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做好个人防护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同学们在校园内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戴口罩
关于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第一步:清洗双手
摘戴口罩前,要保持双手洁净,双手尽量不要触碰口罩内侧,有效防止和避免细菌接触口罩内侧而被吸入呼吸道。
第二步:正确戴口罩
清洗双手以后,将口罩横向贴于脸部的口鼻处进行佩戴。
第三步:深呼吸
口罩要紧贴面部才能发挥过滤功能,因此,口罩佩戴后要深呼吸几次,如果感觉四周漏气、呼吸时阻力增大等,都应重新调整或更换口罩。
第四步:勤更换
一次性医护口罩连续佩戴4—6个小时后,需及时更换新口罩,确保口罩的防护性不打折扣。
保持社交距离
“1米距离”小知识
首先,新冠、流感等病毒均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当人说话、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排入到空气中,研究表明,在重力的作用下飞沫从人体口鼻排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一般在1米以内,近距离接触的人,如果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则有导致感染的风险,所以建议在公共场合,人与人之间至少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其次,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疾控中心等权威公共卫生机构均将保持社交距离作为公众防控新冠肺炎的重要公共卫生举措。
当然,“1米”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研究已证明,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这种含有病毒的小颗粒可以在室内环境扩散到更远的距离。因此,在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保持的距离越远,风险就越低。发表在医学杂志《柳叶刀》的研究文章显示,当社交距离保持1米以上时,传播风险降低82%。
勤通风
通风最佳时间
1、清晨
早晨室内空气含氧量较低,室内需通风换气;
2、打扫时
打扫房间时,室内的灰尘、细菌、尘螨等会飘浮在空中,需开窗通风,以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
3、睡觉前
天气适宜时,睡前半小时开窗15分钟左右,可增加室内空气中的含氧量,有利于睡眠。
勤通风的益处
1、增加室内含氧量
室内属于比较密闭的空间,同时人体呼吸会释放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影响人体健康,经常开窗通风,可以帮助增加室内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2、保持空气清新
开窗通风,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增加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3、去菌消尘
开窗通风能减少病菌滋生,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更能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勤洗手
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最后在流水下,将双手冲洗干净。此外,洗手前最好摘下手表和戒指等配饰。
“七步洗手法”可以简记为:内、外、夹、弓、大、立、腕。
保证洗手效果
洗手看似简单,却大有学问。洗手后一定要用干净的个人毛巾或一次性纸巾擦干,不共用毛巾,个人用擦手毛巾放置在干燥通风处,防止滋生霉菌,并定期清洗。
外出时,可随身携带含75%酒精的消毒湿巾或免洗速干手消剂。在公共场合接触公用设施后,如附近无流动清水,不具备洗手条件时,可用其来清洁并消毒双手。
图文来源 | 网 络
编辑排版 | 郭世乐
校 对 | 盖祉祎 吴奇聪 荆 杨
责任编辑 | 林 雪
审 核 | 暴 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