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提升思政课获得感,落实《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文件相关要求,不断创新思政课专题教学模式,挖掘通识课程育人功能,我院思政课在以理论教育为基础的同时还将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环境纳入考量范围。一方面,坚持校内课堂;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切换教学场地,开展户外思政课,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常态,并逐步打造思政精品课。
11月29日上午,2019级学生与思政部教师及辅导员共同前往辽沈纪战役念馆开展以“追寻闪光足迹赓续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户外思政课。
学生们精心设计导课环节,教师反复为学生润色讲稿,交互配合。在朱瑞将军纪念碑前、在梁士英和张士毅烈士墓前、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在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前,学生们不惧寒冷声情并茂的讲解,极具感染力且震撼,激发心灵共鸣,使思政课有情有景更走心,也引来纪念馆参观市民的驻足观看。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开展讨论的关注点对思政教师在教学中找准与学生思想的共鸣点,尤其是学生个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的转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始终传承学校办学传统和优势,坚持立德树人,坚守课堂阵地,强化思想引领,并通过对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实地参观与现场授课,感受锦州的“红色文化”,在师生角色互换中让学生触摸辽沈战役的战斗历史,追寻先烈们的闪光足迹,赓续红色基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思政课程,让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政课课堂真正地行走起来,活跃起来,深刻起来。
文/李木子(思政部)
责任编辑/党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