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973”首席科学家许光文教授团队介绍
许光文,男,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沈阳化工大学校长、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高等学校能源与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洁净煤技术主题专家、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总体专家组专家;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四川省专家、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等。曾获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中国轻工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CAIA)一等奖、中国科学院发明奖一等奖、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中国国际科学仪器与实验装备展览会自主创新金奖、中科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奖等。
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或首席专家,主持或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专项、重大国际合作、“十三五”重点科技专项、重点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等国家级重大项目。主要从事能源转换过程中的多相流、热物理、碳化学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涉及流化床流体动力学、煤及生物质热解及气化、炭氢化合物转化、氢及炭材料制备、废弃物利用、烟气脱硫脱硝、流固相反应分析等。持续20余年,致力于以“热解”反应调控为核心、实现产物定向生成及反应相互作用强化的煤炭、生物质固体燃料清洁利用相关的反应测试、转化技术和烟气脱硝与净化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成果广泛应用于15个省及直辖市的焦化、钢铁、医药、白酒等重要工业行业,建成工厂及工程100余套,形成仪器设备用户100余家,经济产值50亿元,支撑产值超3000亿元/年工业生产的显著节能和减排。
创立“工程热化学”学科方向、申请召开香山科学会议、组建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创办英文杂志Carbon Resources Conversion(CRC)和Resources Chemicals and Materials(RCM)并任主编,CRC已发表4年并被EI收录,担任Biomass Conversion and Biorefinery、化工学报、精细化工、煤化工等编委;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大会及主题报告以及邀请报告近百次,发起并成功连续推动国际研讨会Int. Symp. Gasific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iSGA),每两年一次已先后在上海、福冈、温哥华、维也纳、釜山、成都、南希等召开7次。
承担数十项科技部、基金委、中科院等的重要科技项目,授权国际国内专利50和近80件,转让专利30件、成果应用40项,单项百万以上22件,单项最高技术评估7056万元入股建立合资公司。出版专著《解耦热化学转化基础与基础》、《工程热化学概论》和《Micro Fluidization》专著,编辑杂志专刊7本,在Applied Catalysis B、AIChE J.、Chem.Eng.J.、Chem. Eng. Sci.、Applied Energy、Fuel、Environ. Sci. Technol.、Bioresource Technol.,以及《中国科学》《化工学报》等发表论文410篇、被引110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近800次、个人H因子52。
许光文教授团队主要依托沈阳化工大学“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足辽宁资源能源特色,面向全国,密切围绕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资源需求为牵引,以化工学科前沿领域“产品工程”基本原理和先进技术手段解决资源利用问题为目标,以特色化工资源有效利用为主攻方向,充分利用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化工和材料三个一级学科布局紧凑、专业方向完整的优势,通过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整合,深入研究资源加工、产品创制、清洁过程、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集成原理,反应与强化装备以及过程调控与优化技术,形成了三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1、特色资源转化的工程热化学;2、特色资源材料品质调控与先进制造;3、特色资源转化与材料生产过程工程技术。
实验室通过形成原创性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支撑辽宁特色资源的高效清洁、高附加值利用,甚至提供填补国家空白、替代进口的高端材料、装备和化工产品,推动上述资源加工与利用产业的绿色生产构建,并开启高端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典型示范案例。同时培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创新研究群体和多学科交叉杰出人才,将实验室建设成为资源化工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研究基地,服务于国家化工资源战略需求,助力辽宁全面振兴。
重点实验室构成
重点实验室同时建有沈阳辽宁省高等学校“能源与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辽宁省“碳资源分级转化与分质利用”创新团队、辽宁省发展改革委批准组建的“辽宁省碳资源分级转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沈阳化工大学结合“双一流大学”和“高峰学科”建设,于2017年就开始规划,学校确定投资8000万元,专注应用技术创新、技术工程化和技术产业化,是学校着眼加快应用创新和研究成果产业化、形成重大产出、凸现学科优势、推动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其推动建设一流知名大学的学校发展目标的尽快实现。办公及实验用房近万平米,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实验室基础研究及工程开发条件,现拥有实验装置、分析表征仪器及用于中试的实验装置等各类中大型试验装置400余台(套)。
团队成员组成概况
本实验室拥有一支较大规模、教学科研质量较高的师资队伍,实验室团队被评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支撑本学科开展本科教学、指导硕士研究生和联合指导博士研究生等工作。拥有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等高端人才2人,辽宁省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等省内高端人才13人,博士生导师 8 人,教授18人,副教授 24 人。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科研团队3个。以国家级高端人才为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人才为骨干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已具规模,这是实验室发展的根本要素,同时本实验室的师资队伍支撑了学校师资队伍健康发展。
团队承担项目情况
团队成员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以及“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等国家级重大项目30余项。近四年团队成员在研及新立项国家级项目12项。同时承担辽宁省兴辽计划、辽宁省创新团队、辽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以及沈阳市“双百工程”等省部级项目30余项。团队成员承担纵、横向项目进款总额超亿元。
团队获奖情况
团队成员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和青年奖等20余项,近四年团队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
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合作情况
团队成员成功转化6台套1-6万吨级生物质废弃物气化燃烧技术应用工程;宽工作温度脱硝催化剂,在焦化、窑炉、钢铁等行业应用百余套;开发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并形成多种商业化产品,销售70余台套。开发40万吨菱镁矿闪速轻烧技术,技术入股7000万,已在辽宁海城建成示范工程。与山东侨昌化学和辽宁全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危险固废/废液焚烧炉及生物质废弃物清洁能源化利用技术。开发的糠醛加氢制精细化学品催化剂成功在山东、江苏、河南等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以轻烧粉为原料的氨循环过程制备氢氧化镁的工业化生产,建成了6000t/a高纯氢氧化镁的工业装置和改进技术的8000t/a氢氧化镁生产装置,共可为企业年创产值9000多万元。开发高效酸-碱双功能催化剂和催化精馏新工艺用于碳酸酯类产品合成,在石大胜华、辽阳百事达以及东昌化工等企业实现万吨级/年规模以上产业化应用。
发表文章和专利情况
出版专著一部《Multiphase Reactor Engineering for Clean and Low-Carbon Energy》第四章,Wiley;撰写英文专著Micro Fluidization: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获得2021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将于2022年由Elisver出版;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00余篇,EI收录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300余项,已授权专利200余项。
成立学术机构及组织学术会议情况
依托沈阳化工大学成立“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专委会”,并分别于2018和2019年组织召开“第一届全国工程热化学研讨会”和“第二届程热化学科学与技术会议”;2019年成立辽宁省化工学会“资源化工与材料”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第一届碳资源利用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等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2021年组织召开“第八届全国煤化工青年学者论坛”和“第十九届全国分析与应用裂解学术会议”;2022年成立辽宁省工程热化学学会。
招生和就业情况
团队十分注重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与训练,已培养研究生300余人,在我国化工行业具有优秀的口碑。2021年共招收博士研究生5名、指导硕士研究生30余名、本科毕业设计30余人,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20人以上,并长期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日本弘前大学、群马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研究单位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团队带头人许光文教授曾在科学院带领团队已培养博士毕业研究生近40名、硕士研究生150余名(含联合各大学的共同培养),毕业生大部分就业于能源、化工、环境等领域的大型企业、国家研究机构、以及出国深造,形成了很好的研究性人才培育声誉和口碑。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部分成员简介
领军人才:
白丁荣,博士,国家级专家,沈阳化工大学“腾飞学者”特聘教授,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攀登学者),从事能源化工和洁净煤技术相关研究。曾先后在西北大学、清华大学和加拿大英属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并在清华大学和日本群马大学任教。白丁荣博士具有三十余年丰富的教学、科研、技术/产品及过程工艺研发经验,善长解决多学科领域复杂系统的基础和实际问题。研发领域涉及化学反应工程、颗粒技术、流态化、天然气转化,氢能源与燃料电池系统、城市固废综合处理、燃烧与气化,煤基固废利用、燃煤锅炉多污染物控制等。主持研发的多项技术,已实现产业化。主持研发的数项洁净煤技术已通过技术鉴定,正在产业化推广应用。在国内外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发明专利60余项,专业技术报告多篇。近两年招收4名博士,16名硕士。
苏发兵(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化工过程高效非均相催化转化技术;(2)能源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应用。已发表英文文章150篇,总引用次数超过6000次,h-index为38;已申请及授权专利共计60件;承担科技部973、863、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院地合作、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中科院先导专项、企业合作研发等多项科研任务;获得201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该年度全国75项)和2012年中国颗粒学会-赢创颗粒学创新奖(该年度全国2人);曾担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银川市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等评审专家。
张战国,1982年本科就读于西北大学化工系,获学士学位,于1989年取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沈阳化工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过程所客座教授。他是天然气催化反应与工艺,特别是甲烷无氧芳构化催化剂及流化床工艺研发方向的国际专家。曾长期任职于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担任高级/首席研究员,先后承担了日本政府相关部门资助的甲烷催化重整制合成气、甲烷催化分解制氢、甲烷无氧芳构化制苯等反应过程的技术示范项目。该系列成果获日本4大报社之一的日本经济新闻社采访并报道,并被约稿发表“经济化学”,“Fine Chemicals”期刊和多部专著,同时接受我国高访学者和培养博士后十余人。在无学生资源条件下,在J. Catal., Catal. Sci. Technol., AIChE J.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并长期担任十余种SCI收录英文期刊审稿人。2019年作为在日本杰出华人工程学者应中央组织部邀请在北京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70周年庆典。现承担基金委区域联合基金1项,企业技术开发项目2项,并任Resources Chemicals and Materials 副主编。近两年招收博士生3名,硕士生5名。
主要成员:
孙亚光,三级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辽宁省无机分子基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特聘教授。主要从事稀土功能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多篇,发明专利7项。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获得2008年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3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一等奖,1人获得辽宁省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3人获得辽宁省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等奖,4人获得辽宁省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等奖。始终坚持培养本学科优秀青年人才为己任,已有3名年轻人成长为本学科有造诣的副教授,其中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有3人获得博士学位,15人获得硕士学位。有3人考取南开大学等名校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科研成果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担任《精细化工》杂志编委及多个国际著名杂志审稿人。
阎峰,男,1965年6月生,博士,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辽宁省专利侵权判定咨询专家,理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手性化合物分离与分析等研发。主持完成辽宁省科技厅项目1项、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企业委托的研究开发项6项;作为主要参加人申报成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核心以上研究论文50余篇,参编“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及应用”等著作4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主讲“精细化工分离技术”、“精细化学品化学”、“应用化学进展”等课程。近年来,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36人。
龚斌,男,工学博士,三级教授,辽宁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优秀班主任。所在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主要研究方向:化工过程强化。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石化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发明奖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中国机械工程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先后主持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纵横向项目十多项,多项研究成果得到工业化影响,为企业和国家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现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并担任辽宁省化工学会化工机械分委会副理事长。现已培养研究生20余人,多数已在科研院所、中大型企业成为骨干力量。
梁兵,男,博士,教授三级,博士生导师。所在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二维材料的制备及在催化领域应用;阻燃材料的设计、合成、加工及应用的技术研究;功能陶瓷材料的制备技术。近年来,承担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际交流与合作专项、辽宁省产业示范项目等项目。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技术发明二奖3项、发明三等奖2项,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45项,授权24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18篇,核心期刊论文30多篇。辽宁特聘教授,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带头人,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辽宁省硼镁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硼镁精细化工产品工程实验室主任,辽宁省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已培养研究生情况:毕业博士生2名,毕业硕士研究生32名。
丁茯,博士,教授,硕士导师。沈阳化工大学校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工业催化学科带头人,CMA国家评审员,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人层次人选。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多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多种国际期刊特约审稿人。全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副秘书长;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国家精细化工产业技术联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审专家。辽宁省高校分析测试共享平台主任委员;辽宁省环境监测专家;辽宁省化工学会测试科学与仪器专委会主任委员。沈阳市侨联青年委员会委员。一直从事有机合成及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工业中金属有机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在化工、环境、医药分析检测方面颇有心得。迄今为止,在国内外权威等杂志上发表论文70多篇,均为SCI收录(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80)。作为主持人,承担过的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仪器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国家留基委地方合作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项目、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等12项、市级项目4项,横向课题7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自2010年起,培养研究生17人,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精细化工、环保和仪器行业。
王娜,女,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所在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友好火安全新材料;水性腐蚀防护新材料。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市科技计划以及横向项目等几十项;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SCI/EI论文43篇、授权发明专利23项。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辽宁特聘教授,中共沈阳市第十三次党代表大会党代表,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教育部“111计划”项目骨干成员,沈阳市中西高等材料研究院负责人。同时担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精细化工》等多家杂志特约编委,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长,辽宁省包装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共培养研究生30余人,所培养的研究生多人考取博士,多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王康军,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工业催化以及资源、能源转化利用方向研究,其中开发的系列精细化学品催化加氢转化合成催化剂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获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委组织部“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沈阳高校优秀教师,沈阳市拔尖人才,2019年获得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兼任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辽宁省资源化工与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省人才项目、省自然基金以及校企合作在研和结题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在读研究生9名。
石磊,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工业催化及精细化工方向,特色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聘专家,山东石大胜华首席科学家。研究领域:新能源关键电池材料,工业催化及精细化工。曾先后获得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创新人才、沈阳市第一批科技管家及特派员,多项辽宁省及沈阳市自然学术成果一等奖。中国化工学会稀土催化专委会委员、工程热化学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委会青年委员、辽宁省化工学会资源化工与材料专委会秘书长。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及完成项目3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新疆兵团重点研发项目、辽宁省科技厅以及多项与知名上市企业合作项目。牵头成立醇、醚、酯绿色合成化大-新疆天业联合工程中心,新能源电池材料创制化大-石大胜华联合重点实验室,获企业持续稳定经费支持。在Accounts Chem. Res., ACS Catal., Chem. Eng. J., J. Catal.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H值为18,已授权技术发明专利50余项。解决行业多个共性关键问题,形成了多项专有技术,稳定运行的万吨级规模以上产业化技术三项。科研经费非常充足,致力于从 “0”到“1”的原创科学和技术研究,力争解决我国关键“卡脖子”技术,做到行业头部水平。指导学生获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奖、第十四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辽宁省特等奖、第一届“东盛杯”辽宁省化工材料与学术创新大赛三等奖以及多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竞赛和“挑战杯”二或三等奖。推荐毕业学生三人去日本国立大学读博,二人在科研院所以及二人在上市公司工作。
李文泽,男,1976年9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稀土化学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负责人。沈阳化工大学理学院副院长,辽宁省化工学会理事,沈阳高校优秀教师。主要从事化学学科的功能材料合成与工艺开发工作,在新型二维材料的制备、一维材料的界面可控组装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notechnology, Nanomaterials等国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7篇(JCR一区13篇),EI收录5篇;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10余项,纵横向课题合同进款总额230余万元;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主讲《物理化学》《催化原理》《催化剂新材料》等课程。近5年,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4人/次。
李雪,教授,博士,中国无机化工学会无机化工学术带头人,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专家和镁化合物分会理事,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主要研究方向能源与环境化工技术、硼镁资源利用及绿色产品开发。现任资源化工材料与高端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辽宁省化工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沈阳化工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沈阳化工大学九三学社副主委、沈阳化工大学化工学院能源化工专业主任。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发展中心首届高校科技成果创新奖,全国镁化合物行业科技成果金点子奖,沈阳铁西科技局专利转化优秀奖,沈阳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在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Powder Technology、Thin solid film、Particuology、Desalination、J. Membrane Science等期刊发表文章7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Powder technology等国际重要期刊审稿人。在资源化工领域,主持并完成了“基于气相氨反应的菱镁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及其工业化应用”项目。该项目实现了以轻烧粉为原料的氨循环过程制备氢氧化镁的工业化生产,建成了6000t/a高纯氢氧化镁的工业装置和改进技术的8000t/a氢氧化镁生产装置,共可为企业年创产值9000多万元。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菱镁固废化工材料高值利用技术与基地集成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典型煤炭转化过程低价煤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电化学海水淡化成套技术设备及城市饮用水示范工程”、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和沈阳市科技局项目等。
孟辉波,男,1981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所在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工过程机械、流体机械及工程、能源动力,主要研究方向为多相流高效混合及热质传递强化机理。承担辽宁特聘教授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高端人才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等1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30多篇。辽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辽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国际高水平期刊审稿专家。培养研究生23名,其中在读研究生10名,多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
张丽,女,1975年12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方向为:化工过程强化、多相流及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近20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2017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主要研究方向为节能型氯碱工业电解槽开发与研制、环保型氯碱工业催化剂研究、新型高附加值氢氧化镁工艺开发等。已毕业研究生7名。
何伟,男,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沈阳市高性能化塑料工程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辽宁省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成员、辽宁省包装协会专家委员成员。长期从事无机材料、高性能树脂材料的合成、应用和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合成制备与表征等。研究材料的相界面相容性、耐热性、阻燃性、流变性等性能,重点分析微观分子结构、表观形貌结构与性能关系,发表30多篇研究论文。2016年、2017年分别荣获鞍山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一等奖,荣获2018年度鞍山“最美科技人”称号,目前主持2019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参与国家基金项目两项(项目编号:51503024、51703134)。
王东平,男,工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功能化研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化学和光化学水氧化及还原;有机电化学和光化学合成;不对称催化);精细有机化学品的合成方法研究、工艺开发及优化。共发表论文3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Adv. Energy Mater. (IF: 24.884,中科院一区)、J. Mater. Chem. A (IF: 10.733,中科院一区)、ChemSusChem (IF: 7.804,中科院一区)、J. Catal. (IF: 7.723,中科院一区)、Chem. Commun. (IF: 6.164,中科院一区)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2篇;以第二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 (IF: 12.257,中科院一区),Org. Lett. (IF: 6.555,中科院一区)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1篇。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作为项目合作单位负责人参与国家级项目1项;主持技术开发项目6项,负责技术开发项目3项。主要教授化学反应工程、精细有机合成与工艺学、近代有机合成基础、专业英语等。
韩振南,男,沈阳化工大学项目教授,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专委会青年委员。主要从事能源转换过程中的多相流、热物理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包括燃料热转化及工程应用、碳资源分级利用和流态化矿物煅烧,获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省部级一等奖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累计发表SCI/EI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
赵大伟,博士,沈阳化工大学项目教授。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天然可再生,可降解的纤维素为原材料,采用绿色环保的工艺策略研发可降解,生物相容性的新型功能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1)柔性储能器件;(2)离子导电多网络智能凝胶,电子皮肤;(3)仿生智能响应性器件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多篇高水平SCI学术论文,包括国际顶级期刊Matter、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
伞晓广,工学博士,沈阳化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功能纳米材料的设计、开发及其在碳一化工、工业催化以及气敏传感器应用等领域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校企合作项目5项,科技成果转化1项。累计科研进款100余万元,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两项。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和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范天博,博士,副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从事化工创新方法研究、氢氧化镁纳米颗粒制备及形貌机理研究、海水淡化浓盐水资源化处理研究、苯基二氯化磷绿色工艺研究、石英砂精制、油页岩综合利用、热力学建模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并兼职担任《Fluid phase equilibria》期刊审稿人。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辽宁省教育厅项目2项、辽宁省科技厅项目1项、沈阳化工大学博士启动金项目1项、企业横向课题4项;作为项目第一参与人,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项目3项,沈阳市科技局项目1项,总项目相关经费达到1800余万元。2017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2年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1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化工学术期刊《化工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功能材料》、《人工晶体学报》、《化工进展》等以及国外期刊《Fluid Phase Equilibria》、《J. Chem. Eng. Data》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6项,其中SCI收录论文4篇,EI收录论文11篇。
张志刚,男,工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合成、催化剂制备与表征等研究工作,曾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3项,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横向项目3项。主要教授《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电子显微术(含实验)》、《固体化学》等课程。共指导本科毕业生34人,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
张雅静,博士,副教授,辽宁省第九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才,沈阳市高级人才中的“拔尖人才”。主要从事纳米催化材料及反应工艺、纳米磁性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目前主要从事二氧化碳、糠醛及其下游产品糠醇、2-甲基呋喃加氢催化剂及催化反应工艺的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辽宁省教育厅项目3项、主持辽宁省科技厅项目2项。主持校企合作项目研发的己二酸加氢制备己二醇催化剂,正在产业化推广应用。参与的糠醛及其下游产品加氢催化剂已经进行产业化推广应用。主要讲授化工热力学、化学工艺学等课程。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已经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4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项。
朱明昌,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辽宁省“兴辽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百千人人才工程”千人层次。沈阳化工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兼质量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MOF功能材料合成与应用、无机先导药物分子的设计与开发等工作。近5年,发表SCI论文33篇,其中(JCR一区12篇)。承担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6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项;以成果第一完成人获辽宁省科学进步奖二等奖1项,参与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四)、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七)、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三)、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1项成果通过辽宁省经信委新产品鉴定。
谢英鹏,工学博士,副教授,现任沈阳化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获得第十一届辽宁青年科技奖,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辽宁省化学会理事。曾先后在辽宁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和大连理工大学学习。主要从事能源与资源化工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涉及光催化、电催化和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及还原CO2制有机品,光催化污水处理工艺,硼镁精细化学品制备与应用等方面。在上述领域与他人合作获得了2017年度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2014-2016年度无机化工科技奖技术发明奖和技术创新奖各1项。目前已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7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第1作者代表性论文分别发表在《Energ. Environ. Sci.》《Nanoscale》《J. Mater. Chem.》《J. Mater. Chem. A》《J. Colloid Interf. Sci.》等期刊上。
熊刚,副教授,沈阳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大学理学博士,主讲《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超分子化学》等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从事微孔材料在吸附及催化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J. Mater. Chem. A, Chem. Eng. J., J. Catal., Chem. Commun.和Dalton. Tran 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了20余SCI篇论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
刘蝈蝈,男,工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国际著名的碳一化学催化转化专家Noritatsu Tsubaki教授。主要从事费托合成、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高值化学品、酯类催化氢化等高效绿色催化剂开发的研究工作。目前,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在Carbon,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3篇。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沈阳化工大学“优青”托举计划,正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主要讲授《催化原理》、《无机材料合成化学》、《现代材料测试技术》等课程。
刘雪景,女,青年骨干教师,博士,讲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成员。2011年9月至2017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2017年7月起至今就职于沈阳化工大学能源与化工产业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型流化床在反应分析及动力学方面的基础应用。国内外主流期刊上发表文章9篇,申请国家专利十余项,其中授权4项。
贾鑫,男,博士,沈阳化工大学讲师,2017年9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热能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师从岑可法院士。主要从事能源化工和污染控制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包括:煤热解气化燃烧技术、化学链燃烧技术和危险废物焚烧技术。发表SCI论文本5篇(其中4篇为第一作者)、EI论文1篇,申请专利10余项,授权5项。
程继光,男,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主要从事化工、冶金(焦化)等领域的工程咨询、工程开发设计及项目管理等工作。负责的重要工程咨询和设计项目:山西中吕60万吨/年焦化工程,焦炉除尘设计;唐山玉田130万吨/年捣固焦工程,5.5米捣固焦炉开发设计;唐山汇丰110万吨/年捣固焦工程,5.5米捣固焦炉设计;河北永顺110万吨/年捣固焦工程,5.5米捣固焦炉设计;河北汇源110万吨/年捣固焦工程,工程总体设计;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内构件移动床煤热解示范工程设计;江西宏宇130万吨捣固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唐山汇丰110万吨/年捣固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安全设施设计专篇;河北永顺110万吨/年捣固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150t/h干熄焦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河北汇源110万吨/年捣固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昌鑫华150万吨/年捣固焦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或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欢迎报考!沈阳化工大学2022年报考指南发布!
**定制 化大记忆 | 2022届毕业生专属纪念品
@2022高考生,美丽的校园是你选择化大的理由之一!
共祝化大建校70周年!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奔赴而来!
沈阳化工大学
融媒体中心 期待你的关注
来源:研究生院
制图:李和颖
编辑:王佳豪
校审:陈赛博
责编:石宁
新视界 聚焦校园 新活力 传播资讯
我们一起看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