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鑫华,是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曾获第四届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去年12月,他的课题组完成的《大型构件焊接变形预测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立足实践 搞好科研
1992年,杨鑫华教授本科毕业于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9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之后,他陆续在职攻读了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完成了吉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并以访问学者身份,到香港大学、美国新奥尔良大学进行了进修。
杨鑫华最为推崇的一句话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读博的四年,他惜时如金,连大年初三都是和导师一起留在了实验室工作。如今,杨鑫华依然很少有周末和节假日。2015年春节,除了年三十和大年初一之外,他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用他自己调侃的话说,算是过了一个“完整的周末”。
面对教学和科研的工作压力,他感觉到,仅有书本的知识还不够,还需要不断向实践学习。他曾自己联系,准备去某轨道装备制造厂实习。“我跟他们说,不用你们出钱,不用你们管饭,我就到你们那儿帮忙干干活,从中学习一些工程实践知识,锻炼一下自己。”
2006年,杨鑫华利用我校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契机,得以到长客进行博士后课题的研究。“在长客,我更多的是到车间里去,和现场工程师和工人师傅在一起,熟悉生产流程,学习操作技能。”他觉得,自己在长客那两年的收获之大,不亚于后来到美国去学习的那段经历。
对此次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杨鑫华显得很平淡。“这个方向,我们做了快十年了。十年很长,但踏踏实实走过来,也很快。”他觉得,这只是大家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取得的一个“小小的进步”。
教学科研 相辅相成
杨鑫华认为,教学和科研不是一种对立关系。他借用钱伟长的话说:“教学不能和科研分家。从本质上,这是涉及到大学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学是科研的“隐形动力”。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得有一桶水。
虽然在科研工作中获得了诸多成绩,但在杨鑫华心里,教书育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他说:“对于教师教学,李学伟校长曾指出:‘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要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他认为,“当老师的,本职还是教学,是育人。我们的根,是在教书育人上。”
在教学工作中,杨鑫华努力探索和实践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思想和方法,坚持书本的知识要讲透,实践的经验要介绍。在《焊接生产及工装设计》教学中,他时常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给学生讲述焊接生产中的实例,让学生对相关概念和方法的理解,更加直观。在这门课上,他还“自费”邀请来自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资深专家等,结合教学大纲,为学生授课。他们给学生带来生产一线的鲜活案例,颇受学生好评。
早在十多年前在软件学院工作时,杨鑫华便开始在本科教学、教改上,下足了功夫。彼时,我校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工作刚刚启动,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之中。在学校与IBM合作的过程中,他发现IBM的教学案例非常实用。借鉴这些先进的教学资源,他和同事们探索出了一条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他本人先后主持完成了教育部-IBM精品课程项目、辽宁省精品课程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IBM教育基金课程建设项目等教研项目。同时,结合我校教学实际,主编了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教材,并被评为辽宁省精品教材。相关工作也有力推动了软件学院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进程,相关成果曾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本人也被评为辽宁省教学名师。
教学相长 甘当人梯
校党委书记刘晓英日前在材料学院召开的座谈会上强调,要通过改革,调动广大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为他们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释放青年教师的活力。
作为一名从教近二十年的老教师,杨鑫华非常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他的课题组,有来自不同学科的老师,其中年轻老师比较多。他经常将自己的教学、科研心得,与年轻老师们分享,并通过日常工作交流、课题组小沙龙等形式,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认真过好教学关、科研关。
通过传、帮、带,他的课题组有2名青年教师获得IBM优秀教师称号;1名青年教师获得IBM奖教金,1名青年教师因教学成果突出,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仅2014年,课题组的年轻老师,就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名青年教师,入选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年轻教师对于杨鑫华的指导和帮助,也颇为感激。但对这一点,杨鑫华却说:“青年教师取得成绩,更多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大家在一起,其实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一起进步的过程。要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聪明才智,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一次,有位学生在分析了某个焊接构件的特点后,对计算模型中的一个问题,提出了质疑。杨鑫华认真听取并采纳了学生的意见,改进了计算模型,取得了很好的计算结果。
他常用美国科学家冯卡门的故事提醒自己:冯卡门八十多岁时,国家授予他一个科技勋章。当他接受奖章走下领奖台时险些摔倒。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上前扶了一下,他却把总统的手推开,意味深长地说:“当物体下落时,是不需要助力的,只有向上攀登的时候,才需要有人推一把。”杨鑫华认为,这个故事给自己最大的启发就是,年轻人在他成长上升的关键时候,即使轻轻推一下,“也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我本人做的其实很浅,需要改进和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一如平时的温和与谦逊,采访中,杨鑫华教授始终认为,自己在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