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谈“教育”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沈阳理工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一线教师谈“教育”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迟文成,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016-2018年度优秀教师标兵。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中国翻译协会专家,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发表中文核心期刊及EI论文等20余篇;主持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省部级项目6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出版个人翻译作品10余部150余万字,带领团队出版翻译作品40余部,近600余万字,并有多部译著被报纸和电台采访宣传;主编图书10余部。有文学作品在“鸭绿江”、“短篇小说”、“芒种”、“山花”、“诗歌月刊”、“华商晨报”、“小说阅读网”上发表及转载。

沈阳理工大学

因学生的个人能力的不同,对知识接受的程度也不同,因此一些同学对专业课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且科技不断发展,学生接受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原来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满足不了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程度。那么高校教师现在就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对待专业课的学习,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如何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针对外国语学院的专业特色,我对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做法:

一、借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课堂气氛。在实际英语教学中,一些选材未必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但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完全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例句来讲解枯燥的内容,或者不失时机地引入相关话题,将学生带入预先设定的情境。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始终跟随教师的节奏。只有使学生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思考,才会有表达的愿望,因此,在口语训练当中,提前设计好学生有兴趣讨论的题目,可以把题目提前在微信群里发布,让学生有思考和准备发言的过程。

二、课堂活动有设计,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在教学中,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存在的不同在于,班级内同学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面对这一实际情况需要因人施教。有的同学听力好但不善于说,有的同学善于说但不善于写,在课堂互动活动中,参与进来的往往只有少数人。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就应该尽快了解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和不同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在设计课堂活动中及分解任务时,根据分组进行区分化安排,使学生们能够有能力承担的任务,提高参与度。实际上,这是一个培养自信心和兴趣的过程。有了信心和兴趣,在逐渐地增加同学承担任务的难度。

三、以英语学习为媒介,丰富学生人文情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多材料来自英美国家,这些内容更多地涉及到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语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通过这一语言媒介学到很多人文知识。因此,教师的人生导师作用可以在这里得以发挥。通过东西方文化的对比,深入分析西方文化,去糟粕存精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甄别哪些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哪些是我们自己应该坚持的,使一堂语言知识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堂人文教育课,我们英语教师有这个责任。

四、传统教学与现代网络技术有机结合。无论现代技术如何发展,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仍有可为空间。传统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往往是最枯燥的内容,如果教师机械地讲,学生僵硬地背,学生很快会对此失去耐性。但年轻的学生对电子游戏却有很高热情。因此,在词汇学习上,鼓励学生玩词汇电子游戏,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词汇量的效率远比机械地记忆高。

与学生建立微信联系也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方式。我会建立一个全班微信群,也会和学生进行一对一微信联系。微信群,用于发布任务,解决英语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学生自身的英语问题往往不会在群里求助教师,因此需要一对一的微信解决。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即高效又实际。

沈阳理工大学

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普通一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的重视和全体教职工的支持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我们老师以后也会团结一心,经常交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以最好的方式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倾尽全力把学生培养成栋梁之才,为学校争光添彩。

推荐阅读

一线教师谈“教育” | 学习不止在课堂

3+1历程 | 沈理工学子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法兰西历程

当黑白世界遇上色彩斑斓的理

来源 | 沈阳理工大学校报

文字 | 迟文成

编辑 | 李清洪

责任编辑 | 王文莎


沈阳理工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辽宁本科院校-沈阳理工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沈阳理工大学-一线教师谈“教育”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