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生速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沈阳化工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生速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沈阳化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61年,是我国较早建立以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特色,兼顾复合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学科方向协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在橡胶加工、塑料改性、先进陶瓷制备等研究方向在东北地区乃至国内享有较高声誉,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材料与化工1个专业硕士点,其中“材料学”为辽宁省重点和优势特色培育学科。所属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材料化学专业、复合材料专业为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被纳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院建有国家发改委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11个,拥有“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省级创新团队5个。

学院汇聚了以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教学名师、特聘教授为代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省部级优秀人才8人,专职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54人,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33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任教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占任课教师的80%以上。其中国家级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辽宁特聘教授2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辽宁省“百千万工程”百人层次2人、千人层次3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辽宁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近年来,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50余篇,授权专利13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技术发明奖、教学成果奖等一等奖3项;辽宁省优秀教师团队1个;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863项目以及省、市、企业和军工等科研攻关项目。

学院先后与日本群马大学、富山县立大学、美国匹兹堡州立大学建立了学生联合培养制度;与英国、保加利亚、韩国、马来西亚、南非等多所大学长期保持科技合作、学术交流和研究生交流;与西班牙马德里高等材料研究院合作建立沈阳市中西高等材料研究院,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与博士、硕士联合培养。

优秀专家

刘立志,男,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高分子产业高端制造研究院院长。

辽宁省腾飞学者,国际衍射数据中心(美国)会士,高分子材料委员会主席,科技部首届全国科技领军人才联盟理事。对高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加工条件-性能的关系有着数十年的深入研究,包括美国20年产学研(陶氏-杜邦化学公司,Brookhaven 国家实验室和纽约石溪州立大学)和10年国内不同产学研单位的丰富经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篇,SCI引用约2000次;国际期刊”Polymer Review”(一区)邀请的综述文章作者之一,5篇文章在影响因子=54.3的“Chemical Review”上被引用。拥有国际专利4项;美国专利3项,在审查中的国际专利3项,以及多项中国专利。

目前团队培养的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计46人(博士生8人),在学期间为每位研究生提供各类参与学术、行业会议、企业实习、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王娜,女,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所在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先进功能涂层材料”和“阻燃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中共沈阳市第十三次党代表大会党代表。近五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研发计划及省市等项目几十项;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第十届辽宁青年科技奖,第一届“东盛杯”辽宁省化工材料与学术研究生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仅一名)等多项荣誉。作为一作发表多篇SCI/EI论文、授权专利多项。辽宁特聘教授,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长,辽宁省包装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培养研究生50余人,其中多人考取博士,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重庆交通大学,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等;众多毕业生获得国奖、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方庆红,男,博士,二级教授,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生物基橡胶及其复合材料教学与研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与省市级项目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超1000万元。发表论文2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9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获宝钢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石油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现任辽宁省橡胶弹性体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化工学会橡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常务理事;杜仲高值化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仲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合成橡胶与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负责人。担任《橡胶工业》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功能材料》等7个杂志编委。

刘大晨,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所在学科:材料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主要研究方向:弹性体动态力学性能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改性、橡胶与塑料加工、聚合物表面改性研究、特种粘合剂研究及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与应用。主持多项横向研究课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辽宁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三等奖1项,中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研究内容涉及高分子学科领域前沿,多项研究成果实现转化。

目前,担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负责人。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018年获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先后培养30余名硕士研究生,2人攻读博士,多人成为高校教师、企业骨干。

葛铁军,男,三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所在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与化工,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与功能改性。承担“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技计划、优秀创新团队项目等5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5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

目前,担任 “辽宁省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辽宁省高性能塑料工程创新团队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1)高分子材料共混与化学改性研究;(2)3D打印光敏材料的功能化合成与改性;(3)生物质基多功能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研究生培养情况:共培养研究生60余人,所培养的研究生多人考取博士,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梁兵,男,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辽宁特聘教授,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带头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辽宁省硼镁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硼镁精细化工产品工程实验室主任,辽宁省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所在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二维材料的制备及在催化领域应用;阻燃材料的设计、合成、加工及应用的技术研究;功能陶瓷材料的制备技术。项目负责人承担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际交流与合作专项、辽宁省产业示范项目等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技术发明二奖3项、发明三等奖2项,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45项,授权24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18篇,核心期刊论文30多篇。

已培养博士生2名,硕士研究生32名。

石山,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

所在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主要研究兴趣为复合高分子微球形态结构控制,功能性高分子/无机微纳米结构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先后主持(在研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oft Matter,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Polymer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为研究生讲授《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和《材料结构与性能》等课程。2006年被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以来,已经指导29名学生顺利获得工学或理学硕士学位,目前毕业生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多个行业。

王德义,男,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所在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欧盟FP7玛丽居里职业发展基金、欧盟FP7玛丽居里人才基金、西班牙教育与科学部(自然科学基金)。在国际高分子材料和化学主流SCI杂志上发表论文1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多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

现任西班牙马德里高等材料研究院(IMDEA Materials Institute, Madrid, Spain)资深科学家/研究教授、沈阳化工大学“振兴学者”特聘教授、中西高等材料研究院西方负责人、英国皇家化学会RSC Advances杂志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 (JTAC)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编委、国际学术期刊Nano Advances主编。

领导的中西高等材料研究院研究方向:(1)阻燃抑烟功能一体化材料;(2)阻燃吸波减震材料;(3)阻燃电池材料;(4)阻燃多功能纳米材料;(5)轻质防火建筑保温材料;(6)阻燃橡胶材料;(7)阻燃防腐功能一体化涂层材料。近年内培养研究生的去向:研究院所、政府与企业研发、高校及中科院深造/就业、出国,考取重点大学博士生。

李艳红,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所在学科:材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稀土光功能材料。承担辽宁省教育厅、吉林省科技厅、企业横向课题等7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20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

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复合稀土光功能材料、无机稀土光功能材料。

研究生培养情况:指导硕士研究生共14名,毕业11名,在读3名。

郭卓,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所在学科:材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光电催化、电池催化剂、特种陶瓷材料、高吸附性材料。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人才项目等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影响因子IF大于3.0,10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培养致力于能源、新材料、功能材料等方向的研究生。与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此来加强学校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史颖,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化工大学引进“腾飞学者”学术骨干。本科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日本文部省国费奖学金获得者)。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及高功能材料研发,开创了无损测量高分子制品残余主应力的方法,填补了该领域空白。研究开发的成本低廉、性能卓越的大形变记忆塑料和室温成型材料,获首届海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行业总决赛一等奖。近五年发表SCI主流期刊文章十余篇,主持/作为主要参与人承担中石化项目4项,企业横向研发项目7项。

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

1.辽宁省特种功能材料合成与制备重点实验室,隶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在编教师14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是我校新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之一,也是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实验室研发方向为“先进功能涂层材料”和“阻燃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沈阳化工大学先进功能涂层材料创新团队于2020年组建,团队研发方向在树脂、填料、材料的功能化构筑上,尤其研发集中在阻燃、电磁屏蔽、抗菌、润滑、阻尼等领域,团队作为沈阳市先进涂层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重要技术支撑。

近年来,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外专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自然基金、省、市科技计划等项目几十项。近年来,实验室在中英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研究论文,均为SCI、EI收录。授权中国发明专利多项,转让专利多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多项。

2.辽宁省橡胶弹性体重点实验室,依托于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荣获辽宁省职工创新工作室,获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现有教师17名,辽宁省特聘教授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研究领域涉及杜仲橡胶、生物基弹性体、高性能含氟聚合物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基础理论和工程化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是我校材料学科的重要科研平台,也是高层次材料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以橡胶弹性体材料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为核心,以合成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计算材料科学与材料学的交叉创新性研究为基础,以国家新材料、新工艺、技术升级为应用目标,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近5年,实验室共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经费总额超过1600万元;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30余篇,其中SCI收录90余篇,EI收录论文60余篇;授权专利70余项,实现成果转化新创产值近2亿元,获得省部级和协会科技进步奖4项;在杜仲橡胶航空轮胎材料及其功能材料方面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

实验室实验设备齐全,注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与训练。在读期间,将获得丰厚的实验室津贴、各级/各类奖学金,并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目前,已有20余位毕业生进入米其林、固特异、玲珑轮胎、中策橡胶和道恩公司等企业;对于有攻读博士意向的同学,实验室将进行推荐和指导。

3.辽宁省高功能高分子薄膜工程研究中心,依托沈阳化工大学高分子产业高端制造研究院和沈阳化工大学材料学院,研究中心总人数71人(不含研究生),专职科研人员数量48人,专职科研人员数量48人,兼职教授21人,美国兼职教授2人。

工程中心包括应用基础科学和产学研两部分,包括研发中心和中试研究平台,面积共400平米,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资源支持。应用基础研究主要聚焦以下领域:高端聚烯烃塑料、聚烯烃弹性体及软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碳纤维材料、电子抛光材料、薄膜和包装、高分子材料的临界二氧化碳加工、3D打印材料、抗菌材料、工程塑料及复合材料等。

中心现已成为国内影响力很大的高功能高分子薄膜创新及中试平台,与多家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近两年获得政府、央企、民企及校内的合作项目及纵向项目科研经费共计1000多万元。

本中心作为研究生接触企业的桥梁,让研究生在学阶段就能充分参与企业项目,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提供与优质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拓展视野与能力,同时将化大的优秀毕业生推荐到优质企业中去,建立口碑的良性循环。

4.辽宁省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隶属于沈阳化工大学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在编教师15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是我校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之一,也是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实验室以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与功能改性技术研究为核心,以高分子材料分子结构理论交叉材料功能性改性创新性研究为基础,以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研究为应用目标,推动我国高分子材料技术的提高,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

近年来,本中心先后承担并很好地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辽宁省重点科技计划、辽宁省高性能塑料工程创新团队和企业委托的技术合作项目50余项,累计科研进款1000余万元。

近年来,实验室在中英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影响因子IF大于3.0,5篇);核心期刊论文60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0余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0余项。

创新团队

1.辽宁省先进橡胶弹性体高校创新团队,2016年建立,方庆红教授为团队负责人,王重等3名教授、杨凤副教授和康海澜副教授、韩文驰博士、李龙博士和李东翰博士等为团队核心骨干。团队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发表英文论文3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承担的国防173项目获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近年来,团队以我国特有的生物基杜仲胶的基础与应用为研究主题,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军委科技委国防特区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策略,致力于生物基杜仲胶形状记忆材料、杜仲胶TPV材料、杜仲胶自修复材料和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国际上开发出第一条杜仲胶航空轮胎。

研究团队注重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与训练,鼓励独立思考的创新、和谐向上学术精神,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研究生在读期间,可获各级/各类奖学金;团队的科研经费充足,研究生入学后,即享受科研助理津贴。

现有在编教师9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8人。

主要研究方向:(1)生物基橡胶材料;(2)橡胶纳米复合材料;(3)高性能橡胶合成与改性;(4)生物基橡胶助剂。

2.辽宁省高分子薄膜创新团队,由海外高端人才刘立志教授领军,建有辽宁省高功能高分子薄膜工程研究中心。创新团队致力于提升我省高分子薄膜新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支持辽宁及全国的企业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技术,培养高分子薄膜研发领域的高级人才。领军人刘立志教授先后3次受邀在全国性高分子薄膜会议上做大会邀请报告。创新团队细分研究方向包括高功能抗菌高分子薄膜、生物降解薄膜、多层复合功能薄膜、交叉取向高撕裂强度PE薄膜等。合作与技术支持的企业有国家南方电网,国企佛塑,国企衢州巨化,中石化上海院等共计二十多家央企及民企,已实现多项成果转化。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和两个国家科学大平台充分对接(中科院上海光源及北京高能所同步辐射平台),2019年在国家科学大平台进行两个月的应用研究。在薄膜的应用研究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近2年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

3.辽宁省高性能塑料工程创新团队,隶属于沈阳化工大学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在编教师15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是我校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之一,也是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团队以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与功能改性技术研究为核心,以高分子材料分子结构理论交叉材料功能性改性创新性研究为基础,以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研究为应用目标,推动我国高分子材料技术的提高,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

近年来,本团队先后承担并很好地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辽宁省重点科技计划和企业委托的技术合作项目50余项,累计科研进款1000余万元。

近年来,团队在中英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影响因子IF大于3.0,5篇);核心期刊论文60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0余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0余项。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共混与化学改性研究;3D打印光敏材料的功能化合成与改性;生物质基多功能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或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沈阳化工大学

节日快乐!

沈阳化工大学

志愿青春 冬奥有我|化大冬奥志愿者采访纪实

沈阳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教师李壬冬执裁2022北京冬奥“跳台滑雪和北欧两项”

沈阳化工大学

20220222 今天一起回顾化大爱的瞬间!

沈阳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融媒体中心 期待你的关注

来源:研究生院

编辑:苏欣张佳恒于泽明

校审:陈赛博

责编:石宁

编委:刘飞 刘珊珊

新视界 聚焦校园 新活力 传播资讯

我们一起看化大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辽宁本科院校-沈阳化工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沈阳化工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生速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