会我们希望你可以有高尚的的品德,可以用知识丰富自己。我想对所有的孩子们说,现在父母们没办法陪在你们身边,你们迎来了生的新一阶段,你们要学会独立做出自己认为对的决定,从每一件事中获取新的人生经验,考虑到长久以后的未来。你们放心,父母们会一直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你尽管去拼,不论你是失意落魄还是意气风发,家会一直是你可以停靠的港湾。人生的海洋无边无际,变幻莫测。我们相信你们会成为最优秀的舵手,可以在惊涛骇浪中沉着冷静,可以于暗潮涌动中做出最敏锐的抉择,可以在晴空万里中享受自己的人生,希望你们在大学扬帆起航,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