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农人|马奎:扶贫甘露润民心

沈阳农业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沈农人|马奎:扶贫甘露润民心

沈阳农业大学

开栏的话

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华民族整体摆脱了贫困,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作为辽宁省唯一农业本科院校,沈阳农业大学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派驻乡镇、乡村的扶贫干部为纽带,充分利用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沈阳农业大学官方微信开辟“脱贫攻坚路上的沈农人”专栏,为您讲述一批批沈农人扎根农村广袤大地,坚持扶贫助贫,积极助力辽宁脱贫攻坚的情怀与担当。今天,我们来了解岫岩县新甸镇乐全村第一书记马奎的故事。

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

【第一书记】辽宁鞍山:第一书记马奎

做科技引领产业脱贫的“领头雁”

扶贫甘露润民心

记岫岩县新甸镇乐全村第一书记马奎

自2018年3月12日,马奎作为省直机关第一批选派干部,到岫岩县新甸镇乐全村担任第一书记,他就关注民生,切实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自到村任职以来,马奎安心基层,脚踏实地,认真开展工作,借助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争取资金451万元,着力解决乐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三年来,马奎同志积极践行“做合格党员,做干事先锋”的要求,履职尽责,奔波于“精准扶贫”第一线,勇做扶贫先锋,用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摸准村情,确立扶贫思路

乐全村距镇政府7公里,该村山地面积16900亩,耕地面积4100亩,村民收入主要以农业、水果为主,村无集体收入。村里农牧业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马奎驻村后迅速走遍全村常驻户,重点入户走访6户贫困户,访贫困,挖穷根。通过走访调研,马奎深刻认识到:该村脱贫的关键是要培育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解决内动力。结合村情,提出“强组织,建产业”的工作思路,探索一条适合乐全村村情的扶贫工作新思路。

乡村能否振兴,产业发展是第一要素。马奎通过走访调研,结合新甸镇小柿子种植为农业特色产业这种优势,觉得可以作为乐全村主导的产业,解决内动力。于是他在2018年7月以第一书记的身份到岫岩组织部去申请项目,很快得到批复,扶贫资金将于2019年7月到位。但是仅有10万元,这与他原来预期的差了40万。他的计划是在村里建设两栋暖棚,发展圣女果种植,大棚以租赁的形式发包出去,比较快捷地为村集体积累第一桶金。

沈阳农业大学

马奎(左)捐资助学,孩子家长送来锦旗

钱有了,建设暖棚不够,将来怎么花又成了难题,他通过开会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村“两委”班子、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及9个小队长开了4次会,终于确定建设冷棚种植蘑菇(新甸镇原来是岫岩滑子蘑第一大镇),这结果是基于10万元资金的基础上讨论而来的,10万不能放贷,必须兴建实体项目。项目确定了,10万元可以建设5栋标准冷棚。

那就建设冷棚呗,问题又来了,没有集体土地。他与村“两委”班子商量后决定在南川组租地。等地块确定了,相邻地块的农民又来找他,说:“马书记,将来我种植玉米要是倒伏,村里怎么赔偿我?”他把情况在“两委”会上一说,村党支部书记谭宝满说:“我把自己家的4亩地献出来。”冷棚建设地块终于敲定。

自掏腰包,发展蘑菇产业

等到第5次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时,原来和村里签订租赁合同的两户农民不愿租赁冷棚了。马奎完全可以推卸自己的责任,毕竟过程和结果都完全按照“四议两公开”来做的,但是国家投资的资金就将在乐全村闲置了。虽然他磨破嘴皮子做两个农户的工作,可是他们铁下心不再承包。

会上有百姓说:“马书记,你带头和‘两委’班子弄吧,我们今年看看效果。”村“两委”会的三位老同志都表态必须一起把蘑菇种植搞好。当时谭宝满69岁,妇女主任张淑清67岁,会计本成71岁。马奎当时表态他来出启动资金,拿出15万元作为购买菌棒资金。他回家和爱人一说,爱人很开明,“钱可以拿,咱别累坏就行啊。”

沈阳农业大学

马奎(左三)调研蘑菇生产

蘑菇种植终于在2019年7月落到实处。近4万段蘑菇在棚里肆意生长,采摘需要大量人工,马奎那段时间基本上是起五更爬半夜。经统计,在蘑菇生产期间,来打工者600人次,其中建档立卡户4人为长期工,累计支付人工工资67000元。其中张延忠72岁,他老两口和儿媳及两个孙女共同生活,儿媳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两个孙女在初中和小学读书。当马奎把8000元现金交到他的手中时,能看到他眼中的泪花,“谢谢马书记!”这是他发自肺腑的表达。

2020年1月,这批蘑菇生长季结束,决算后刨去人工费用,村集体基本没有剩余。但百姓得到了实惠。马奎说:“虽然我挨累又付出(在蘑菇种植期间汽车行驶里程近2万公里),但我觉得是值得的。”因为2020年2月村民邱焕金找到他,咨询成立食用菌种植合作社事宜。他联系有关部门帮助成立以邱焕金为理事长的岫岩满族自治县伟鑫种植合作社,并协调岫岩农商银行在金融方面作以帮扶。合作社3月在乐全村南川组建设冷棚54栋。4月投产,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达150人。合作社成员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附近村民的增收,目前乐全村的蘑菇种植产业在逐渐做大做强。

产业转型,保护农村生态

岫岩目前是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县,山上硬杂木是种植蘑菇的基础材料,如果过度开发势必造成水土流失,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如何能担当这全国第一食用菌大县的称谓呢?还必须在种植结构上下功夫。

目前,岫岩种植食用菌基本上为木腐菌,占产量的98%左右。如果让草腐菌比例加大不就是直接减少林木的采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做到保护环境了吗?

作为沈阳农业大学下派的干部,自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马奎作为园艺专业毕业的学生,还是科班出身。通过和学校专家教授的沟通和探讨,决定把种植赤松茸作为产业转型的范例来做,这也得到了学校科研院的鼎力支持。

想到就去做,这也是沈农人的特点。于是利用中合村闲置的暖棚进行种植示范,马奎这想法也得到了鞍山市司法局驻村工作队队长翟庆超的大力支持。他们投资进行种植,在改变产业结构的同时,也在探索一种新型的复合种植模式。

沈阳农业大学

马奎收获赤松茸

为了更好地普及这种种植方式,他们雇用当地的百姓进行生产基料的准备。原材料就是当地的秸秆和稻壳,并坚持让当地百姓参与种植管理的全过程,这样有直观的效果,不用再对其做思想上的动员和技术上的专门传授。

在种植过程中,每天都有当地百姓来参观,很多人不相信秸秆能种出蘑菇,这不是天方夜谭吗?到2020年1月中旬,蘑菇从破土的第一朵到逐渐遍布产床,马奎固然欣喜,而围观的百姓更是欣喜若狂了,这让当地百姓能更好更快地认识到新生事物并接纳新生事物,从而更利于新品种、新技术和新项目的推广和普及。

沈阳农业大学

马奎接受鞍山电视台采访

2020年6月,鞍山电视台对马奎进行了专访。采访中问老百姓种植赤松茸有什么好处时,中合村刘万水说:“马书记种的蘑菇我知道,我从头帮他干到现在。这东西省钱,材料便宜,管理省事,我一个人就能管理3个暖棚。我看他还不用到市场去卖,都是人家来取,就是不知道卖多少钱。”他的回答让现场的人哈哈大笑。

访谈节目后期推送到学习强国平台上,到种植大棚参观的不仅仅是当地百姓,还有抚顺、葫芦岛、辽阳、阜新等地的扶贫第一书记。赤松茸的种植,作为草腐菌替代木腐菌种植结构的转型尝试,也得到鞍山市市委书记的高度重视,作为岫岩食用菌产业大县的种植结构调整,专门出台对草腐菌种植的补贴政策。草腐菌的种植可以使秸秆得到有效的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避免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水土流失和次生灾害的发生。

沈阳农业大学

马奎在田间采收

三年来,马奎秉承着沈农人争当扶贫先锋的精神,扎根在乡村脱贫第一线,依靠学校的优势平台,把更好的项目和技术推广到广大百姓手中,让百姓真正掌握致富的本领,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乡村做到可持续发展,让百姓更感恩党的惠农政策,在乡村振兴中也展现出自己的担当。

点击关注,了解沈农最新动态

推荐阅读:

沈农宝藏|教室没人?快来!这堂课在这儿上!

【视觉沈农】搓搓手,欢迎来到天柱山冰雪乐园

沈农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在全省高校推广

沈农人|韩雷:“安营杂斋” ,一心为农

编辑:孙悦

文字图片节选自《决战脱贫攻坚

——沈阳农业大学第一书记风采展》

视频来自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

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新闻宣传中心 制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辽宁本科院校-沈阳农业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沈阳农业大学-沈农人|马奎:扶贫甘露润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