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在欧洲丨张伶伶教授在德国知名建筑媒体BAUMEISTER发表署名文章

沈阳建筑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中国城市在欧洲丨张伶伶教授在德国知名建筑媒体BAUMEISTER发表署名文章

沈阳建筑大学

近期,德国知名建筑媒体BAUMEISTER(建筑大师)杂志官方网站发表了我校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张伶伶教授的德语文章——《辽东湾新区》。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欧洲建筑圈高度关注中国新城的创作和建设模式,辽东湾新区作为以张伶伶教授带领的天作建筑团队十余年来关注东北地方城市设计和发展理念的代表作品,在国内外吸引了众多建筑大师和学者的关注。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在文章中,张伶伶教授从异化、割裂、趋同、布景四个方面分析了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发展速度的片面追求过程中遗留下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城市问题。阐述了区域性观念对于确定建筑单体和新城市规划的上位结构进而构成设计背景的重要性,着重强调了挖掘物质形态潜能对创造多元共生的当代城市文化的积极作用。依据以上的城市问题,文章进一步从生长、衔接、关联三个维度以辽东湾新区这一中国新城创作实例出发阐述区域设计的观念。

沈阳建筑大学

生长Wachstum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通过对辽东湾对于远东地区的重要战略区位和承载的生态功能对红海滩大地景观的城市背景分析,辽东湾区域设计在城市生长层面提出了顺应绿脉、因循水流,回应气候和生成斑块四种具体的设计操作。

顺应绿脉强调的是顺应自然植被系统结构,对自然现状进行分层次评估,通过顺应区域的绿脉网络,实现生态向城镇的空间转换,以多种不同属性的生态空间构建绿脉网络。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顺应绿脉

沈阳建筑大学

因循水流是指理顺自然水系,将海水、河水和湖水连接成具有生态意义的水体脉络。在辽东湾新区的规划过程中,创作团队依据水文生态容量,保留和完善了多条联系淡水河流到咸水海滨的蓝带廊道,形成了北方城市的水城特色景观。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因循水流

回应气候和生成斑块的创作途径,对城市热岛和潜在的雾霾风险缓解,构建适宜的辽东湾城市微气候环境,保留湿地斑块进行有机化的区域构建等方面提供了多目标协同的实现手段。

沈阳建筑大学

衔接Einbettung

沈阳建筑大学

总体规划

沈阳建筑大学

面对区域设计与周边城市的衔接问题,在辽东湾的建筑实践中,天作建筑采用了产城融合、肌理控制、接口预留的解决方法。

在产城融合的概念中,关注海港与城镇产业区的联动共生关系,通过产业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触媒效应和辐射作用。大连理工大学辽东湾校区的城市设计在布局上基于寒冷地区气候特征,结合东北民居和北方地区圈楼的形式,形成若干三合院和四合院,建立起特征明确的空间肌理。在接口预留的策略上,同样从城市的整体性思考角度出发,通过对校区边界性的开放,以重要空间节点为未来的发展提供预留的接口,提供自然的衔接。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触媒效应及辐射作用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肌理控制

沈阳建筑大学

接口预留

沈阳建筑大学

关联Relevanz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提出的是关联的城市设计理念。通过制再现、场所回归和意境营造三种设计途径,创作具有归属感的中国城市家园。

在辽东湾新区的城市设计中,通过对中国传统城市的空间形制特征的原型进行物化,营造出了具有中国传统属性的城市序列和空间。

场所回归的创作意愿体现在辽东湾行政学院对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中国传统文化意蕴进行了建筑归属感的重塑。

而在意境营造方面,辽东湾体育中心区域城市设计将文学、典故和意象等非物质文化融入到区域设计之中,作为第十二届全运会重点工程项目,通过对“仙女红袖落凡尘”的当地神话传说进行意境提炼,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隐含的东方式审美体现到了极致。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型制再现

沈阳建筑大学

场所回归

沈阳建筑大学

意境营造

沈阳建筑大学

区域设计,作为张伶伶教授多年建筑实践研究和探索的设计观,通过辽东湾新区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十年来的探索,向国际建筑舞台展示了中国新城的传统营造文化和中国建筑师的智慧。辽东湾新区是入选BAUMEISTER“中国新城”城市设计特辑中唯一完全由我国建筑团队自主创作设计的中国新城,在国外建筑师主导众多国内城市设计的情况下,代表了中国建筑师在面对我国新城设计过程中的创作立场,展示了我国建筑师自己的中国城市设计理念和哲学观。

运营维护:校报编辑部

材料来源:建筑与规划学院

排版审核:傅翔宇

校对审核:王希 杨漪竹 韩丹

沈阳建筑大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原文链接

沈阳建筑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辽宁本科院校-沈阳建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沈阳建筑大学-中国城市在欧洲丨张伶伶教授在德国知名建筑媒体BAUMEISTER发表署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