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总有一些高考成绩不错的学生,却因志愿填报欠严谨甚至不当,录取结果令人惋惜。那么如何做好专业的选择呢?
一、处理好选专业与选学校的关系
没有任何一所学校的所有专业都是最好的,任何一所学校都可能有某个或某几个专业具有相当的实力,甚至可称最好。也正因如此,是优先选择专业还是选择学校,考生往往很难抉择。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个问题。
对此问题,建议是:如果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明确的、合适的、肯定的、稳固的,那就应该从优先选择专业入手,选择相应专业实力突出的学校作为自己的志愿,并根据这些学校往年招生录取的分数情况来进行排序;反之,就不宜只看专业,而忽视学校选择。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门类相对齐全,文化底蕴深厚、学术氛围浓郁,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大、发展机会更多,在当前普遍把大学本科教育看作仍然属于基础教育的时代氛围中,选择综合实力强的学校就读,可能更佳。
二、正确对待“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
专业填报最容易出现的失误就是仅仅立足眼前,仅凭眼前社会环境或舆论大众影响,就简单地给不同的专业贴上“热门”和“冷门”的标签,或是“老专业”和“新专业”的标签。直接将“冷门专业”和“老专业”排除在自己的选择范围外,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且不说这种简单粗暴不考虑自身能力和需要的选专业做法非常过时,这几种专业其实也是非常需要用辩证性的眼光看待的。简单的说,今天的“热门”专业可能是4年后的“冷门”专业,现在的“新专业”转眼也变成了日后的“老专业”。
很多家长考生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现在热门的、报考人数多的、分数要求高、高校新开设的专业就是日后就业情况好的、薪资水平高的“好专业”。实际上,两者并不存在直接的正相关关系。而且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而且是随时变化的。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甚至不同人的身上,表现都会不一样。因此,考生家长就要对某专业社会需求情况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通过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几个方面着重了解欲报考院校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建议考生在选报志愿时,切忌盲目跟风,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要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来选专业,有兴趣、适合自己的专业就是好的专业。如果最终没有进到自己心仪的专业,不要气馁,可通过多种方式满足自己的专业志愿。例如,在我校——辽宁工业大学,学生可通过转专业、考研等多种途径满足自己的专业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