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生速读】化学工程学院简介

沈阳化工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生速读】化学工程学院简介

沈阳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简介

化学工程学院是我校创校学院之一,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拥有教授30人,副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8人,其中有42名教师获得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国家“973”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百人计划,辽宁省“攀登学者”、“特聘教授”、“优秀专家”、“教学名师”、“青年拔尖人才”、沈阳市“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等称号以及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指委委员、省专业带头人;拥有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教育厅创新团队3个,省部级教学团队2个。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拥有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催化材料与过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碳资源分级转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国家、省、市以及企业合作项目等数百项,多个项目获得国家和辽宁省科技奖励。

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辽宁省“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022年计划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共计200余名。

优秀专家

许光文,男,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沈阳化工大学校长、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高等学校能源与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洁净煤技术主题专家、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总体专家组专家;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四川省专家、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等。曾获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轻工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CAIA)一等奖、中国科学院发明奖一等奖、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2次、中国国际科学仪器与实验装备展览会自主创新金奖两次、中科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奖。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或首席专家,主持或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专项、重大国际合作、“十三五”重点科技专项、重点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等国家级重大项目。主要从事能源转换过程中的多相流、热物理、碳化学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涉及流化床流体动力学、煤及生物质热解及气化、炭氢化合物转化、氢及炭材料制备、废弃物利用、烟气脱硫脱硝、流固相反应分析等。研发的燃料转化技术与脱硝催化剂应用形成工程80余套,出售研制测试仪器装备100台套。任辽宁省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组委会委员、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副理事;国际流态化会议"Advisory Board"委员、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制化学品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Carbon Resources Conversion主编,《精细化工》编委会副主任委员,Biomass Conversion and Biorefinery、《化工学报》、《煤化工》编委;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主任委员、辽宁省化工学会副会长、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会理事及流态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等。已发表学术论文340余篇,被他人SCI论文引用近7000次,个人h因子41;撰写专著《解耦热化学转化基础与技术》及《Multiphase Reactor Engineering for Clean and Low-Carbon Energy》第四章,编辑多期Fuel、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国际期刊及《化工学报》特辑;申请各种专利100余项、已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国外专利20余项。发起"Int. Symp. on Gasific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SGA)",作为会议主席或副主席组办了10余次国际研讨会,在世界化工大会、国际流态化会议等做大会及主题报告,以及国内外单位邀请报告70多次。

贾永锋,男,1964年3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材料与化工,主要研究方向:重金属污染控制与环境功能材料。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973前期预研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12项。研究成果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1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5 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担任“辽宁省工业排放重金属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生态学杂志主编、生态毒理学学报编委、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地质与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沉积物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科技奖函评及会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环境化学、水及固废污染控制。培养博士20名,硕士27名,博士后4名。

王康军,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化学工程学院院长,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主要从事工业催化以及资源、能源转化利用方向研究,其中开发的系列精细化学品催化加氢转化合成催化剂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获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委组织部“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沈阳高校优秀教师,沈阳市拔尖人才,2019年获得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兼任辽宁省资源化工与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省人才项目、省自然基金以及校企合作在研和结题项目20余项,在Sustainable Energy Fuels、Molecules、网址未加载mun.、Catalysis Letters、Green Chem.、AICHE Journal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

白丁荣,博士,国家级专家,沈阳化工大学“腾飞学者”特聘教授,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攀登学者),从事能源化工和洁净煤技术相关研究。曾先后在西北大学、清华大学和加拿大英属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并在清华大学和日本群马大学任教。具有三十余年丰富的教学、科研、技术/产品及过程工艺研发经验,善长解决多学科领域复杂系统的基础和实际问题。研发领域涉及化学反应工程、颗粒技术、流态化、天然气转化,氢能源与燃料电池系统、城市固废综合处理、燃烧与气化,煤基固废利用、燃煤锅炉多污染物控制等。主持研发的多项国内外技术,已实现产业化。主持研发的数项洁净煤技术已通过技术鉴定,正在产业化推广应用。在国内外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发明专利60余项,专业技术报告多篇。

李文秀,男,1963年出生,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主要研究方向是化工传质与分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8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7篇和EI收录15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特聘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辽宁省普通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带头人,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目前,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高等教育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化工分离技术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培养研究生100余名。

张战国,男,博士学位,教授。

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主要从事天然气催化转化反应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工作。现任沈阳化工大学特聘教授。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过程所客座教授,是天然气催化反应与工艺特别是甲烷无氧芳构化催化剂及流化床工艺研发方向的国际专家。先后承担了甲烷催化重整制合成气、甲烷催化分解制氢、甲烷无氧化芳构化反应的工艺开发等课题。成功开发了可应用于流化床操作的无粘结剂、高活性钼基HZSM-5分子筛催化剂;成功开发了该催化剂的再生技术。两项技术均属世界创新,是实现天然气取代石油生产芳香族化工原料的关键技术,获得知名化学公司的高额资助并得到Shell、SABIC等跨国公司和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关注。设计的两塔循环流化床小试装置运转良好、稳定,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单程产率高达12%的甲烷向苯的直接连续转化。先后被约稿发表“经济化学”,“Fine Chemicals”期刊和多部专著。在煤化工方向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积累,曾完成煤高压低温加氢裂解、煤催化气化机理、喷流床煤气化、流化床煤气化、煤裂解油在线催化重整、煤液化油加氢重整以及煤高压高温加氢裂解等研究课题。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60余篇。

苏发兵(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化工过程高效非均相催化转化技术;(2)能源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应用。已发表英文文章150篇,包括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dvanced Materials、Journal of Catalysis等,总引用次数超过6000次,h-index为38;已申请及授权专利共计60件;承担科技部973、863、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院地合作、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中科院先导专项、企业合作研发等多项科研任务;获得201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该年度全国75项)和2012年中国颗粒学会-赢创颗粒学创新奖(该年度全国2人);曾担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银川市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等评审专家。

于三三,男,1971年出生,博士,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教务处处长。

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主要研究方向为催化新材料合成及应用、低碳烃催化氧化、超临界流体应用、天然资源活性组分分离与利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SCI和EI收录17篇,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一项,授权发明专利22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千人层次”人才,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林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化工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当代化工研究》编委会委员,辽宁省一流示范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负责人。指导硕士研究生30人,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百佳优硕论文推举成果三等奖。

陈永杰,女,1963年9月生,博士,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北大学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

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主要研究方向:稀土发光材料、精细化工反应技术。承担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等项目8项。研究成果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其中1项专利实施转化。主讲《表面活性剂科学与应用》《稀土发光材料》《专业外语》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出版教材专著1部。任辽宁省科技厅“稀土化学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人,其中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和东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人。

张志刚,男,1968年出生,工学博士,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辽宁省化工分离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是化工传质与分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辽宁省及沈阳市科研项目、企业委托科研项目5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40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极性有机物共沸体系分离、离子液体合成与性能研究及非理想体系热力学模型研究等。培养研究生50余名,其中6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申延明,男,1968年2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主要研究方向催化反应技术。承担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学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计划项目等1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32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2015年获得辽宁省教学名师称号。2004年起指导硕士研究生,至今培养硕士研究生41名。

龙小柱,男,1965年10月出生,博士,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资源利用及石油与化工技术研究室主任。

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主要研究方向化学工艺,石油加工、精细化学品、冶金物理化学,功能材料、石油产品添加剂。科研项目获奖4项,发表论文69篇,包括国家级50余篇,36篇为中文核心期刊;省部级4篇;市级3篇;外文一篇。其中,EI、SCI收录3篇,EI、SCI刊源7篇。授权发明专利 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市级和横向科研项目11项。教学获奖3项,包括《化工热力学》优秀出版物奖(教材奖)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教学荣誉2项,包括沈阳市“三育人”先进个人(沈阳市总工会)。发表著作一部《推销式教学原理》;参编教材2部,《化工热力学》12万字;《实用科技信息检索》18万字。参与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61403263)“金属氧化物分级多孔空心球结构的设计、合成及气敏特性研究”。主持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11项,包括爪形DFI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其性能研究和硝酸异辛酯技术的工业化设计等。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名,在读5名。

王国胜,男,1966年1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指导教师;东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辽宁省高校化工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人层次”、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冶金炉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专委,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功能材料专委。主要从事硼镁等资源与化工新材料、药物有机合成、纳米材料与催化技术研究;主持完成纵向科研项目15项,技术合作开发项目2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4件;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化工学会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技术创新奖等4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2项,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化工原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等教材4部。近年培养硕士研究生20人,博士研究生3人。

丁茯,女,1974年7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化工大学测试中心主任。

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主要研究方向一直从事有机合成及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工业中金属有机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及化工、环境、医药分析检测方面。承担主要科研项目(由高到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仪器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国家留基委地方合作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等14项、市级项目4项,横向课题7项。主要研究成果;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迄今为止,在国内外权威杂志Appl. Catal. B: Environ.等杂志上发表论文70多篇,均为SCI收录(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80)。授权发明专利2项。沈阳化工大学校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工业催化学科带头人,CMA国家评审员,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人层次人选。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多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奖励评审专家,Appl. Organomet. Chem.等国际期刊特约审稿人。全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副秘书长;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国家精细化工产业技术联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审专家。辽宁省高校分析测试共享平台主任委员;辽宁省环境监测专家;辽宁省化工学会测试科学与仪器专委会主任委员。沈阳市侨联青年委员会委员。多种国际期刊如Applied Catalysis A:Gen特约审稿人。自20010年起,培养研究生17人,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精细化工、环保和仪器行业。

苏畅,男,1975年01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主要研究方向是新能源材料与储能技术。承担主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在国际国内期刊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2017年获得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称号、2018年获得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2019年获得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称号。同时,担任中国化工学会新能源材料与转化技术委员会理事、中国化工会员。共计培养研究生30余名。

李雪,女,1977年12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主要研究方向是菱镁资源化工高效利用。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等;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教育部发展中心首届高校科技成果创新奖,全国镁化合物行业科技成果金点子奖,沈阳铁西科技局专利转化优秀奖,沈阳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在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等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7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中国无机化工学会无机化工学术带头人,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专家成员和镁化合物分会理事,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带头人。现任教育部资源化工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辽宁省化工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培养研究生40余人。

张丽,女,1975年12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工过程强化、多相流及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近20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2017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主要研究方向为节能型氯碱工业电解槽开发与研制、环保型氯碱工业催化剂研究、新型高附加值氢氧化镁工艺开发等。已毕业研究生7名。

姜新东,男,1976年9月出生,博士,教授。辽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人才,沈阳市领军人才,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高端精细化学品-多功能染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承担国家重点支持项目(NSFC-辽宁联合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在Chem. Sci., Chem. Eur. J.等发表SCI论文40余篇,发明专利2项。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3人次。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和中国石油联合会科技发明奖各1项。担任《Chin. Chem. Lett.》青年编委及多个杂志编委与审稿人。主讲“有机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等课程。累计培养研究生30余人。

于萍,女,1974年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纳米电催化材料。承担主要科研项目:教育部归国留学基金1项,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教育厅优秀人才项目1项,省教育厅服务地方项目1项,留学基金委出国留学基金1项,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项,校基础研究项目1项,校博士科研启动基金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在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 , J. Power Sources, J. Electrochemical Society等国际期刊发表 SCI论文多篇。学术兼职:第九届全国高温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培养研究生10余名。

关瑾,女,1967年4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质量控制方法,特别是手性药物分离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和企业横向合作项目。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其中1项专利实施转化。在Electrophoresis、J Chromatogr A、Anal BioanalChem(JCR一区)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2篇被选为封面文章。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主讲《波谱分析》、《药物分析》和《谱学基础》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25人,其中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石磊,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工业催化及精细化工方向,开发高效固体酸碱双功能催化剂和高热稳定性的离子液体催化剂用于能源或精细化学品合成的新技术及新工艺。曾先后获得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创新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沈阳市第一批科技管家及特派员。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委会青年委员、辽宁省化工学会资源化工与材料专委会秘书长。获多项辽宁省及沈阳市自然学术成果一等奖。作为项目负责人在研和已结题项目16项,包括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多项辽宁省科技厅、教育厅和沈阳市项目以及多项与企业合作项目。在Accounts Chem. Res., ACS Catal., J. Catal.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H值为12,已授权专利40余项,转让专利技术10项。解决多个行业共性关键问题,形成了多项专有技术,开发的高效固体碱催化剂以及连续催化精馏工艺用于动力锂电池电解液合成反应,代替传统均相强碱催化剂,已完成万吨级/年工业示范,该技术国内、外首创,国际领先。已培养研究生7人获得硕士学位,1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一等奖,2人获得辽宁省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等奖,3人获得辽宁省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等奖。指导学生获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奖、第十四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辽宁省特等奖、第一届“东盛杯”辽宁省化工材料与学术创新大赛三等奖以及多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竞赛和“挑战杯”二或三等奖。推荐毕业学生三人去国外攻读博士,二人在科研院所以及二人在上市公司工作。

李士凤,男,1979年7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新技术。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等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20多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审专家,ACS App. Mater. Interf.、Sep. Purif. Technol.、J. Ind. Eng. Chem.、Ind. Eng. Chem. Res.等期刊审稿专家。培养硕士生7名,在读2名,多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

孟丹,女,1979年6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19年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9年沈阳市优秀研究生导师。

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精细合成化学与分子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气体传感器和C1催化等领域的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项目3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沈阳市科技创新人才项目1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多项辽宁省省级科研项目及校企合作项目。近年,在国际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11项,授权专利3项;出版著作1部。获得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二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奖励。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审专家,Frontiers Sensors 编辑,Chemosensors客座编辑,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ensors and Actuators B、Physical B等期刊审稿专家,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专家。自2016年起,培养研究生9人,在读研究生6名。

张雅静,女,1979年9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质衍生物气相加氢制备2-甲基呋喃、糠醇、2-甲基四氢呋喃等下游化学品工业催化剂开发及应用、纳米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先后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才、沈阳市高级人才、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计划、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计划,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过程所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主持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8项,主持完成校企合作项目10项(合同600余万元)。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SCI收录论文22篇,获得6项授权发明专利。培养的研究生毕业6人,在读8人。学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毕业后3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余进入高校、研究所及外企工作。

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

1.资源化工材料与高端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同时建有沈阳辽宁省高等学校“能源与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and Energy Technology)”、辽宁省“碳资源分级转化与分质利用”创新团队、辽宁省发展改革委批准组建的“辽宁省碳资源分级转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实验室主任为许光文教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沈阳化工大学结合“双一流大学”和“高峰学科”建设,于2017年就开始规划,学校确定投资8000万元,专注应用技术创新、技术工程化和技术产业化,是学校着眼加快应用创新和研究成果产业化、形成重大产出、凸现学科优势、推动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其推动建设一流知名大学的学校发展目标的尽快实现。2017年底获首批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国家级平台团。占办公及实验用房近万平米,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实验室基础研究及工程开发条件,现拥有实验装置、分析表征仪器及用于中试的实验装置等各类中大型试验装置400余台(套)。

实验室拥有一支较大规模、教学科研质量较高的师资队伍,实验室团队被评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支撑本学科开展本科教学、指导硕士研究生和联合指导博士研究生等工作。拥有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级专家等高端人才2人,辽宁省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等省内高端人才13人,博士生导师 8 人,教授18人,副教授 24 人。成员包括许光文教授、白丁荣教授、张战国教授、苏发兵教授、孙亚光教授、丁茯教授、王康军教授、张丽教授、李雪教授、石磊教授、、张雅静教授、谢英鹏副教授、韩振南副教授、伞晓广副教授等。团队获得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科研团队3个。团队以国家级高端人才为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人才为骨干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已具规模。团队成员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以及“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等国家级重大项目30余项。近四年团队成员在研及新立项国家级项目12项。同时承担辽宁省兴辽计划、辽宁省创新团队、辽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以及沈阳市“双百工程”等省部级项目30余项。团队成员承担纵、横向项目进款总额超亿元。

2.硼镁资源开发与精细化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隶属于沈阳化工大学,从2016年9月份开始组建,实验室主任为张立新教授。实验室现有教师71名,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2人,其他33人,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40%以上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实验室注重发挥学校精细化工学科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围绕硼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针对精细化工产业的迫切需求,通过建设“绿色农药创制技术及其配套装置的开发”、“高附加值硼镁精细化学品清洁生产技术及其配套装置的开发”、“高端功能性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等3个创新研发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升平台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开展相关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制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凝聚和培养产业急需的技术创新人才。近年来,实验室科研团队承担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2项;到账科研经费突破1500万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5项;转化科研成果6项,为企业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96人,企业技术骨干50人次。

3.辽宁省化工分离技术重点实验室,隶属于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现有在编教师13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是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实验室以化工分离技术研究为核心,结合离子液体等新型分离剂材料的研究,推动我国化工分离技术的提高,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

实验室研究领域涉及:难分离物系的分离、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分离过程研究等。近年来,实验室先后承担并很好地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包括:“离子液体对低碳烃混合物相平衡影响及机理的研究-21576166”等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强非理想物系的相平衡研究及应用”等省、市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40余项。近年来,实验室在中英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影响因子IF大于3.0,,15篇;EI论文20篇;核心期刊论文100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0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培养研究生200余名,其中8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4.辽宁省化工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隶属于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辽宁省化工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隶属于沈阳化工大学,2007年12月批建,实验室主任为刘云义教授。实验室现有成员8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均具有博士学位,3人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实验室研究方向为能源与环境化工技术,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领域中化工技术以及化工生产过程中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运用以“三传一反”为核心的化工理论来探讨并解决能源高效转化及利用和环境保护及治理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创新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条件下的生产技术理论、方法、工艺及设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方面:1.能源化工技术:油页岩加工技术、煤炭转化技术、高效节能型离子膜电解槽技术;2.环境化工技术:烟气脱硫技术、海水淡化过程浓盐水处理技术;3.区域特殊资源深化利用技术:镁、钙资源加工利用技术等。近5年,实验室科研团队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科研项目10项;企业合作项目12项,科研经费达到300余万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4篇;2017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培养硕士研究生32人。

5.辽宁省高等学校化工技术重点实验室,以辽宁省特有的工业特种资源为开发研究对象,开展特种资源与化工技术、资源综合利用过程强化与控制、碳一化学催化、光化学催化、燃料电池以及传感器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同时开展精细化工协同创新工作,与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等开展手性药物及手性拆分技术、化工制药工艺过程、催化剂及化学反应工程技术等的应用性研究工作。

近年来,团队主持承担国家、省市级课题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余项。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如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ournal of Power Sources、Sensors and Actuators B、Nanoscale、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J. Colloid Interf. Sci.等,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无机化工科技奖2项,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2项。团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10人:王国胜、苏畅、王祝敏、孙怀宇、徐立环、谢英鹏、贾松岩、孟丹、伞晓广、张本贵、张翔、张恩磊、姜仁政等。

本团队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以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着重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其中研究生荣获国家奖学金20余项,其他各级奖学金50余项。多名研究生考取中科院研究所及高校的博士生,或到化工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研发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1)硼镁、菱镁、水镁石、滑石、膨润土等与新材料技术研究;(2)电池(电极)材料制备及电池组装技术研究;(3)太阳能-化学能转化材料研究;(4)碳一化学与生物质转化催化材料研究;(5)纳米材料制备及气敏特性研究;(6)功能膜材料基础研究。

6.辽宁省功能染料重点实验室,是2021年获批的辽宁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姜新东。重点实验室重在打造高端、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染料,进行精准的精细化工。结合辽宁省“建设精细化工产业大省”战略,快速推进“一带五基地”建设、深入实施“五大区域发展战略”战略布局,打造高端、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染料,落实精细化工产业升级发展,服务沈阳周边的精细化工企业,服务辽宁全面全方位振兴。染料已经进入了从传统的印染向信息、医药、生命科学等领域迈进阶段,本实验室旨在开发适用于医药、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光敏染料、光热染料、近红外荧光染料,开拓染料化学与光化学交叉领域研究,打破卡脖子染料依赖进口的局面,到达国内外领先水平,为区域或高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

具体研究方向:(1)光热染料,光敏染料,荧光染料;(2)超分子化学,分子荧光探针;(3)涂料,香精,香料,医药农药中间体及功能材料等。

近年来,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Chem. Sci.等主流化学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封面SCI文章8篇。申请发明专利30项,科技转让5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辽宁省科技发明三等奖,2019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发明三等奖各一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其中获国家奖学金5人次,省优毕业生3人次。申请发明专利4项。部分硕士毕业生考入国内985、211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创新团队

1.资源化工材料与高端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重点实验室同时建有沈阳辽宁省高等学校“能源与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and Energy Technology)”、辽宁省“碳资源分级转化与分质利用”创新团队、辽宁省发展改革委批准组建的“辽宁省碳资源分级转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实验室主任为许光文教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沈阳化工大学结合“双一流大学”和“高峰学科”建设,于2017年就开始规划,学校确定投资8000万元,专注应用技术创新、技术工程化和技术产业化,是学校着眼加快应用创新和研究成果产业化、形成重大产出、凸现学科优势、推动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其推动建设一流知名大学的学校发展目标的尽快实现。2017年底获首批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国家级平台团。占办公及实验用房近万平米,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实验室基础研究及工程开发条件,现拥有实验装置、分析表征仪器及用于中试的实验装置等各类中大型试验装置400余台(套)。

实验室拥有一支较大规模、教学科研质量较高的师资队伍,实验室团队被评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支撑本学科开展本科教学、指导硕士研究生和联合指导博士研究生等工作。拥有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级专家等高端人才2人,辽宁省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等省内高端人才13人,博士生导师 8 人,教授18人,副教授 24 人。成员包括许光文教授、白丁荣教授、张战国教授、苏发兵教授、孙亚光教授、丁茯教授、王康军教授、张丽教授、李雪教授、石磊教授、、张雅静教授、谢英鹏副教授、韩振南副教授、伞晓广副教授等。团队获得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科研团队3个。团队以国家级高端人才为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人才为骨干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已具规模。团队成员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以及“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等国家级重大项目30余项。近四年团队成员在研及新立项国家级项目12项。同时承担辽宁省兴辽计划、辽宁省创新团队、辽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以及沈阳市“双百工程”等省部级项目30余项。团队成员承担纵、横向项目进款总额超亿元。

2.化工传质与分离技术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国际知名刊物已发表英文论文100余篇; 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团队以“化工分离技术”为研究主题,通过结合离子液体等新型分离剂材料的研究,在化工分离领域获得应用。现有在编教师13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团队成员名单:李文秀教授,张志刚教授,于三三教授,于萍教授,李士凤教授,范俊刚副教授,李双明副教授,刘冰心副教授,张弢副教授,陈立峰讲师,张亲亲讲师,新华讲师,张光伟讲师。研究室注重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与训练,学术氛围浓厚,和谐向上。研究生在读期间,荣获各级/各类奖学金;尤其是,自2013年国家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来,至2019年共有8人次荣获该奖。

主要研究方向:(1)极性有机物、低碳烃和金属矿物等难分离物系的分离;(2)分离剂、环境功能材料及催化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制备和性能分析;(3)萃取、萃取精馏及超临界萃取等分离技术的过程研究。

3.辽宁省绿色催化材料与过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团队于2017获辽宁省教育厅批准组建。团队主要面向辽宁化工行业绿色化和精细化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围绕绿色催化剂和催化工艺领域的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开展应用性和基础性研究,致力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新型催化剂创新成果在辽宁转化。近年来,团队共承担主持60余项国家、省、市(厅)级课题,其中国家级项目20余项。在国际知名刊物已发表英文论文150多篇,包括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J. Cata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 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成果获得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3项、辽宁省教学成果奖2项。团队成员有教授4人、副教授7人:王康军、丁茯、王东平、徐振和、张雅静、谢英鹏、朱明昌、由立新、任保轶、熊刚、王淑菊、何永科、刘蝈蝈、吴双妍、张莹、陈娜等。团队注重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与训练,学术氛围浓厚,和谐向上。研究生在读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20余项,其他各级/各类奖学金50余项。多名研究生考取中科院北京过程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科院沈阳金属所、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博士生,或成为企事业单位栋梁。

主要研究方向:(1)资源转化纳米催化材料构筑及其应用;(2)贵金属均相催化剂设计及应用;(3)新型清洁能源与环境催化新材料。

4.辽宁省工业排放重金属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团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贾永锋教授为团队负责人。针对国家化工、冶金、制药等行业清洁生产和环境污染物源头防控的迫切技术需求,团队主要致力于开发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废水处理技术及药剂、重金属废渣稳定化处理技术与材料。近年来,团队共承担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市级课题30余项。在国际知名刊物已发表英文论文200多篇,包括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Sience: Nano、Water Research,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Acta,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 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团队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共计6项。团队成员有(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人):贾永锋、姚淑华、石中亮、李士凤曹旋、王海博、于慧鑫等。研究所重视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化学等学科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研究生在读期间,荣获多项国家、省、校级奖学金。多名研究生考取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大连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校博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1)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2)环境化学;(3)水及固废污染控制。

5.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能源与环境化工技术”于2013年获辽宁省教育厅批准组建。团队立足辽宁资源能源特色,面向全国,密切围绕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资源需求为牵引,以化工学科前沿领域“产品工程”基本原理和先进技术手段解决资源能源利用问题和环境保护及治理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为目标,以特色化工资源有效利用为主攻方向。近年来,团队承担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和教育厅科研计划等项目40余项,研究成果在《AICHE J》、《化工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研究结果实现企业应用(可年创产值近亿元)。成果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团队成员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刘云义、李雪、张丽、范天博、郭洪范、郑强、马亚丽、裴世红、张福群。近年来在镁化工方面,硕士生能够直接参与企业的中试及工业化项目,使理论研究、小试、中试、工业化一体化,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厚理论与强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团队的研究生近年来荣获国家奖学金10余项,其它各类奖学金30余项。多名研究生考取中科院北京过程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科院沈阳金属所、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或进入中石油、中石化等国内知名化工企业或研究院所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1)特色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利用;(2)能源资源清洁高效利用;(3)能源资源化工过程强化。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或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沈阳化工大学

节日快乐!

沈阳化工大学

志愿青春 冬奥有我|化大冬奥志愿者采访纪实

沈阳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教师李壬冬执裁2022北京冬奥“跳台滑雪和北欧两项”

沈阳化工大学

20220222 今天一起回顾化大爱的瞬间!

沈阳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融媒体中心 期待你的关注

来源:研究生院

编辑:苏欣张佳恒于泽明

校审:陈赛博

责编:石宁

编委:刘飞 刘珊珊

新视界 聚焦校园 新活力 传播资讯

我们一起看化大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辽宁本科院校-沈阳化工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沈阳化工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生速读】化学工程学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