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周承倜教授的数十载报国初心

大连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追寻周承倜教授的数十载报国初心

大连大学

周承倜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大连大学教授、是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工作者。他不仅在科研上成绩卓著,还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栋梁之材。周承倜教授以身报国、无悔初心、荣誉等身、诲人不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周承倜教授曾说过:“能为祖国的强盛而奉献我的一生是我最大的心愿。”

周承倜先生1929年出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上海圣芳济学院,当年升入杭州之江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早在杭州解放前,他就积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迎接解放和护救运动等活动。之后,他曾担任之江大学校学生会执行委员、宣传部长,还被推选为杭州市学联执行委员。

1952年周承倜以优异的成绩从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毕业分配之际,他已被通知留在浙江大学任教,但他自愿放弃留在南方工作的机会,与7位同学一起,联名上书国家高教部,表示无条件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最后,经陈毅元帅批示,周承倜被派遣到长春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任助教。

1953年初,周承倜服从组织分配,到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数理力学系任教。1954年,周承倜在大连工学院组建了新中国最早的材料力学实验室。为此,国家高教部委托大连工学院,由周承倜起草了“新建院校建立材料力学实验室的投资建设标准方案”,该方案对建国初期我国高校力学实验室的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大连大学

周承倜教授和我校学生们

1983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划归大连市,更名为大连大学。当时,全校教职员工27人,周承倜是其中唯一的一名教授,而且是一名国内外知名的力学专家。恰在此时,上海交通大学缺少一位管理机械工程专业的专家,非常希望周承倜能回到上海。但为了新生的大连大学,他毅然拒绝了邀请。他说:“上海交通大学缺了我,还可以找其他人,但大连大学没有我就没有这个学科了。能在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为祖国做贡献是我最大的心愿。”

他的著作至今仍是博士生教材

在求学、任教过程中周承倜勤奋好学,努力工作,同时也积极地收集、翻译、整理美国、英国、德国、俄国等国的有关材料,在此基础上编写自己的教材和讲稿。周承倜所撰写的各种讲义和教材是我国力学教学的重要财富。他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先后发表了百余篇高水平科研论文,并先后在国防工学出版社出版了《薄壳弹塑性稳定性理论》、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前苏联著名力学家卡恰诺夫的著作《塑性理论基础》、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光测弹性力学原理与方法》等一系列重要专著,并被国内外多所著名大学收录为教材,其中《薄壳弹塑性稳定性理论》至今仍被清华大学作为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教材,为提高新中国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水平奠定了基础。

大连大学

周承倜教授的著作

周承倜教授的科研成果斐然,1959年与唐立民先生合作进行“多孔应力集中”研究,为弹性力学复变函数方法的发展和应用作出贡献。1961年,与钱令希先生合作,从事“拱坝壳体应力分析和壳体极限分析”研究,在理论和实验中发展了薄壳力学的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先进性。1963年进行的“塑性力学平面应力”研究,提出了余弦屈服条件,使这一塑性平面应力问题得到进一步发展。1969年至1977年,主持“国家潜艇耐压壳体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出了潜艇耐压壳体弹塑性稳定的活动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发表了《有初始缺陷的肋薄壳的塑性稳定性理论》等多篇奠定我国薄壳力学的标志性文章。1972年他为辽宁省葠水库的坝体和闸门支墩作了“光弹性应力分析”研究,这一研究成果使工程节省钢材数百吨,并使工期提前,为此获得水库工程指挥部通令嘉奖。

后来,他从事“海底管道系统强度和稳定性”研究,为我国海底管道系统规范制定提供了三个重要依据。1978年,他与大连机车厂合作研究“大功率内燃机车曲轴采用的球墨铸铁”项目,通过大量实验测量球墨铸铁断裂疲劳的特性,创新性地提出了“非均质材料的断裂力学理论计算方法”。1983年,在对复合材料研究中又提出了“确定双轴向应力系数优化方法”。

大连大学

周承倜教授研究的《薄壳弹塑性稳定性》理论,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建造解决了技术难题,科技成果获1978国家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奖。他带领团队制定的核潜艇设计规范研究成果获1982国家标准二等奖。“七五”攻关项目“南海海底石油管道研究”获1988国家经委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998年被评为大连市劳动模范。

他的学生是中国航天功臣

1956-1959年由钱学森先生钦点,周承倜借调到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担任钱学森、钱伟长、杜庆华等教授主讲的应用数学、固体力学、塑性力学等课程的辅导教师,为国家培养力学方面的尖端人才。周承倜得以全程领略大师的教学风采。他们对祖国科研事业的热忱、对新中国科研人才培养的全力以赴,对周承倜日后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影响深远。

几十年来,周承倜教授始终把报国强国信念作为努力拼搏的动力。在教学中他倡导“拓宽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验技能”这一教育思想,为国家培养了以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为代表的大批优秀人才。有一次,参加清华大学校庆活动时,主席台上的周建平发现周承倜教授坐在台下,便告诉周围的人:我的老师在台下,请把他请上来。然而周承倜教授却坚决不上,他说:“台上坐的钱学森、钱伟长等人都是我的老师,周建平在台上因为是航天功臣。”虽然没有上主席台,但是当看到自己的学生在主席台上和泰斗级人物坐在一起,周教授由衷地高兴和自豪。

大连大学

周承倜教授在美国讲学

1989年在大连大学退休后,周教授继续发挥余热为国家培养人才,受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任特聘研究员,即使在赴美研究期间,他仍然每年抽空回国3个月,为该所博士生开设“近代工程力学”系列课程。

大连大学

大连大学

我们的新中国刚刚度过70华诞,踏上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而就在11月6日,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大连大学教授周承倜,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0岁。周承倜教授,一生不忘初心,立志报国,始终担当使命,孜孜不倦。缅怀追忆,斯人已远。对前辈最真诚的告慰,莫过于接过他的遗愿,为祖国的强盛而奉献一生。

编辑 | 陈苏琳

技编 | 季雪

大连大学

大连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辽宁本科院校-大连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大连大学-追寻周承倜教授的数十载报国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