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 法律助行
为更好的引导我校广大师生深入了解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促进疫情防控工作依法科学有序开展,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法律事务办公室将推出“新冠肺炎防控法律知识宣传”,助力疫情防控依法有序进行,引导广大师生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第一期 疫情防控主要法律基础知识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01 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0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不是法定传染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基于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特点的认识,报国务院批准同意,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0年第1号公告,明确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03 在疫情蔓延背景下,依据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居民应履行哪些义务?
在疫情背景下,居民应履行下列义务:
(1)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义务。例如,拒绝非本小区人员随意进入本小区。
(2)服从指挥、配合应急处置的义务。例如,在公告场所必须戴口罩,自我隔离,申报自己在疫情期间的出行安排。
(3)配合采取防控措施,配合调查、检查、卫生处理的义务。例如,配合对返乡车辆进行的规范的检疫、检查、隔离等工作。配合政府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采取的隔离、消毒措施等。
(4)自救与防止扩散义务。例如,自我做好居家隔离,少出门,拒绝聚会。
(5)疫情报告义务。例如,发现小区有疑似病人出现,应该及时上报。
(6)不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义务。例如,不在互联网上编造疫情更加严重或者医护措施不当等虚假言论。
(7)接受征用的义务。例如,公交车、出租车被征用用于病人看病需要。
主要法律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
第9条:国家支持和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有关制度,方便单位和个人参与防治传染病的宣传教育、疫情报告、志愿服务和捐赠活动。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居民、村民参与社区、农村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活动。
第31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11条: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第57条: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04 在疫情期间,居民可以要求物业管理公司履行哪些安全保障义务?
物业管理公司应加强对小区公共区域的消毒(尤其是电梯等封闭区域)、对小区内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及身份核实等排查措施、多渠道社区防疫宣传、加强物业人员自我防控、特殊时期为业主统一采购生活用品等。此外,物业管理公司应以合法合规的方式收集小区内的业主个人信息,谨慎发出小区内新冠肺炎患者的相关疫情信息。
主要法律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
第31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第37条:依照本法的规定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物业管理条例》
第35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5如果发现其邻居在疫情期间邀请了很多来自各地的朋友聚会,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居民可以先向当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反映情况,请求当地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出面协调,做好人员的分散工作,并宣传有关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若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公告限制或者停止人群聚集的活动,而邻居依然组织人群聚集活动,可向相应防控部门举报或直接报警处理。如果邻居聚集行为导致居民感染新冠肺炎,可以要求依法要求赔偿其损失。
主要法律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
第42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第77条: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40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街道、乡镇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力量,团结协作,群防群治,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居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编辑:史迎霞
来源: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法律事务办公室
审核:赵国林
请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