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年货大礼包第二弹来啦!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今天,让我们通过沈阳大学2021年度十大新闻,一同回首学校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全国同类院校一流大学的付出与收获,汲取前进力量,奋斗2022!
01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党史学习教育聚焦师生关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学校表彰“两优一先”,为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集中收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直播。学校评剧艺术研究中心组织创排大型诗画音乐剧《镌刻》,获得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第八届辽宁省大学生戏剧节获得“最佳剧目奖”,被评为辽宁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沈阳市2021年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计划重点剧目和沈阳市艺术节展演剧目。
学校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全校党员干部深入教学科研一线、深入师生中间,为师生办实事,全校65项136件师生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普遍性问题全部办结。其中,新图书馆施工顺利实现封顶,维修10号实验楼,微改造“口袋花园”5个,新建了网球、篮球、板球场地和智能化开水房,在学生宿舍投放了冷藏柜、煮药锅和轮椅,亮化室外体育场所,学校的室内场馆全时段面向师生开放,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标准等等一批老大难问题得以解决,赢得了师生普遍赞誉。
02
“十四五”规划绘就宏伟蓝图
新三年计划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年,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人才强校、学科引领、专业提升、产教融合、优化整合”五大战略,充分征求多方意见,经过反复锤炼,科学制定了《沈阳大学“十四五”发展建设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并于7月14日召开中共沈阳大学第四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十四五”规划。为进一步落实“十四五”规划,确保各项主要任务如期完成,学校聚焦“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本科教育教学”“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开放办学”“校园建设”六大主题,谋划编制了《沈阳大学2022-2024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并于12月10日召开中共沈阳大学第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三年行动计划。此次《行动计划》以六大方面、38项具体任务为工作抓手,既延续了上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基础和经验,又提升和完善了适应新发展阶段的工作目标,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03
学校进入艾瑞深校友会
2021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前200强
3月25日,根据艾瑞深校友会网正式发布的2021中国大学排名,我校综合实力在排行榜中升至199名,较2020年上升43名,进入全国2000多所大学前200强,极大提升了学校社会影响力。
近年来,学校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培育科研成果,加快开放合作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全校上下秉承“厚德重学至诚至勤”的校训和“爱国明志 勤奋自强 创新超越 务实担当”的新时代沈大精神,大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奋力谱写全国同类院校一流大学建设的新篇章。
04
学校硕士学位授权点取得突破
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21]14号)、《关于下达2020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21]15号),我校建筑工程学院成功获批增列“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经济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别增列“国际商务”“风景园林”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018年以来,学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长远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进行科学预测,不断优化学科布局结构,实施学科动态调整。本次学位授予点增列便是学校学科动态调整取得的重大成果。
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聚力加强学科内涵建设,着力开展博士授予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整合创建工作,全面提高学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为实现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奠定基础。
05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双万计划”建设持续推进
学校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双万计划”建设亮点纷呈。2021年,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旅游管理3个专业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师范)、绘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生物工程、金融学、音乐学(师范)、地理科学(师范)、通信工程、工商管理10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西文化对比》《世界当代史》2门课程成功入选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目前,我校共有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06
9项国家基金 首摘省自然科学奖
学校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1年,学校科研战线捷报频传,共获得国家基金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艺术基金3项,科技成果转化和横向课题经费合同额实现大幅度增长。由建筑工程学院高嵩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重点项目“东北工业题材美术作品国内巡展”正式批复启动实施;生物入侵研究中心赵福强教授荣获第十三届辽宁青年科技奖;“城市发展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辽宁省科技创新智库”被列入培育名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显著增强。环境学院杨新瑶教授主持的“地下水纳米污染物的迁移机制与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荣获202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三等奖,这是我校首次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奖。
07
落实人才强校战略
引育并举打造人才创新高地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强校”战略顺利实施。2021年,学校通过公开招聘引进博士人才30人,具有硕士学历工作人员64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6人;刚性引进乒乓球全满贯冠军团队1个,实现了现有人才资源与引进人才的优势叠加和有效互补。成功获批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1项;成功获批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科技活动资助项目A类、B类项目各1项;获批沈阳市领军人才4人,拔尖人才75人;获得“市引博工程”资助9人;获批新引进或新培养人才奖励33人。青年拔尖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市引博工程”、“人才奖励”获省市资金支持220余万元。基本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教师队伍,教师整体素质和科研水平大幅提升,满足了学校发展建设需要。
08
学校与英国皇家农业大学
合作设立博士教育合作项目
2021年11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与英国皇家农业大学(Royal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合作设立环境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我校是此次辽宁省唯一获批博士教育项目的申报高校。
近年来,学校努力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不断拓展与海外高校合作,积极引进高质量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本次获批博士教育合作项目作为我校“十四五”规划之一,以学校“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科研平台为依托,通过与英国皇家农业大学联合,进一步加强我校高端科研合作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水平,将为振兴辽宁、振兴东北,乃至国家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领域提供高端储备人才。
09
着力加强校企、校地合作
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贡献力
学校秉承“双服务”理念,为不断提升社会贡献力,着力加强校企、校地合作。1月,学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分别创办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和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松现代产业学院)获得省教育厅认定。10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沈阳市委宣传部、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署合作共建协议。
2所现代产业学院紧密围绕辽沈地区“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战略发展目标,系统构建产教融合办学机制,其中,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采取了嵌入式的内设学院模式,校企共建实验室和课程体系,迅速打开了教学实训新局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松现代产业学院)采取产教双方共建共管的相对独立办学模式和“3+1”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开展一系列机制体制上的创新探索,目前已经取得多项成果,展现出勃勃生机!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沈阳市委宣传部、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共建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我校与沈阳市委宣传部、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通过持续加强各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为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理论力量、智慧力量和人才力量。
10
沈阳大学成为沈阳**入选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高校
6月23日,沈阳大学举行了“沈阳大学·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和沈阳市“侨胞之家”揭牌仪式,成为沈阳**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高校。
学校拥有丰富的国际文化交流体验资源,兼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辽沈民族历史特色,形成了成熟的“互动式戏曲大舞台”“体验式文化体验馆”“菜单式个性化服务”国际文化交流服务模式与经验。此次入选是对学校作为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重要载体的肯定,也是对学校继续发挥特色优势、努力培养高质量人才,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殷切期盼。沈阳大学将继续为提升辽沈文化影响力不断贡献学校智慧和力量。
编辑:党委宣传部 王秋颖 李媖鑫 王识宇
审核:王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