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生的视角,看连大的每一天。
用手中的笔,书写连大的风声雨声读书声。
连大,因我们而生生不息。
我们,与连大一起成长、蜕变。
连大日记——记录、见证、参与。
9月24日
在连大的第一个中秋
微风徐徐的午后,舍友们相约海边。我们欢笑着、打闹着,向广阔的海洋呼喊着,累了,偶尔相视一笑……
晚上,连大的有名湖边,水面上倒映着天上的明月,“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漫步于此,难得的内心生出宁静。同学聚在一起赏月抒怀,美哉,乐载!秋夜微凉,玉宇澄澈,但见这一轮无暇的明月,几个同学在一起聊天,莫名的暖流从心底涌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心底不能忘的是心底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入学将近一个月,从军训一路走来,新奇艰苦,还有压力和释怀。这里有老师同学的热心帮助,有浓厚的学习气氛,还有激情四溢的各种活动。时光记录了无数美好的瞬间,真想时间永远定格在这些瞬间,快乐的我们,失落的我们,奋斗的我们……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我期待着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是悲是喜,是酸是甜都是人生的体验。我愿意用奋斗去追赶时光的脚步。
信息学院 通信182王作佳
9月25日
我们在包容,我们在成为一个集体
从每个同学的定位到发声技巧,从站立的姿势到面部表情,我们都在认真地调整。站在队伍中间,我能清楚地听到在不断的排练中同学们越发高亢的歌声,我能感受到我们身上迸发出的积极热情。我们融合的声音正如我们所歌唱的“蓝色的海洋”,包容着彼此的声线。我清晰记得,在练习合唱的第一天时音乐老师的话:“合唱不是为了凸显哪个声部,也不是为了个人出风头,我们的目的就是将大家的声音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从开始练习校园文化节爱国主义主题歌曲合唱比赛曲目《我爱这蓝色的海洋》那天到现在的两个星期,我们每天宿舍、操场、明德楼三点一线,总是在赶去练习的路上;我们抢在宿舍门禁铃响前回到寝室,结束当天的加练;我们不断调整,在一点点的进步中找寻更大的提升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学会包容彼此的声音之外,更深切体会到了一个和谐集体应有的相互理解与团结。
未来且长,江河远阔。希望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如歌中所描绘一般,争做辉煌事业长河永远奔腾的那一个。无数个我们,汇成奔腾的海洋,波澜壮阔。
教育学院18级 姜鸿
9月26日
传统文化之舟
博学广场上,各个展示区前都早已挤满了人。一路参观过来,中医会诊、普兰店剪纸、金州指画、吹糖人等中国传统技艺都以立体且有趣的形式一一展现在我眼前。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面塑艺术的展区,在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刘吉成老师交谈中我了解到,原来一件手掌大小的面塑艺术品往往需要3、4天才可以完成,其中每一个小细节都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的确,这种耐心和细心是许多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共有的特质,他们现场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即使周围环境很嘈杂,这些艺术家却丝毫没有被打扰,一边回答同学们的问题,一边专心致志地进行着手上的工作。不知不觉中便沉浸在传统艺术的文化氛围中,内心也觉得受到感染。走在回去的路上,看到沿途的汉服社、风雅诗词协会等社团,总觉得多了一些亲切感,原来身边有如此多的同学爱好传统文化,并尽自己的力量将其传承发扬。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和“魂”。今天,我乘坐嘉年华的传统文化方舟,用连大的传承做船桨,进行了一次生动有趣的寻根之旅。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传统文化更像是年代悠久醇香无比的酒,饮一口便口齿留香,更渐渐地浸润在我们心灵中的每一处。
英语学院16级 陈颖
9月27日
吾爱吾师
快到十一假期了,很快就能见到郭燕老师,心里充满了暖暖的期待。郭燕老师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博士。说实话,作为她的研究生,一开始我总是有些自卑,可日子久了,我才知道自己的不安与自卑是多余的。郭老师是我见过的人中最豁达的一个人,她经常说:“做我的学生,我只要求你三件事,健康的身体、愉快的心情、从容的生活。”这句话真的对我影响很深,也让我明白了自己应该追求什么。
郭老师经常教导我要做纯粹的自己,不要让外物改变了自己的初心。是啊!研一时的我,每天都很忙碌,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结果一学期下来,反而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得到,相反,心情却变得十分低落。后来我和郭老师说了这些,她告诉我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但是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其实不是自己什么都得不到,而是自己想要的太多。
然而,就在我满怀期待地开始研二生活的时候,郭老师要去贵州支教一年。说实话,当时我心情很低落,也很害怕,害怕时间和空间会让郭老师和我疏远。可让我没想到的是,虽然和郭老师的地理距离拉远了,心却更近了。我们经常在微信上聊天,郭老师一如既往地关心我,鼓励我,当我因为在学术上帮不到老师而表示愧疚,郭老师却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长,我希望你们都是自信的。” 那一刻,我真的觉得很温暖,真的很温暖。
马克思主义理论17级 李大双
9月28日
我的评估情结
前天,学校召开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动员大会暨新学期工作会议”,对上学期学校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布署了最后迎评阶段的工作。作为一名在连大工作了24年、即将经历第三次本科教学评估的教师,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23年前,刚参加工作1年的我经历了学校的换建搬迁。新的校舍、新的同事,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这时,是教务处领导的关心和身边有经验同事的帮助使我迅速投入到了工作当中。作为一名教学调度人员,为了保证所有学生在新校园上的第一节课,我走遍了学校所有的教室,每一间教室的位置、座位数都一一记录在小本子上……就这样,我顺利地度过了入职的适应期,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并经历了1996年学校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06年,时任教务处考试中心科长的我又经历了学校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身份变了,肩上的责任也大了,评估指标中所有的国家考试过级率的统计、校内考试材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让我更快地成长了。2018年,即将迎来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作为学院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全面梳理了学院近几年的教学工作,并带领全体教师完成了教学数据、材料的上传工作。
回顾三次评估的工作经历,看着手中8万字的审核评估自评报告,其中的每一段文字、每一个数据都在诉说着连大的发展,身为连大人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同时也将以此次评估为契机,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围绕人才培养的“五个度”,加强专业建设,继续深化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会做人、能做事、会学习、能创新”的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小学教师。
教育学院教师 陈莉欣
编辑 |陈苏琳
美编| 肖亚轩 万春秀
技编| 王钰滢
校对|张在禄
责编| 季一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