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革命路,寻找心中的鲁艺精神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延安鲁艺音乐文化传承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结业仪式举行
“在这次学习中,我们去了延安,参观了王家坪、枣园、南泥湾、炮校、干休所等革命旧址,还赴延安市延川县进行田野调查、学习民间音乐,甚至还到了黄河壶口感受伟大音乐家冼星海作品《黄河大合唱》创作之路……”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季惠斌说。
9月24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延安鲁艺音乐文化传承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结业仪式在沈阳音乐学院举行。
国家艺术基金选择沈音
培训期间,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30名青年教师,就鲁艺音乐文化的传承和理论研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学习。
该项目的负责人季惠斌院长说 :“该项目旨在深入研究鲁艺音乐文化思想、人才培养模式、经典作品及音乐活动,采用集中授课、田野调查、学习成果舞台实践展示等,让学员深入了解延安鲁艺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精神内涵,掌握延安鲁艺音乐理论研究的方法,提升研究能力,拓宽学术视野。我们邀请了杨燕迪、居其宏、冯长春、李诗原等国内音乐理论领军人才作为老师。”
为什么该项目会选择沈阳音乐学院,季惠斌院长说 :“沈阳音乐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艺术学院,它的根就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所以这个项目能够放在沈音进行,是对沈音的信任,也更有历史意义。”
学员重走延安革命路
《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这些红色经典音乐作品都是来自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延安是此次培训的重要一站。学员们前往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亲身感受延安革命圣地红色文化的洗礼。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周映辰副教授是此项目的一名学员,她说:“我们站在延河岸边,仿佛又看到了过去的延安,一大批有理想、有激情的进步青年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们还在延安大剧院举行了‘学员学习成果展示’文艺演出活动,我们与延安群众一起唱红歌,听红色故事。我们在实践中增长技能、提高水平、拓宽视野,真正成为鲁艺精神的传承者与研究者,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贡献力量,为新时代音乐文化事业添砖加瓦。”
深入生活才能有好作品
作为沈音的知名校友、著名音乐家傅庚辰曾给学员们举行过座谈会,他说:“满怀着对祖国的坚贞和忠诚、满怀着对人民的服务和热爱、满怀着对艺术的追求,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用文艺铸就了抗战的精神防线,这就是延安的精神,这就是鲁艺的精神。根据我的艺术生涯,我认为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才能有好作品。我希望你们一定要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寻求激情,寻找真善美。”
季惠斌院长说 :“在学习期间,我们安排了《延安鲁艺音乐文化与思想研究导论》《冼星海音乐创作综述》等特色课程,激发学员的学术探索精神,课上课下到处充满学术探讨的浓郁氛围。我们就是让学员在理论与实践中,真正找到自己心中的鲁艺精神。”
帅正、沈报融媒记者杨博、李浩
帅正、沈报融媒编辑许微微、时海波
沈阳音乐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