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篇(二十) 培养和造就“ 两个接班人 ”:新时代民族教育的根本遵循

北方民族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理论篇(二十) 培养和造就“ 两个接班人 ”:新时代民族教育的根本遵循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腾冲考察时,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着眼国家和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战略性地提出了青少年要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两个接班人”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接班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集中回答了在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根本问题,为我们在新时代做好党的民族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

01

培养和造就“两个接班人”的理论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两个接班人”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接班人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共产主义运动是一项千秋万代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奋斗。“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不仅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事业接班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关注的理论重点。早在19世纪40年代,恩格斯(1847年)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希望在于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列宁(1919年)曾明确指出:“无产阶级革命所以强大,正在于它有无尽的泉源。我们知道,它使一批批的人涌现出来,去接替忘我地献身革命并在斗争中牺牲的人们。”因此,培养和造就接班人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永葆本色、革命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障。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党的几代领导核心都对培养和造就革命和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问题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毛泽东同志1937年在为延安陕西公学成立题词时写到:“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的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惟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同志强调(1978年),学校要“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1994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只有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保证我国长治久安。”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8月召开的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讲话时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接班人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观点,特别是对民族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2013年10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学校继承光荣传统,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着力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同学们珍惜美好时光,砥砺品德,陶冶情操,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在这封信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学校要“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各民族学生要“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这实际上是民族教育工作中培养和造就“两个接班人”思想的雏形。

2018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的贺信中希望学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始终关心各族青少年成长,始终对各族青少年寄予厚望!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脱贫村民李发顺一家时,对其正在北方民族大学上大三的女儿李连欢及在当地读高三的儿子李连斌提出语重心长的鼓励:“你们的小家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你们这个年纪恰逢其时,将来要做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的重要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接班人理论与我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接班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两个接班人”的重要思想,立足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首次把培养“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接班人”提高到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在我们这样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根本问题,为做好新时代民族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

02

培养和造就“两个接班人”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两个接班人”事关国家和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开创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的关键时期,面临的风险和遭遇的考验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险峻。特别是在民族工作领域中,我国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一般地区更为突出,而境内外敌对势力企图利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挑拨我国民族关系、制造我国民族矛盾、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险恶用心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方式、手段更加多样和隐蔽。特别是在教育领域,近年来境内外敌对势力通过教材、媒体、宗教活动等途径在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培植分裂势力,与党和政府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形势越是复杂,任务越是艰巨,越是凸显了在民族教育工作中培养好“两个接班人”的紧迫性和战略性。

因此,我们不仅要从教育的角度,更要从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统一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两个接班人”的重要思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民族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将培养和造就“两个接班人”的重要思想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标准,努力培养坚定拥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献身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优秀人才,引导各族青少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勇担历史使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做“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

(二)培养“两个接班人”是党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必然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推进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伟大事业,确保党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忠于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忠于党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是前提和基础,是久安之策,是长治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各族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更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青少年时期又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和祖国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期。这就要求民族教育工作必须守初心、担使命,引导和教育各族青少年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永做“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三)培养“两个接班人”是新时代民族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神圣使命

培养一代又一代忠于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忠于党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特别是民族教育事业的百年大计。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教育始终围绕党和国家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这个大局,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使命,培养了一大批既有坚定理想信念、又有真才实学的各民族优秀人才,各民族的人口素质和教育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从而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等各项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牵挂民族教育工作,先后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体同学回信、为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发去贺信,表达了对各族青少年的殷切期望!这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接班人”的重要思想,不仅是对北方民族大学李连欢同学的勉励和期望,更是对全体民族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根本任务和神圣使命。

03

培养和造就“两个接班人”的实践路径

(一)培养“两个接班人”,核心是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广大民族教育工作者应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民族教育工作实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思想旗帜、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也是指导、规范我国民族教育实践工作的根本遵循。应在各族师生中深入持久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及相关行业的广大民族教育工作者应认真学习、积极贯彻、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民族教育工作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充分展示民族教育系统在党的十九大后守正创新、锐意进取的新精神、新面貌和新作风。

(二)培养“两个接班人”,关键是打牢各族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不断铸牢各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理想信念、精神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机制,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持久的精神动力。培养“两个接班人”,关键在引导各族青少年增强“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打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让各族师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思想意识,不断铸牢各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植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要积极开展民汉合校、东西部教育对口支援、教育开放以及各族学生的联谊、交流等活动,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共学共进共乐;充分发挥教育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培养“两个接班人”,基础在从战略上加强党的民族教育工作,用更加精准的支持政策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历史、自然和地理等原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为复杂和艰巨。因此,在民族教育工作中必须研究、制定和实施更加精准的支持政策。例如,在民族学前教育领域,通过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民族地区幼儿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语言基础和心理基础;在民族基础教育领域,促进教育质量均衡化发展、提高理科课程和外语课程的教学水平;在民族高等教育领域,重点研究提出“双一流”建设形势下支持民族院校发展的具体举措,有效落实“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把民族院校建成培养“两个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在民族职业教育领域,结合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精准提升民族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通过制定和实施精准化的民族教育支持政策,不断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新时代的征程已经起航!各级民族教育工作者要牢记总书记培养“两个接班人”的嘱托,切实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根本任务和神圣使命,引导各族师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办好让各族人民满意的民族教育。

【作者简介】田联刚(1961—),男,汉族,四川珙县人,时任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司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教育。杨慕云(1976—),男,汉族,河北魏县人,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教育。

编辑说明:文章来源于《民族教育研究》2020年第3期。原文版权归作者和原单位所有。篇幅限制,注释从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宁夏本科院校-北方民族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北方民族大学-理论篇(二十) 培养和造就“ 两个接班人 ”:新时代民族教育的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