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
开展“青年教师课程思政
竞赛活动”的一点收获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姜丽娟
学院从9月11日启动“环化学院2019青年教师课程思政竞赛”活动,通过公开授课、专家点评、党日活动讨论、老教师谈课程思政等形式,目前已经接近了尾声。不论对大家还是我自己,收获都不少。
理工科课堂教学相对于文科、艺术类,容易枯燥和呆板,将思政融入课堂更不容易。针对学院实际情况,我们要解决的是:课程思政是什么?怎样挖掘理工科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何把思政元素贯穿全课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这个课程思政竞赛活动,全院40岁以下青年教师全部参加。学院成立了评委组,制定了竞赛评比细则。20名青年教师分成5组,每组4人,抽签决定顺序,公开授课20分钟,专家现场点评。围绕竞赛活动,学院还设计了主题党日活动、老教师谈课程思政、示范课等活动,增强青年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增强对理工科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的认识,把握好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关系,推动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有的老师说:这次竞赛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对课程思政认识模糊的问题,心里一下子亮堂了,增强了专业课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和责任感。有的老师说:课程的思政元素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让课程更具有深度,让课堂更有温度。有的老师觉得自己以前有课程思政的意识,但是思政元素总是软趴趴地立不起来,高度不够,提炼不足,现在知道怎样嵌入了。很多老师表示:课程思政,教师是主体,课程是载体,课堂是阵地,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自己所授课程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以杨光教授牵头的有机化学团队已经完成一篇论文《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准备发表。
学院会在竞赛结束后全面总结经验,把这个活动坚持下去,一年一年的积累,扎扎实实做点事情,日积月累,一定能在课程思政的探索上有更多的收获。
10月29日
那些闪闪发光的人
英语学院16级李振乾
大屏幕上,我的名字出现在“2019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挑战赛演讲比赛特等奖”后面。在一片掌声中,我恍惚又看到了两年前在台下观摩比赛的自己。当时,我看着我们学院霍晓倩学姐在台上演讲的样子,她仿佛在发光。她是那一年这个大赛演讲比赛的特等奖获得者。那时我就告诉自己,有一天我一定要像她一样,站到省赛的舞台,甚至国赛的舞台。一直以来,我将霍晓倩学姐作为榜样,不允许自己在专业上有任何一处短板,用尽办法让自己做到最好。因为我希望,有一天,我也会成为别人眼里那一个发光的存在。
英语学院从来不缺少闪闪发光的人,不论学生还是老师,不论台上还是台下。
当我在台上懊恼自己参加了那么多次大赛后竟然还会紧张,懊恼没能更清晰地表述观点,懊恼没有在问答环节把规定的时间用完,台下的王阿晶老师比我还要懊恼,因为她懂得我的每一点失误,在乎我是否把每一次演讲的每一个部分做到最好。她皱着眉头,急得都要跳起来了。
阿晶老师并不是我的专业课老师,但却在我演讲的道路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一的时候,我第一次参加工作室活动进行即兴演讲,虽然讲得并不好,但还是受到了她的表扬:“你的发音很好听。”这一路上,受到阿晶老师的夸赞数不胜数。正是这样一句又一句的鼓励,让我即使是在失落的时候,还能不断地受到来自心底的肯定。这次的比赛和上次一样,一次又一次的改稿、念稿、排演、问答。阿晶老师对我讲稿的修改可以细究到每一处语法、每一个连词,甚至每一个单词的元音,没有完美,只有更完美。历经生活的风雨,仍能够和学生一样,甚至以更高的热忱与激情朝着目标冲刺,这样的赤诚之心让我钦佩。
大连大学从来不缺少闪闪发光的人,不论是过去还是将来,不论在讲台上,还是在讲台下。
10月30日
花开两朵,各自精彩
人文学部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17级 王颜威
一天里听了两场风格截然不同的讲座,很有意思。
在英语学院举办的外教讲座中,主讲外教Professor Gregory的工作经历非常丰富,他先后到过不同的地区工作,对各地不同的文化深有体会。他的讲座风格不像我们习惯的偏于严肃,而是非常幽默,我多次被他逗笑。在他的讲座里,我了解到了文化多样性,也领略了表达自己想法的不同风格,很有趣。
而图书馆举办的“博雅讲坛”刘斌教授的讲座,则与中华传统诗词文化息息相关。在刘斌教授的带领下,我仿佛进入到了一个奇妙的诗词世界中。在这里,我既可以感受到汉代盘中诗的奇妙构思,又可以了解到古代爱情诗的感情表达。古代人的喜怒哀乐,随着刘斌教授的依次讲解浮现在我们面前。在一字千金的古诗词面前,刘斌教授仿佛像一个探险者,引领我们进入到看似繁琐无聊的古诗词中。无论是即兴唱古风歌曲,还是用各种“颜艺”吸引我们到古诗词的世界中去,刘斌教授都在用各种方式丰富讲座的内容,使得原本严肃的气氛顿时变得活泼起来。
这两场讲座,都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外教和刘斌教授,都通过走下讲台,和我们互动的方式,让我们不自觉地被吸引。他们也没有按部就班地讲早已准备好的内容,而是延伸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10月31日
换个角度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8级 赵明辉
那张用完的草稿纸本应该丢在垃圾箱里,但它却任性地躺在教室某处;那个食品已吃完的包装袋,静静地被遗弃在课桌里,都需要我特意跑过去清理。虽然不难,也没用多少时间,但想一想,如果负责清理的不是我们三个同学,而是一个后勤工作人员,要清理的不是一间教室,而是整栋楼的教室,那工作起来还会像我们现在这样轻松愉快吗?参加连大后勤体验周,让我们更近地感受校园生活的另一面,让我们感触颇多。
周四中午的勤学楼静悄悄的,这是我们参加后勤体验的第一个体验地点。每个同学都充满期待与好奇,究竟第一次等待我们的是什么工作。负责后勤体验工作的付师傅来了,把我们分为3个人一组,负责每间教室的卫生。其实维护教室卫生是我们从幼儿园起就开始接受的教育了,到了大学还需要反复地讲,就因为我们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凡事就怕换位思考。后勤体验,就是让我们从使用者的角度换成维护者的角度,体验付出的辛苦,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样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对方的感受,才更懂得感恩,才会在想要随手一扔的时候,告诉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
11月1日
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经济管理学院教师 王爽
新一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正在启动,我校学生报名工作刚刚结束。今年报名的学生突破了300人,说明这项引导大学生创新和实践的赛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生认可了。作为指导教师的我有些小小的激动,尽管这对我来说意味着又将迎来一轮严峻的考验。
从校园选拔赛开始,选题、设计问卷、调查实施、数据分析、撰写报告、ppt展示,到省赛现场答辩,再到全国赛场,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历时近7个月。作为指导教师,这期间我的每一天都会被ppt、调查报告与学生路演占满。一点一点打磨,手把手指导,和学生团队一起修改报告到深夜是常事。越临近省赛答辩,各种压力越大,不断地返工、完善,有的同学会出现畏难情绪、退缩心理。这时,指导教师的态度就是整个团队的精神支柱。“努力到无能为力,才能青春无悔!”每一年,我都会把自己的座右铭跟同学们分享,引导他们坚定脚步,勇往无前。
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实践教学模式,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促进课程与实践衔接、课内与课外结合、能力与成果双收,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初心,也是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为自己制定的工作规划。落实的过程充满滴滴汗水,但当看到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锻炼与成长,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THE
END
编辑 |陈苏琳
美编 |曹辰昕
技编 | 苏钰淼
责编 |季雪
为连大人、连大事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