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身处全国各地的医疗学子,没有退缩逃避,而是积极响应号召,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徐嘉妍,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15级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在在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高速路口担任志愿者。这个冬季,刚刚经历过考研备考的徐嘉妍得知这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她毅然决然地选择投入家乡志愿工作。
生命重于泰山,战“疫”就是命令,1月28日,她早早递交了志愿申请,并被安排到高速口,负责对高速路过往车辆进行测量并记录乘车人员的体温和身体状况、目的地,同时还要对防疫进行普及。一天不进水,不敢多吃,一站就是8小时,有人问她这样的工作为什么还要继续做下去,她说:“我是一个医学生,还是一名党员,厚德修身精术济世是我们学校的校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曾宣的誓言,我作为党员和医学生不冲在前,又怎么对得起我曾宣的誓言”。
虽然这位白衣女孩的笑容被口罩挡住,但是我们仍能感觉到那份自豪与开朗,虽然只是名学生,但她敢于站出来,积极投入一线抗战中到来,这是就是她负责任、有担当的表现。看着一片片“被染红的土地”,看着一位位白衣天使、党员冲锋在前,更加坚定了徐嘉妍逆行而上的信念,让她对这场疫情狙击战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我们坚信,这场疫情我们一定会打赢。
王金达,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2015级口腔专业的一名学生。家乡在天津市宁河县的一个村庄。他刚刚完成2019上学期的实习课程,放完年假,准备新一年的任务。但是新年刚过,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打破了平静。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了,在很短的时间内病毒传播到全国,很快他所在的县城就确诊一例患者,不到两天,又有三名确诊病例,且都和第一例有关。然而这例患者在无症状前去过很多地方。他的家乡离患者家仅有两三公里远。
他的姐姐也是奋斗在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受他姐姐的影响他觉得虽然不能像姐姐那样奋斗在一线,但是也要为这个这次疫情做些什么。为了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展,天津市各区县各路口设置重要关卡,检查过往车辆。他毅然的报名了他所在村庄此次志愿者活动。他和其他志愿者轮流在路口检查来往车辆,测量体温,劝返来往人员改。他因为在口腔科实习了半年,深知口腔疾病在诊疗过程中近距离接触极易产生飞沫传播,他时常给过路行人普及知识,防止交叉感染。他说:我们做的事不算什么,和那些在疫情一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和病毒做斗争的人不值一提,那些医生护士是真正的天使。
蒋志波,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因受此次新型冠状肺炎影响未能正常在医院实习。待在西安的他每天关注疫情发展,看到在医院工作的父亲和姐姐每天奋斗在抗疫一线,他感触很深,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医学生,刚好又在西安航天医院呼吸内科实习了一个多月,就这样,他毅然决然的参与了抗疫情志愿者活动。
2020年1月31日,他在网站学习新型冠状肺炎相关知识时浏览到了武汉市的严重疫情,看到那么多求助者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入院治疗,泪水打湿了他的眼眶,而在心底有一个声音在呐喊“一定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于是,2020年2月5号他参与了“武汉520志愿者联盟”组织并组建担任网络医疗组组长,(组员包括全国各地的210名专业医护人员、医学生以及具有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大学生、心理咨询师),线上对接武汉患者并给予帮助。具体服务有医学常识讲解、新型冠状肺炎防护宣传、患者心理抚慰、绿色通道对接及时帮助患者入院。在联盟大家庭的集体努力下至2020年2月13日已经有200多位患者得到了志愿者的帮助。
蒋志波联合团队内社区医院进行道路防疫排查
2020年2月10日他正式成为“陕西省爱国主义志愿者协会”一员,并与当天成立了“陕西省爱国主义志愿者协会网络医疗服务队”,并发起了两个项目(线上的网络医疗服务和线下的疫情防控)。但是他还觉得不够,他认为要想真正战胜病毒赢得胜利就必须动员所有人从源头上消灭它。于是乎,他联系了西安和咸阳两家社区医院加入了他的团队联合开展线上线下志愿者活动。
在此次疫情志愿者活动中,蒋志波深感自豪的说:“这是一段有价值的经历,也将是我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中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的确,参加此次抗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全国各地的医学专业学生,他们真正做到了献身医学、热爱祖国、救死扶伤、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团队成员杨周(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15级学生)进行道路执勤
“王主任,村子里需要志愿者吗?我可以做一些什么,我身体比较好。”“宣传肺炎知识排查可疑人员,可以吗?”“如果有需要,我义不容辞!”这是谭洪宇和西蓝旗村主任的一段对话。
谭洪宇,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2015级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不断攀升的确诊病例数字让人揪心、痛心。近日,他以实习生的身份主动申请为地方医疗提供义务服务,成为一名红丝带志愿者,负责组织宣传肺炎知识和排查外来人员。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
“在村里接了任务,认识了很多志愿者大哥大姐,人都很好。也认识了正在--线的‘最美逆行者’,为他们服务很荣幸。”他近日每天奔波,工作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不仅帮助运输医用物资,宣传讲解知识。他说,“我庆幸,我是一名医学生。我庆幸,能用我所学为村里做贡献,现在村里需要我,所以此刻,我能献出一点点我的力量。”
这个世界需要英雄,需要光,那么这个英雄这个发光者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万里遥,是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2016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会副主席,24班团支部书记,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辽宁省招募防疫志愿者的第一时间,她选择了同时报名线上线下志愿服务多个项目,希望为防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除了作为省青协防疫医护专业突击队队长、省青协沈阳市防疫志愿者管理以及辽沈战“疫”线上宣传推广总监和手语文案编辑之外,她还参加了社区招募的线下志愿者活动,与盛康社区工作者一起进行入户实名登记、采集居民信息、制作及发放通行证等,确保人员按卡出行,保证安全,同时由于自己曾考取初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因此还为延期开学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工作。“虽然志愿服务工作繁忙,但是我知道身为一名学生干部,尤其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有敢为人先、乐于奉献的精神。”万里遥觉得,虽然防控工作很累,但同时也为自己能对防疫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感到荣幸,虽然同时参加多项志愿活动,但是她一直以来都将各项协调的非常好,如果可能在精力允许情况下,她还会做更多防疫志愿工作,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为武汉加油,为祖国加油!
徐鹏,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学生。于彰武县四堡子村进行志愿服务。
在接触到疫情发生的消息后,我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时刻关注疫情的动态,在这段特殊时期网络上谣言四起,而不传谣,不造谣也是确保获取正确信息的必要举动之一,在看到各种消息之后,我都会尽可能去辨别消息的真实性,再将它们告知身边的其他人,以保证大家能以正确的举措应对疫情。在听说学校附属医院已派出第一批医务人员奔赴武汉后,我的心既激动又紧张。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作为医学生的我更是义不容辞。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村口卡点值班,对来往车辆进行登记以及帮助村会计统计物资,做好表格以便上交。由于附近药房的医用口罩已经售空,我的母亲也开始为家乡人免费派发自制口罩,她用一针一线证明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念,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为防控疫情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我们一起努力。
董盈琦,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2017级临床专业的一名学生。家住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大长山岛镇。父母作为人民教师,从小就告诉我做人要有爱心和奉献精神。
疫情期间,我积极响应号召,驻守在防控一线,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社区防疫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作为一名临床专业的学生,我利用自己掌握的卫生防疫知识为大家讲解如何防控疫情,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宣传引导。自疫情来临设置检查点以后,我和其他志愿者坚守小区入口检查点,对进入小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管理登记。春节过后,有不少回家过年的同志返回工作地,我和志愿者们严守岗位,避免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进入小区,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全力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在这个全国抗“疫”的特殊时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给家乡的父老乡亲,用行动诠释着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我还按分配的任务对社区进行消毒,为隔离在家的人员倒垃圾。认真到位的工作为社区人员带来了便利和安全保障,在一次社区消毒的过程中,一位趴在窗户上的老奶奶看到了我们的身影,便开窗询问我们能不能卖点消毒水给她。我们主动提出去给老奶奶家消毒,到了门口,发现奶奶有家属是军人,门牌上还挂着光荣之家,想到能为军人家属服务,我们也鼓足了干劲,帮奶奶仔细做了一遍消毒工作。这段时间大家都铆足了劲,希望为社区居民、为这次疫情做出自己的努力,奉献自己的力量。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处处是战场,人人是战士,我们也愿意勇当逆行者,通过四块石社区这个温馨的平台,以不同的身份,用不同的方式,为坚决遏制疫情传播扩散、夺取防控斗争胜利贡献力量。
王冰玉,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2017级临床专业的一名学生。服务于南戴河街道办事处,戴河大街社区。
父母一直教育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服务人员,为社会,为人民服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这场突如其来、前所未有的疫情,我们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家乡培养了我,疫情防控局势日益紧张,现在就是我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回报家乡的时候。在听闻社区正在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我主动请缨,成为了一名社区防疫志愿者。
在每天的工作中,我负责的是登记人员信息,车辆信息,发放车辆通行证,配合社区做好本小区人员信息采集录入,入户走访是否有外来人员等工作。这些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奋斗在防疫前线的各位工作人员的辛苦和尽心尽力。防疫战越深入,越需要相互理解和支持,在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工作时,他们对我的细心照顾和耐心指导都使我深受感动,等疫情过去后,我一定会好好努力,好好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力量,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这场疫情狙击战中,各级政府的强力支持是我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强大精神支柱和资源保障。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在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加油!中国!
冯迈,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2019级护理专业学生。2020年的寒假,新型冠状病毒的大范围爆发打破了她平静的假期生活,让这个原本普通的寒假充满了紧张的气息。
她主动向村里申请加入到防疫队伍中来,顺利成为了大孙台村口防疫卡点的一名防控志愿者
加油武汉!
在如此严峻的局势下,作为一名医学生,虽然不能奔赴武汉前线和医护人员一同奋战,但冯迈也想要尽一份绵薄之力,为这场防疫战献出自己的力量。在知晓村里正在准备各项防疫措施后,她主动向村里申请加入到防疫队伍中来,顺利成为了大孙台村口防疫卡点的一名防控志愿者。这段时间里,冯迈与村民们在防疫卡点对出入的人员进行记录检测体温,排查来往车辆,确保出入人员的健康,在这场防疫战的后方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虽然工作忙碌,但一想到流下的每一滴汗水,付出的每一秒时间都是对疫情的一次狙击,她相信自己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胜利的曙光就一定会照耀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为这次疫情防御战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贺景琦,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2019级麻醉学专业学生。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让本该热闹的新年变得冷清起来,大街小巷没有了往年的热闹氛围,新闻联播原本铁打不动的半小时时间每天都在延长,各地驰援武汉、出门必戴口罩、洗手七步法等消息处处可见,日渐紧张的形势牵动着她的心。
因为周边亲戚都是共产党员,受到他们的鼓舞,在听闻村口进出检查的人手不够后,贺景琦自告奋勇的成为了山西省霍州市退沙村口的一名志愿者。她说:我怀着一腔热血踏上行医的道路,现在我的能力不足,不能在防控第一线上与病魔较量,而做好后勤,不给国家添麻烦,就是我能想到的目前我能做的最好的事了。
贺景琦每天的任务就是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对防疫工作不太在意,抱有侥幸心理,因此进出的人员也较多,但随着疫情的不断扩大,每天患病人数的增多,村里每天不间断的喇叭播报加上无人机的巡视,村民们也减少了外出的次数。领导们每天视查,亲自监督的行动让她感受到了在大难面前每个人的担当。
1
2
这些天的志愿服务让贺景琦收获良多,疫情控制一线人员功不可没,全国人民的积极配合也是打赢这场防疫战的重要因素。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国人民都在努力,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情况一定会逐渐好转的。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万淼,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2019级麻醉学专业学生。今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身为医学院校的学生,万淼主动要求加入到这场“战役”中来,为守护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出自己的一份力,成为了辽宁省本溪市的一名社区志愿者。
疫情爆发其间,绝大多数人都呆在家里不出门以确保自身安全,不给国家添乱。而万淼逆行而上,冲在了疫情防御的第一线。身处对抗疫情的战场,她也想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新一届医学生,虽不能奔赴一线,却可以做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服务。
在顺利通过志愿者申请后,万淼参与到了本溪市人员流动疫情防控中来,每天在排查本溪市明山区居民是否有发烧发热情况、管控人员流动、登记居民出门、量测居民体温、发放单双号出门通行证、登记居民出入车辆这些工作中忙得不可开交。与此同时,她还主动承担了给老人发口罩、在单元楼下张贴疫情防控文件、为市民普及医疗防控知识等工作,将自己的用处发挥到最大,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献出了最大的努力,真正做到了凡力所能及处,绝无半点推辞。
在辽宁每一个寒冷的冬天里,万淼从早到晚走访负责的每一户居民,对进出小区的每一个人员进行登记,生怕有半点遗漏。一次次值守,一次次排查,每一个人的绵薄之力凝聚在一起,成为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铸成了坚实的后盾。
上:张贴防疫情广告须知
左:发放居民通行证
武汉加油!
古语有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抗击疫情而忙碌的他们,用最美的行动诠释这四句话,更是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