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周明生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发表题为《Agonistic analog of 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promotes neurofunctional recovery and neural regeneration in ischemic stroke》的研究性论文,这是我院首次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署名单位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该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完成,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周明生教授与国际著名科学家、迈阿密大学Andrew V. Schally教授(1977年医学诺贝尔奖得主)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刘月阳博士。
该论文研究了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HRHR)激动剂MR-409对实验性脑缺血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周明生教授团队使用MR409治疗缺血-再灌注脑梗塞小鼠(tMCAO),首次发现MR409显著降低tMCAO小鼠的死亡率、脑组织和神经结构的损伤,改善神经感觉、运动和认知功能,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成新神经元和神经元再生。为进一步明确MR-409促进神经再生机制,团队成员通过RNA-Seq手段结合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及H9-derived的人源神经干细胞实验,发现MR-409促进神经发生的作用主要通过激活AKT/CREB及BDNF/TrkB通路。因此,团队在临床前期研究中首次发现了一种可用于缺血性脑梗塞治疗的新型GHRH激动剂MR-409具有显著的脑缺血保护作用。该药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一类临床新药,为缺血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带来福音。
MR-409缓解脑缺血损伤的科学假说
《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与《细胞》(Cell)《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被公认为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拥有超过百年的办刊历史,有着很高的国际声誉,系中科院综合性1区top期刊,以及辽宁省教育厅一流学科重大标志性成果顶级论文类期刊。PNAS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性期刊之一,发表的文章研究领域包括医学、生物、化学、物理、环境生态、社会科学等,代表了国际前沿研究水平。
周明生教授,美籍华人,是我院于2017年引进的高层次海归人才,系辽宁省特聘教授,美国心脏学会院士,曾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迈阿密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担任助理教授。周明生教授长期从事高血压和代谢性疾病血管损伤机制的基础和转化应用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篇,累计影响因子超190分,2015年以来先后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周明生教授自我院任教以来,在多年学术积淀的基础上,切实发挥学术带头人引领作用,认认真真带团队,兢兢业业做科研。在团队建设中,周明生教授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其团队成员中新进博士教师的科研基础和优势,并引导其与团队研究方向有机融合。近年来,团队在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方面取得了突出业绩。除周明生教授本人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外,其团队成员中的青年教师刘月阳、苏晓敏、张璐也在周明生教授悉心指导下,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支持。团队近三年来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1篇,其中,中科院1区及2区期刊论文5篇。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高层次人才是学院实施人才兴校战略的关键要素,更是学院师资队伍和学术队伍的宝贵财富。我院首次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第一及通讯作者署名单位学术论文,是学院大力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优良氛围,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和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的良好体现。在不拘一格引进人才的同时,学院也注重为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效能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支持,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目前,周明生教授已受聘为学院新建科学实验中心的首席专家,正集结团队开展全校性综合实验平台的规划设计,全力打造国际化、开放性科技平台,为学院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创新驱动新引擎。
“十四五”时期,沈阳医学院将实施“博士倍增计划”,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积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以先进的人才理念、良好的支持条件、优质的服务保障吸引人才、汇聚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不断培育和释放人才红利,为学院建设紧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医科大学奠定坚实的人才根基。
排版:李锐
校对:大学生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