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出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深刻阐明了技术工人队伍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时代意义,也为传统工业地区人才工作谋求服务发展新的着力点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017年,省委建立了党委(党组)人才工作责任制,组织各地实施“一把手”重点人才项目,为各地探索人才工作差异化发展、打造特色亮点品牌搭建了坚实平台。
2020年,抚顺市委积极发挥统筹领导作用,立足产业振兴发展大局,谋划实施了“匠石运金,技拓未来”——技能人才专项培养计划。此项工作先进经验做法成功入选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我院(校)作为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之一,坚持“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模式,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抚顺市人才工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审时度势,谋篇立项,开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新篇章
抚顺是老工业基地,在石油化工、冶金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拥有着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培养造就了一批批致力研究、技艺精湛、甘于奉献的高技能人才。但近年来,受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以及区位、资源环境、城市发展水平等内外因素影响,一批蓝领精英、能工巧匠先后选择了“孔雀东南飞”,致使抚顺市现有高技能人才资源总量、素质结构出现“下行”,在与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匹配上出现“卡顿”。如何立足抚顺“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整体布局,进一步筑牢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技能根基,重建人才工作亮点品牌、重现匠材成林发展态势、重振产才融合优势阵地?市委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项需要顶层设计、系统谋划蓝图的大事,必须站在党委领导、谋篇布局的高度,自上而下贯彻落实,真正将党管人才责任压在人才助力“关键点”,才能确保构筑传统产业“人有我精”、新兴产业赋能发展、实体经济阔步向前的新格局。2020年,在经多方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市委书记亲自谋划部署的重点人才项目,“匠石运金,技拓未来”——技能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应时而生,也开启了抚顺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篇章。
统筹联动,精准培育,架起技能人才能力成长新阶梯
从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来看,技能人才培养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组织、人社部门“单打独斗”不如多部门“合力联动”,某个行业领域技能人才的“一枝独秀”不如全行业、全领域“百花齐放”。
项目启动后,市委专门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总工会、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等8家单位组成的工作协调小组,市委书记亲自调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研究,围绕实施技能提升先后制定出台8项具体贯彻落实意见,进一步畅通了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同时,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养老服务、旅游等民生产业,聚焦高危行业领域企业职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启动“厚植匠心,技涌浑河”百家企业大培训,面向抚顺石化、抚顺特钢等112家对城市经济发展有牵动作用的重点企业征集技能人才选育需求,分层次、分领域、分阶段推进专项技能提升。
项目实施以来,挂牌成立职工职业技能基地10家,全市4.7万名技能“新蕾”得到靶向培训,2319名高技能人才通过审核认定;依托抚顺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全年组织教学实训50余期,累计创建国家、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站17家;组织开展技能大赛和岗位练兵活动,举办14项赛区系列赛事,涉及75个工种,促进技能人才在生产实践中比质量、抢工期、增效益,参与培训、练兵、竞赛技能人才达10万人次。
整合资源,“双元”发力,打造技能人才职业发展新摇篮
回顾实践探索的历程,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新时代背景下的技能人才培养必须更加注重多维合一,要建立完善高校与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方能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充分衔接。
市委着力发挥统筹作用,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坚持“内嵌+外联”,深入推进校企“双元一体”合作模式,着力畅通技能人才供需对接和职业发展渠道。建立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裁撤中高职院校“过气”专业3个,新设立“大数据应用”“老年服务与管理”等热门专业5个,获教育部批准新开设国控师范专业1个,获评省级“订单、定制、定向”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获省教育厅批准新开设高职专业2个,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服务学校、技师学院等6所中、高职院校的38个专业,通过全省“1+X”证书制度试点认定,重点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职业培育基础进一步夯实。
深化推进产教融合,坚持“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模式,实施订单式培养,邀请企业专家、大工匠到职业院校授课,鼓励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谁说读职业院校就不能出息!”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邹明峰在企业实习时,跟带他的“师傅”这样说。去年以来,本土职业院校与域内外重点企业已联合开发课程5门、共建实训基地23家,校企合作订单签约人数近1100人,实施新型学徒制培养计划600余人。全面用好产教融合成果,探索筹建抚顺市技能人才市场,将每月第二个周日设为抚顺市“技能人才专场招聘”活动日,目前已组织线下专场招聘6场,涉及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6个重点产业的78家企业,累计提供人才岗位3698个,达成初步对接意向431人,正式签约技能工人245人。
真金实策,真情实意,筑牢技能人才干事创业新高地
市委瞄准技能人才引育用留关键点,坚持政策上给扶持、机制上给松绑、服务上给厚爱,为技能人才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积极搭建广阔舞台。
“我得过全国劳动模范,也评上过‘辽宁工匠’,但抚顺‘技能名匠’这个头衔,让我更有归属感,我就想踏踏实实地做点事,给咱家乡发展尽点力。”抚顺特钢车工张辉手里拿着获奖证书,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说道。在2020年启动实施的“抚顺英才计划”中,市委专门设立“技能名匠”项目,与“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同发布、同推进,并按照10万元/人的标准进行项目资助,真正让技能人才“有里有面”。
坚持改革、服务“两手抓”。着力推进企业和职业院校人才自主评价改革,推动抚顺石化、
抚顺新钢铁等5家重点企业全面完成自主评价体系建设工作,技能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放活。深化人才暖心安心工程,将技能人才纳入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服务政策范围,着力解决技能人才后顾之忧,不断增加技能人才职业自豪感、社会认同感。2020年,结合技能人才专项培养计划,组织全市百余名高技能人才开展专题研修,为人才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搭建了有力平台,强化引领各行各业技能“尖兵”与党同心同向同行。
目前,结合正在开展的“抚顺劳模工匠企业行”智力支持活动,已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40余项,完成成果转化6项,技能人才助力发展成效进一步显现。
案例后记
技能人才专项培养计划的深入实施,让“抚顺工匠”的品牌内涵重新焕发生机,我们不再桎梏于“孔雀东南飞”的人才瓶颈中,而是“基于我有,育于我需,尊于我心,用于我业,助于我兴”,推动产业聚技才,让技能固产业,逐步实现产才融合、精准匹配的良性循环,阶段性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三个一”:一是上下统筹“一盘棋”。市委谋划,书记立项,部门联动,从顶层设计和谋篇布局上打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脉络”,畅通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让技能人才提升“一气呵成”;二是密织育才“一张网”。把握技能人才成长关键节点,校门里重课程,校门外重实践,将理论培训、岗位练兵、平台助力、项目支持同谋划、同推进,有效提升了技能人才成长“加速度”。三是引领技才“一条心”。评价激励上多拔高一分,引领吸纳上多牵动一分,服务关怀上多贴近一分,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创造、尊重工匠的良好氛围,让技能人才站“C位”、出头彩。
来源:大国人才微信公众号
辽宁先锋微信公众号
抚顺组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