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大有这样一群女孩,她们收起长裙,给青春理个短发,背起行囊,踏进军营,追逐绿色梦想。她们是辽大女生,更是辽大女兵!
当梦想邂逅迷彩,她们整装待发
近年来,我校报名参军的女生人数逐年递增,踊跃参军的热情不断高涨,参军报国的氛围愈发浓厚,报名人数在省内高水平院校中位居前列。
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女兵,是很多女生的心愿,但是成为一名女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通过身体关、政审关、成绩关,层层考核与选拔。
潘昊喆是外国语学院(武圣校区)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二时一本征兵宣传手册,唤醒了她对意气风发军营生活的向往。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和优异的高考成绩,她在2016年辽宁省网报约5300名的女生当中,综合排名第76,光荣入伍。坐在通往军营的火车上,畅想着即将到来的军旅生活,她的心里满是兴奋与希望。
同样于2016年参军入伍的姚志焕,是我校物理学院的一名学生,从小她就对军营生活充满向往,影视剧中军人的刚毅、军人的担当、军人的坚持让她觉得军人是无所不能的存在,是永远充满力量的存在。在她看来,学业搁置尚能重拾,不赴军旅只能后悔。带着无限的憧憬与热爱,她踏进军营,一圆自己的迷彩梦。
军营中的姚志焕
与潘昊喆和姚志焕不同,杨梓瞳是作为录取新生参军入伍的。当时已被辽宁大学信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录取的她通过层层选拔,告别了满是不舍的父母,告别了老师和同学们,从古城西安来到沈阳,进入某部队服役。这位年轻的姑娘当时对当兵这件事既有向往又有恐惧,向往的是军人的威武挺拔、英姿飒爽,恐惧的是部队严格的管理及纪律,她将怎样突破这种恐惧,从女生成长为女兵呢?
她们用青春热血,演绎别样芳华
从象牙塔到绿色军营,从女生到女兵,从青涩到成熟,辽大女兵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辽大人,绝不服输!
杨梓瞳一直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路上前行,她实现了从“不能”到“能”的转变。杨梓瞳是一名部队卫生兵,但她天生晕血,一开始面对带血的纱布,她感到十分恐惧,只能呆呆地站着,但后来在医生和班长的帮助下,她逐渐明白,卫生兵不是护士,而是一个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病床就是战场,绝不能退缩。为了克服恐惧,她主动参加了多次外伤伤员的救治演练活动,主动接触血液。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对血的恐惧逐渐被克服,从容不迫地面对伤口,沉着冷静地救助伤员,她一直冲在最前线。不仅如此,杨梓瞳利用一切时间主动学习护理、理疗、常用药物和训练伤的防治等方面理论知识,并着重加强实际操作水平训练,护理水平逐渐提高。
学习中的杨梓瞳(右)
当兵两年来,杨梓瞳对自己的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从未出现丝毫问题,也正是因此,她的工作得到了首长和战友们的一致好评。2017年冬季,杨梓瞳所在部队的一次对抗演习在茫茫大雪中展开,演习模拟卫生兵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但卫生兵乘坐的救护车辆,途中遭遇伏击,只能徒步前往救护。杨梓瞳和战友们带着装备,冒着大雪,踩着厚厚的积雪,徒步前往,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从校园到军营,要适应的东西实在有很多,对姚志焕而言,体能训练就是一道必须要过的难关。训练一开始姚志焕就受伤了,每天只能一瘸一拐的走路,一切行动都受到了限制,但是这反而磨练了姚志焕的意志。她深知,困难永远有,但从来不是打败自己的借口,打扫卫生、排练节目有困难就尽自己最大力量完成任务,集合赶不上别人就事先准备好,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始终与战友们保持一致进度,在训练科目上没有被落下。在身体恢复之后,她天天去跑步,在跑步机和操场之间不断突破自己的耐力和速度,虽然她身体素质一般,个子也不算高,但最后她是单位里女兵中跑得最快的。姚志焕把自己的进步归功于部队的教导,她说:“是部队教会了我坚持和不放弃,只有不断突破自己,才能让有勇气面对所有的困难。”
潘昊喆是一个不服输的姑娘,踏入军营之后,她更是将这种不服输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手榴弹抛掷,女兵的合格成绩是20米,听起来就是一个大难题,为了达到合格水平,潘昊喆向班长主动申请了连续投掷100枚,后来班里每次扔手榴弹,班长都打趣地对她说“小潘,这一箱手榴弹归你。”由于这样高强度的训练,在新兵连期间,潘昊喆右肩膀关节处得了骨膜炎,整天肿着,为了缓解,每天都贴着膏药,但每次扔手榴弹还能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
训练中的潘昊喆
潘昊喆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体现在军营生活的方方面面,实弹射击、轻装三公里测试,不断地加练,不断地挑战,全身心地投入,就算手指划伤流血都浑然不知,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的各科目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难得的是,潘昊喆不仅能武,而且写了一手好文章。在训练之余,她利用一切时间撰写稿子,文字变成了她的“活招牌”,她写的文章先后被多个部队的公众号刊登,曾创下一天上稿14篇的纪录。
一日迷彩,终生战士,新征程,再出发
军旅生活忙碌又充实,两年时间悄然而过,辽大女兵们迎来了与军营离别的日子。虽然离别总是让人感伤,但她们每个人都没有空手而归,军旅生活留给她们的是丰厚的精神财富。服役期间她们个个表现优异,获得了多项荣誉。潘昊喆得到了“优秀退伍士兵”的荣誉称号,姚志焕获得了新训标兵称号、两次获得优秀士兵荣誉、两次获得嘉奖,杨梓瞳荣立三等功,是我校近些年来唯一一位在服役期间立功的退役复学大学生。
告别部队,回到学校,重新回到课堂学习。女兵们面临的不仅有身份的转变,更有快速回归学习的迫切感。面对阔别两年的课堂,她们发现自己在专业学习上确实被同学们落下很多,但女兵们靠着自己在军队练就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快速地赶了上来。
退伍后的杨梓瞳转到经济学院金融专业继续学业,现在大二的她正在带着军人的良好习惯努力学习,已获得两次奖学金。
潘昊喆退伍复学后有了明确的目标,曾经跟随部队参加过精准扶贫活动的她深刻认识到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下决心学习心理学。由于专业跨度大,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于是这个不服输的姑娘开始不分昼夜地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书籍,从读书到笔记,从笔记到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的在电脑上敲打出来整理、打印再背诵,这个过程她从未想过放弃。恰逢此时,我校开展了推荐2020年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攻读研究生遴选工作,经过层层审核和选拔,最终潘昊喆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优异的面试表现被保研到了首都师范大学。
姚志焕退役复学后回到物理学院,继续学习物理专业,她希望能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允文允武,像曾经的那个战士一般为国家作贡献。为了抓紧时间跟上班级同学的学习,她剪了快退伍时留的头发,继续如兵之初一般做一个“假小子”,上课时,她尽量坐在第一排,防止自己听不懂走神,听不懂就把自己听到的东西认真记录下来,回去慢慢琢磨,勤问老师。凭着一股子军人的坚持和老师同学的帮助,她学年末整体成绩专业第二,并获得优秀团员,校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等荣誉。现在姚志焕顺利通过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攻读研究生遴选,已被成功推免至中国科学院大学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光学工程)学习。
女兵,是柔弱与刚强的结合,她们刚柔并济,英姿飒爽。她们用不惧挑战的青春姿态,用恪尽职守的军人模样,永远昂首前行。
辽大女兵,我们为你们点赞!
相关材料提供:辽宁大学人民武装部
图文来源: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