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 “霜降”
几份凝结几份阳。
一朝秋暮露成霜,
霜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八个节气,属于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预示着冬天的来临。时间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此时太阳位于黄经210。《月令七十二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气温降至0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上凝结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一些不耐寒的植物将停止生长,呈现一片深秋景象,同时也是欣赏枫叶的好时机。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不过也有把早霜叫做“菊花霜”,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这时节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但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并且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而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
“霜降”风俗
棉白王顷采收忙。
荷败千池萧瑟岸,
霜降之赏菊花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就成了霜降这一时令的雅事。此时,我国很多地方会举行菊花会,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
有一种小范围的菊花会,是富贵人举办的,不必出家门的。在霜降前就采集百盆名品菊花,放置广厦中,前轩后轻,也搭菊花塔。菊花塔前放上好酒好菜,先是家人按长幼秩序,鞠躬作揖拜菊花神,然后喝酒赏菊,赋诗泼墨。而北京文人多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举行菊花会。
霜降之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霜降之送芋鬼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人们同样非常重视,各地还有祛凶、扫墓等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幸福安康。如在山东烟台等一些地方,霜降这一天人们要去西郊迎霜;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
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迎祥。
霜降之登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但也要有所讲究。 登高的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时,要沉着,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伤;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登高过程中,应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扣,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
||养生在“霜降”
衰草疏疏碧水凉。
深秋柳默露凝霜,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那我们都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霜降节气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这时应该多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芥菜(雪里蕻)。
霜降之时,在五行中属土,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此时与长夏同属土,所以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饮食进补当依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霜降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其次要防秋燥,运动量可适当加大。饮食调养方面,此时宜平补,要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玉蜀黍、萝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
●中医专家指出,防秋燥、防秋郁、防寒是霜降期间的健康防护重点。秋燥表现为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因此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苹果、香蕉等滋阴润燥食物。晚秋时节的肃杀景象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应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羊肉和豆类等;还要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登山等集体活动。
一叶知霜降,一雨感深秋。现在天气已转凉,草木已凋,枫叶已红,师大的冬天也已经悄然而至,大家准备好迎接它的到来了吗?在这段时期,大家要照顾好自己,注意防寒保暖,做好过冬准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 李妍 张梦迪
编审 / 肖雅玲
策划 / 卜欣宇 邹春晖王璇
▽往期精选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