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位老师上了东大表白墙……

东北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听说,有位老师上了东大表白墙……

东北大学

敢为人先 推陈出新

探索信息技术助力“因材施教”

传道解惑启迪心灵

打造响当当的优质金课

她是深耕教学科研的“拼命三郎”

学生心目中的“新潮”老师

广受热赞的“启蒙”老师

她就是“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高克宁老师

东北大学

高克宁,一个透着阳刚之气的名字,但在学生心里,对应的却是一位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母亲形象。自1999年到东北大学任教以来,高克宁始终坚守着立德树人的师者初心,敢为人先,勇于挑战,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努力践行着传道授业的师者使命。近日,作为奋斗在教育行业的先进个人,高克宁教授荣获“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如果不从事计算机领域工作,C语言知识会过期,但学习C语言对我逻辑思维的培养,对我自学能力的提升永远不会过期。如果没有这门课,没有遇到高老师,或许我还是那个天天想着‘六十分万岁’,遇到困难只会逃避和放弃的小屁孩。”

这是东北大学表白墙上一个学生的留言,是对高克宁老师质朴真诚的感谢。

东北大学

敢为人先

运用先进技术优化学习环境

“请大家扫描二维码,输入‘雨课堂’暗号,开始上课。根据上几次测试的结果分析,程序与软件是一组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 精准地选择问题,恰当地解答困惑,一个模糊的知识点,瞬间变得清晰。这与众不同的课堂开启方式,是高克宁教授日常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

东北大学

C语言是一门面向过程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对非电专业的工科学生来说,是一门很抽象化难懂的课程。如何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非电专业学生爱上C语言,成为高克宁从走上三尺讲台那一刻起,始终在思考的问题。借助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成为她努力的方向。

早在21世纪初,当人们运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时,高克宁就开始尝试在课堂上用最先进的技术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003年左右,以门户网站为特征的第一次互联网浪潮兴起,高克宁就带领青年教师建立了课程学习网站,将教案、演示文稿、教学录像、录音、交互式动画课件上网,方便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自主学习。这是实现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第一次尝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网站又增加了知识概念图、博客、教学录像和自我组卷在线考试系统。完善的设计,强大的功能,赢得了学生的广泛好评。在线学习网站一度成为是主流搜索引擎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关键词下排名第一的站点。

东北大学

当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后,高克宁率先开始利用手机APP——“雨课堂”,为学生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有意义的东西,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雨课堂”的引入,使手机成为课堂的必需设备工具。用手机上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学模式。课前,高克宁及时发布课程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提前了解课程重点和难点。课上,学生结合预习情况,提出问题,老师再根据学生的讲解,进行高效点拨和指导。一堂普普通通的计算机基础课,就在师生角色翻转的过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变得生动且精彩。课后,她及时发布测试题,了解学生课程掌握情况,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保证了教学质量。

东北大学

大量学生参与线上学习,为高克宁围绕学生学习评价、行为分析和交互特征等开展教育大数据研究提供宝贵资料。她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点对点的精确指导。

东北大学

推陈出新

讲授最前沿的专业知识

“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很快,如果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脱离现实生活的教材,就无法满足社会对学生的需求。”高克宁表示。“教材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学必须从不断更新完善教材开始,才能防止学生毕业就与社会脱节的残酷现实。”

从2008年开始,高克宁就带领团队成员不断修订《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教材。经过一年不间断的努力,2009年10月,新版《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隆重问世。此版教材较之以前教材有大幅改写,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为学习者和教师提供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和教学支持。高克宁带领团队成员为教材专门开发的学习网站提供教材相关的教学计划、中英文教学讲义、教学素材、教学视频以及250个教学案例和超过2500个测试题。

东北大学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 与“人工智能+” 的快速发展,高克宁教授也不断更新充实教材内容,完善教学资源,传授最前沿的专业知识。

2017年,高克宁带领团队围绕教材建设,又对配套在线资源的建设模式进行大胆创新,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到一起,从高度、广度、深度三个方面立体展示了课程知识网络,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更新,重新修订出版。

东北大学

目前,最新版教材已被南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全国80多所大学使用,累计印刷超过5万册。

谈及教材未来发展,高克宁表示,“下一版,我们将在书的相应章节印上二维码,读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线上视频,使教材真正成为立体化教材。”

东北大学

攻坚克难

为学生插上“计算思维”的翅膀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是一种工具,需要用它来解决各自专业中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种工具,并初步具备将专业领域问题转换为可计算问题的能力。”高克宁教授说。

近些年,“计算机+”成为新时代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成为教学改革重点。高克宁教授团队围绕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点,精心打造网上精品课,开启了面向混合式学习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努力为非电专业学生插上“计算思维”的翅膀,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东北大学

2011年,辽宁省教育厅将“着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一批满足终身学习需要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作为重要任务。但由于资源共享课建设在全国没有先例,因此在建设、管理、应用等方面没有可以参照的对象。“路是人走出来的,没有参照,我们就做我们想做的东西。”高克宁如是说,也如是做。在不断摸索的进程中,高克宁和团队老师提出了以知识点组建课程资源的设想,将每一个章节的内容分成若干个知识点,化整为零,分解课程难度,缩减学习时间,提升学习效果。

东北大学

2012年,高克宁带领课题组成员,总结多年来课程资源建设的经验,在分析MIT提出的在线课程的优势和不足基础上,参考凤凰卫视等媒体在视频新闻组织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基本思想,即基于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课程资源组织模式,并将教学录像放在课程资源突出位置。2012年,高克宁主讲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登上辽宁省资源共享课平台,成为国内第一门资源共享课。

东北大学

目前,基于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课程资源组织模式已经成为省资源共享课标准,被超过500门课程采用。团队在辽宁省资源共享课的基础上,面向大规模在线学习,在学校率先建设慕课,在中国大学慕课开设7期,选课人数超过2万人。经过几年教学实践,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已经成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最大的创新。

东北大学

2018年,《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克宁教授团队凭借“面向混合式学习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0年,《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被认定为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建设好一门金课后,高克宁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建设更多金课。疫情期间,高克宁在承担繁重授课任务的同时勇担重任,出任东北大学MOOC/SPOC教学专家指导组组长,全天候在线答疑,做了大量艰苦卓越又富有成效的开创性工作,全力护航在线教学。

东北大学

岁月带走的只是韶韶年华,而沉淀下来的,是高克宁教授对教育事业依旧年轻的情怀。“师生关系应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看见学生认可的眼神,我就很享受。爱在其中,乐在其中。”高克宁说。

东北大学

文字 | 张广宏

编辑 | 史亚飞

责编 | 管珊珊 杨茗

东北大学

往期回顾

东北大学

拼,青春的模样……

东北大学

“各就位——预备!”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分享

东北大学

点赞

东北大学

在看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辽宁本科院校-东北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东北大学-听说,有位老师上了东大表白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