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最后一天,迪士尼与漫威联合出品的《超能陆战队》在中国大陆上映。在观众如潮的好评中,那个憨态可掬、萌值爆表的机器人大白更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电影中,不管是大白的外形、动作还是控制它的工具,甚至是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型机器人,都可以在现实的实验室中找到出处。而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群对智能机器人充满想象与好奇的同学,他们来自于不同院系,却组成了一个在市、省、国家乃至世界级的比赛中均取得傲人成绩的“超能陆战队”——大连交通大学机器人学社。
十年前,我校学子第一次在竞赛中接触了智能机器人。此后的日子里,交大一群痴迷于智能机器人的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和时间投入到对智能机器人的研究与创新中,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挑战。2011-2014年,以机器人学社为班底的大连交通大学参赛队连续第四年问鼎辽宁省大学生智能机器人竞赛冠军,写下一段小小的传奇。
兴趣让他们与机器人结缘
即使是周末,机器人学社的几个社员还是在电脑前设计他们的作品,偶尔抬头交流彼此的作品进展。机器人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机械、软件、电路、控制、设计、材料造价,每一项都要尽善尽美。来自机械学院的大二学生白世琦分享了他与机器人学社的相遇的故事:在一门《机器人微控制器》的选修课上,他第一次接触到了这个让他为之着迷的领域,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进入了机器人学社。
然而,课上接触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白世琦想要制造机器人的需要。于是,在课下他花了大量时间进行自学,那些常人看起来枯燥无味的专业书籍,他却读得津津有味。“只要有兴趣,我觉得都能学会。”他说,“即使是零基础,如果好好学,也不是很难的东西。”
因为兴趣,再难再深奥的课程白世琦也会细心钻研;因为兴趣,他不断挑战曾经不会去涉足的领域;因为兴趣,在老师和学长的帮助下,白世琦和学社的其他成员不断地成长,卯足全身力量准备接下来的挑战,不断突破自己,完善作品。
另一位来自机器人学社学生的王显亮也认为:“开始起源于兴趣,成功在于坚持。”他大二时第一次参加机器人比赛,为了达到目标,常常连夜完成作品的调试和加工。即使十天就能完成的小结构,仍然会用很长时间,细心地进行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的调试,不断地学习相关的课外知识,不断地将书本中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并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作品。
如今,王显亮已经大四,也如愿签到了心仪的工作,可他仍然没有离开这个让自己圆梦的地方。是对机器人领域永不停歇的好奇与兴趣让他坚持到今天,从绘图软件到机械原理,从白天到黑夜,还有一次次捧起的奖杯见证了他对兴趣的坚持,也见证了机器人学社的成长与辉煌。
机器人学社同学设计的智能机器人。
比赛时常常只睡四五个小时
在我国,机器人研究领域还是一个新兴起步的领域,可供研究的资料和成果有限。我校学生智能机器人团队同样是在摸索中进行着经验的积累,进而一步一步去研究和创新。因此,不难想象其中的困难和艰辛,即使是在本专业学习中非常优秀的队员也需要十分努力。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准备去年的机器人大赛时,整个学社的成员都放弃了假期休息的机会,选择留在了研究室和操作间进行设计制作。
“一般到比赛后期的时候我们会比较忙,很多人晚上一宿一宿的加工或者讨论到很晚,一天睡眠时间也就4、5个小时,实在困的不行了,就直接在工作室的沙发上挺过一晚。”社员刘全利告诉记者。
尽管如此,队员们针对自己的时间仍然进行了合理有序的规划,他们的学业并没有受到影响,恰恰相反,他们中的佼佼者已经保研,成为无数学弟学妹们的传奇。比如刘全利,专业排名前五,参加过很多比赛,拿过国级,省级的奖牌。
“努力是一切梦想的源泉,是一切成功的根基。”队员们对此感受颇深。“跟专业有部分关系,但还是需要我们去进行自学。自学的方式也有很多,论坛等等都是我们学习的好地方。”白世琦说,今年,他就要作为一名新成员正式参加的学校和辽宁省的相关比赛了,在准备竞赛的日子里,他觉得每一天都过得充足而快乐。
20出头的年纪,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在各项社团活动,文艺比赛,妆点了交大学子校园生涯的时候,队员们却静下心来,埋头苦干,他们进行各样实验,面对冰冷的金属和机器,马不停蹄的筹备各项比赛,准备多种方案,应对赛场各种突发情况。
小小的工作室里,机器人学社的同学们专注地思考着。
“做自己想做的”
机器人赛是展示当代大学生创新制作能力和高新技术水平的舞台。科技的创新,引领了未来。创新才是机器人制作的核心。“做自己想做的。”白世琦说,“老师希望我们自己能够动手做,不限制我们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东西,把想法充分实践。”
机器人学社的同学一直为一件事而自豪:在2014年辽宁省大学生智能机器人大赛中,他们发现很多学校做的机器人外形和结构都非常相似,而只有我们交大学生的四台参赛机器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学社并不是仅仅为了名次和奖杯去做,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做出来,做自己想做的东西。学社的每一个作品成功都是团队创新能力的体现,而不是踏着前人走过的路一味重复,我们的成功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而是展现出交大人独有的风采。”白世琦说。
开会讨论的过程中也常常会摩擦出不少灵感的火花,出现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他们不怕错误的出现,只怕拘泥于一个想法,无法进步。王显亮是这样认为的:“首先个人要有一个相对的,具有可行性的想法。大家要先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方案,以及完成整个比赛的思路。一般每个人一定会用心去想,用心去想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收获更多。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常常能得到更好的方案。”
对科技创新的不断追求,是他们不断前行的动力,也是他们不断取得成功的秘诀。强大的后援支持也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学校在创新方面提供了他们很多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副校长关天民教授在学社备战辽宁省大学生智能机器人竞赛期间亲自到工作室进行相关的指导,吕斌、刘伟等指导老师在比赛期间全程陪同队员们,在现场为他们加油鼓劲。
学校对自主创新的支持,为机器人学社的同学们提供了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成长空间,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造就了这样一支永远年轻创意无限的团队。“我们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科技创新的平台和资金支持,我们也会用成绩来证明我们的实力。”学社成员如是说。
机器人学社的工作间。
一位“神秘”队员的心愿:薪火相传
一个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各个方面都精通的天才。一般情况下,参赛的小队成员都有自己比较擅长的方向。这个时候合作就成了很重要的事,合作才能共赢。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不管你是理论知识强横也好还是手工制作方面厉害也罢,如果没有和你配合的队员,没有人来帮助你,你就很难一个人完成一个比赛。
刘全利深有感触地说:“根据能力找位置,这样的分工合作效率很高。即使有分歧也可以在分工合作和具体实践中得到解决,如果从大家的主观角度以及理论方面无法准确判断,实践出来就可以解决了。用事实说话,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管理学。”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想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案。这样的过程虽然有些繁琐,但是却使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调整,不断的提高和完善。”王显亮补充道。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融洽的合作使学社的成员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帮互助。此外,因为彼此信任,鼓励且融洽的学习研究氛围,使整个团队有着出色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在诸多比赛中大胆实践,放开手脚,创造佳绩。
在机器人学社的研究室采访时,记者还遇到这样一位“神秘”的队员:他并不动手实际操作,而是在旁边观看,时不时进行指导。原来,他是已经毕业两年的老社员孙常久,从他口中得知他经常回到母校,回到这个研究室看望学弟和老师。
“我很怀念这里,尤其是这里的人们。这里发展了很多,学校进行了很大的支持,无论是设备,还是人员,都是以往所不能比的。以后,学社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孙常久微笑着,带着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发自内心的愿望,我校机器人团队得以薪火相传,吸纳更多有梦想的学子,为团队添砖加瓦,为学校争得荣耀,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十年间,机器人学社的同学为学校争得了无数荣誉。
近十年来我校学子参加各类机器人竞赛及获奖情况
1.2005年我校研究生参加第一届大连市研究生“仿真机器人足球大赛”,杀入四强,获得了一等奖(第四名)的好成绩。
2.2006年,我校研究生在大连市第二届研究生仿真机器人足球大赛荣获三等奖。
3.2009年,我校参加第七届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4.2009年,我校研究生代表队荣获大连市研究生仿真机器人足球大赛冠亚军。
5.2010年,交大学子参加(第九届)“亚太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赛”,取得成绩总排名第26位的好成绩。
6.2011年,我校学子在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取得团队二等奖。
7.2011年,辽宁省首届大学生“机器人擂台赛”在我校举行,我校参赛队获一等奖。
8.2012年,辽宁省大学生“智能自主机器人”竞赛在大连交通大学举行。共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
9.2013年,我校蝉联辽宁省本科大学生机器人竞赛冠军。
10.2014年,我校机器人学社参加“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
11.2014年,我校学子征战辽宁省机器人大赛。共斩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文/ 孙晓晓 吕思淼 杨昕烨 宋润芝 乔佳星
图/ 由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