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共享文化遗产 彰显非遗魅力——沈阳化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走进抚顺非遗

沈阳化工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社会实践】共享文化遗产 彰显非遗魅力——沈阳化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走进抚顺非遗

沈阳化工大学

一把剪刀、一面扇子,这些贯通古今的小物件,构成了沈阳化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寻访非遗项目的一个个精彩元素。为深入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团中央、团省委有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我校社会实践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实践育人理念,7月31日至8月1日,沈阳化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团委组织青年代表开展了“共享文化遗产,彰显非遗魅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进辽宁抚顺,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抚顺满族剪纸和抚顺地秧歌。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这一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社会实践,沈阳化工大学师生走进非遗传承项目,倾听感人故事,了解发展历程,在传承人的讲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沈阳化工大学

抚顺满族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组成部分,于2010年8月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据说它已有200多年的传承历史,以满族萨满文化和民俗活动为主要表现内容,是集剪、说、唱为一体,心、脑、手并用的一种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

沈阳化工大学

现年81岁的老人张长友,自幼喜欢跟着长辈剪窗花,他在高中毕业后进入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继续学习深造,后来进企业工作也没有放弃剪纸。张老现为抚顺市“非遗”剪纸传承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会长。作为“非遗”传承人,多年来,他在剪窗花的基础上,研究人物、十二生肖、花鸟鱼虫的剪纸技法,并将方法创新,创作剪纸组画。2012年,张老用7个月的时间创作出 《中国古典名著百米长卷》,人物的外形、样貌甚至是神态,都给人一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感觉。经过审核,该作品获得世界纪录协会颁发的《世界纪录证书》。2017年,创作出长10米的剪纸版《清明上河图》。2018年创作的长12米、寓意祖国统一的海峡两岸合璧卷《富春山居图》正式完成,实现了他的又一个梦想。张老在潜心创作的同时,他还注重文化传承,培养传承人和热心剪纸艺术的群众,在耄耋之年依然带徒弟,做讲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他发挥“非遗”传承人的特长,用剪纸的方式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将感动和祝福融入剪纸创作中。经过精心构思设计,张老在疫情期间创作了40余幅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剪纸作品,歌颂党中央决策部署,赞美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和**,表达对武汉人民、全国人民的关切。我校同学们通过张老的讲述和作品的呈现,对剪纸艺术产生了新的认识,对张老半个多世纪以来坚持每天创作的高度自律性表示由衷的敬佩。

沈阳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抚顺地秧歌又称“太平歌”,俗称“鞑子秧歌”“老鞑秧歌”,起源于唐代渤海国靺鞨的民间舞蹈“踏鎚”和后金女真人、清代满州人的民间歌舞“莽式”。它的伴奏音乐是在满族萨满跳神的打击乐形式上发展形成的,后加入了唢呐及汉族秧歌的曲牌,鼓点由简到繁,增强了感染力。表演动作多源自跃马、射箭、战斗之类满族原始状态的生产生活,也有的是模仿鹰、虎、熊等动物的动作,其中多有传统舞蹈的元素。其舞蹈动律可概括为“扬、蹲、盘、跺、摆、颤”,姿态丰富、刚劲豪放,是满族早期渔猎生活和八旗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2006年,在栾榕年等专家的发掘整理下,“抚顺地秧歌”作为满族第一支民间舞蹈被列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沈阳化工大学

80岁的栾榕年老人是抚顺地秧歌、满族民间舞蹈的挖掘者,是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群众舞蹈协会副会长,国家艺术科学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辽宁抚顺卷《抚顺民间舞蹈集成》的主编。她从少有的历史记载中寻找着满族舞蹈的痕迹,她的足迹也遍布满族聚集地区的山山水水。每每听说某个村里有满族老人会跳原始舞蹈动作,她都会立刻拎包前往,想要探寻真正的传统满族舞蹈。凭着对满族舞蹈的执著和热爱,栾老搜集、记录、归纳、整理了一度濒临失传的抚顺地秧歌的全部动作,还原了演员的角色、服饰、演出程序等,系统培养了正宗满族地秧歌的表演团队,让这种民族、地域特征极为鲜明的传统文化得以真实的再现。本次拜访,除了听栾老讲述挖掘过程和普及专业知识外,很荣幸我校师生还欣赏到了一段由栾老学生(省级非遗传承人巴恒金,市级传承人李骏、周宇)表演的抚顺地秧歌,艺人们姿态丰富、刚劲豪放,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了传承人对于非遗文化的那份热爱与坚持。

沈阳化工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着当今时代的不断进步,文化的不断创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也在不断深化。此次实践活动让大家明白,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要不断的学习它、坚持它就可以成为最好的非遗传承,最为优秀的非遗发展,化大师生要以非遗工作室建设为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项目进一步传承发展,让青年更加优秀、让化大更具文化、让中国更有魅力!

沈阳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融媒体中心 期待你的关注

文字:丁毓峰 刘澄瑾

排版设计:徐明康 汤汪玲

审核:杨磊

新视界 聚焦校园 新活力 传播资讯

我们一起看化大

沈阳化工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辽宁本科院校-沈阳化工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沈阳化工大学-【社会实践】共享文化遗产 彰显非遗魅力——沈阳化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走进抚顺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