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校区】挺起东北大学新坐标——记东北大学浑南校区的建设者(一)

东北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聚焦新校区】挺起东北大学新坐标——记东北大学浑南校区的建设者(一)

解决学校办学空间问题,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东北大学浑南校区这块土地,一开始就被东大人寄予了太多的热切,太多的期盼。怎样让通常四年的建设工期压缩成两年,尽快满足师生们学习生活需要;怎样让国内八大著名设计院的作品真实如期呈现,实现美感与功能的有机融合;怎样让校园建筑文化风格历经风雨仍然能禁得起检验,成为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承者缔造者……浑南校区建设者似乎每天都在书写一部业界难以相信的神话。曾经高低不平、荒草覆盖的排水沟平均垫高了两米,凛冽寒冬创造“5加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完成桩基础工程,一个巧妙的创意就为项目节约资金六千多万元,一期建设项目图书馆、信息科学大楼、生命科学大楼、文科1楼、文科2楼、风雨操场、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学生宿舍等拔地而起,宽敞绵延的主干道把各大门和栋栋建筑串起……建设者们正紧张地为浑南校区“梳洗打扮”准备迎接四面八方的学子。

然而,走近他们,走进浑南校区建设者,你会发现,与他们有关的神话就投射在日复一日的汗水之中,投射在反反复复的沟通之中,投射在每一次思维灵光闪现之中,看上去却又那么的琐屑、平凡。

早上七点,工程部负责人李久存简单吃过早餐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生活。这时候,在建筑工地的三千多建筑工人们已经各就各位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工作。李久存要先和工友们巡视一下工地。如果不这样做,他就会觉得心里不踏实。整个工地转一圈大约要走5公里的路程。李久存两年来每天至少要反复走4次。

从新校区建设办公室的简易工房出发,李久存从人们踏出的土路径直走向几个单体建筑的工地。

一说起他们的工作,李久存显得格外兴奋,“整个新校区的设计是由日本鹿岛公司来完成的,同时由国内著名的八大设计院进行每个单体的设计,可以说是高品质、高品位。高支模、大面积清水预应力混凝土屋顶等许多先进技术在国内都是首创。看着很简单的建筑,但里面的技术含量非常高。新校区必将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大学校园。”

“在这里工作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等再过个二三年,再回过头来看新校区,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那时候我也算得上是这个校区成立的见证者。走到校园的某个地方,还能回想起在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李久存说话间,眼里闪现出一丝憧憬、期待和欣慰。

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新校区的这片土地当时是城市主干道旁边的排水区,要比周围的路面低两米左右,一下雨就会变成一片水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久存充分利用市场效应,以十二运建设为契机,没花一分钱就收了200多万立方的土,把整个校区平均垫起来两米多高,为学校节省了大约六千多万的资金。

走在新校区的主干道上,一辆货车呼啸而来,卷起了一阵沙尘。李久存说:“这种工作环境是每天都能够遇到的。”沙尘、毒草导致很多人都患上了过敏性鼻炎。同时,因为绿化还没有完成,整个校区还比较空旷,很少有能遮挡阳光的地方,太阳照射下来,地面像蒸笼一样,人晒伤是常事。所以尽管六月的沈阳天气很热,李久存仍然穿着长袖工装。再加上工期比较紧,任务比较重,为了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的建设,加班加点如同家常便饭。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左右。如果晚上值班,工作的时间就更长了。有的同事得了腰脱,也仍坚持工作。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干劲十足,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新校区的建设上。

正说着,李久存的手机响了。原来是施工方在具体施工上出了一点小问题,需要马上到建设现场开会。来电话的是承建生活服务中心的苏中建设沈阳分公司的负责人,因为楼侧面的不规则造型与常规布置的楼梯排水管冲突,不知该如何处理而请示李久存。李久存赶紧奔赴生活服务中心所在处,和苏中负责人、吴真洁老师、工人师傅一起讨论起改造的方案,力争在保证美观的同时,保证正常的功能。“类似这样的会议每天至少都会有十几个,每次开会的地点也都不一样,一般都是在出现问题的地方就近开会。“设计好的图纸在施工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有些是很难实现的,有些是设计时预测不到的,这就需要在现场不断调整。”李久存说。

处理完生活服务中心的问题,我们开始往回返,发现建筑物边整整齐齐堆着一垛垛红砖。红砖表面光滑、纹理细密。李久存说,这是他和马立晓处长走访了30多个厂家才选定的景观砖。这种砖符合设计需求且经久耐用。新校区就是要建成精品,使建筑在多年后仍然美观耐用。

在李久存巡视的时候,新校区建设办公室的会议室里一群人正在激烈地讨论着问题。“原来规划院设计的这个F路,相当于园区内部的一个主环路。现在,因为在新校区的西北角决定建立一个能源动力中心,能源动力中心的水、暖、空调、电等线路全部从这里(F路)通过,那么一旦管路出现问题时就得刨开F路,就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我们就想调整一下F路,这样所有的管线就可以避开F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这就是今天要讨论的问题。”说话的吴真洁是规划科负责人。像这样的会议,每天都有很多次。在建设现场,遇到问题就临时组织会议,召集设计院、监理方、审计方、甲方、施工队伍一起协商解决,达成一致意见。

绕着整个校区转了一大圈,感觉整个人都很疲惫。吃过午饭,人们才能稍稍休息一下。不过也就是靠在椅子上或者趴在桌子上临时将就一下,但这对他们来说已经很幸福了。

“李久存和吴真洁是新校区建设者的代表。他们的工作就是新校区建设者的缩影。吴真洁负责规划设计工作,李久存负责现场施工工作。设计得好,施工有问题,这个工作做不好;同样,施工再好,设计得不好,也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作品。他们两个在各自的工作上都做得非常出色。”基建处处长马立晓告诉我们,在这几年工作中,新校区的建设者们几乎舍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没有个人生活,没有休闲娱乐,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新校区的建设上。在冬天最冷的时候,绕着工地巡视一圈,人基本都冻透了,还没等暖和过来,还得出去走一圈,一天走4次,工作十几个小时。在最冷的时节里,建设者们的手脚基本都是冰凉的。

工期紧,建设者们就牺牲自己的时间来弥补,加班加点;质量要求高,建设者们就千方百计地创新工作、保证高水平完成。在浑南校区,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巨大的期望和压力。基建处副处长余祖国由于压力大,精神紧张,积劳成疾,患甲状腺结节,需要手术治疗。术后7天,因为担心工作进展,他就急忙返回了工地。据马立晓介绍,一般作为甲方,就是委托设计院把图纸设计好,交给施工方施工,而浑南校区建设是采取全面介入监理公司、设计院、施工企业工作的方式,监督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这无疑增加了很多工作量。新校区的建设者队伍真的是每天都在刷新业界的建设纪录。

“除了消耗大量的体力,建设者们也无时无刻不绞尽脑汁地发挥着智慧。”马立晓说。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每个季度都要评最佳员工、突出贡献奖,用来奖励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对技术方案、施工方案提出重大变更,产生巨大效益的人。累计起来,从新校区开始建设到现在,通过不断创新,提出技术变更和工程调整方案,就为学校节约了大约1.5亿资金。马立晓觉得,这支团队每天带给他的不只是信心和力量,还有更多的惊喜,更多的感动。

简短休息后,工地上又忙碌了起来。仝培周开始查看厂家送来的门样。各个厂家的门就斜倚在简易工房外。仝培周说,这样可以便于去工地巡视的人员随时查看,监督现场安装的门的款式和质量。仝培周比李久存小几岁,据仝培周介绍,在开始实行晚间值班制度的时候,由于人手不足,李久存几乎每晚都呆在工地里,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新校区的建设上,这种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感染了所有的同事。仝培周还说,为了保证质量,他们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施工现场,建筑单位的工人们也对新校区的建设者赞不绝口。工人老顾感慨地说:“李久存每天都要巡查工地,就连通宵的时候,也会在现场亲自把关,这种敬业精神让我折服和钦佩。”

傍晚时分,整个校区显得格外空旷寂静,这时李久存和工友们又开始巡视工地了。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地方,仔细巡查每个角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把智慧、汗水和时光一同筑进了一栋栋建筑之中,希望交给东大师生一份满意的答卷。

欢迎扫描二维码或查找微信账号(neu-1923)关注东北大学官方微信

东北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辽宁本科院校-东北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东北大学-【聚焦新校区】挺起东北大学新坐标——记东北大学浑南校区的建设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