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 为考生筑梦扬帆
内蒙古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 唐巍伟
2022年是我国恢复全国统一高考45周年,也是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推进实施8周年。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至今,全国已经有21个省市实施了高考综合改革。今年我区也将进入“新高考”改革省份行列,改革的思路和实施方案也已确定。
一.“新高考”传递出重视综合素质培养、重视学生兴趣的育人导向
“新高考”改革的最鲜明特色是彰显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我区实施“3+1+2”高考模式,除了“3”是指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外,“1”是指首选科目,即从物理、历史2科中选择1科;“2”是指选择性科目,即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科中选2科,共有12种组合。与“新高考”改革前的“3+文综/理综”模式不同,这种科目选择的方式,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同时,“新高考”改革从科目设置、评价方式、录取办法等方面同向发力,更有利于选拔综合素质全面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引导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形成教育教学和评价选拔的良性循环、良好生态。综合前期21个省市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增加学生选择权”构成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高考”改革的初心。过去8年,“新高考”改革在扩大学生选择空间、提升人才选拔水平及强化综合评价等方面带来了积极的成效。
二.“新高考”对高中学校面向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拓展学生发展路径提出新要求
“新高考”改革是“教学、考试、评价、招生”联动的系统工程。高中学校要结合学年或学期任务安排,系统有序设置与高校专业相适应的生涯教育的内容,形成高一阶段“兴趣认知,筑梦理想”、高二阶段“强化学习,职业定位”、高三阶段“厚积薄发,人生起航”的生涯教育。要注重加强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针对性和全面性,积极开展针对高中生的理想信念、学业教育、升学规划、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的综合指导。要加强与高校联动,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要积极邀请高校走进高中、请高中学生走进高校,通过与高校的衔接互动,让学生认知高校学科及专业,引导学生在选考科目时,兼顾个人兴趣、社会需求与个性特长等综合考虑、合理选择。要积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积极以学校为基地向家长、社会宣讲“新高考”理念,强化家长与社会的共同认识,以让高校和学生之间实现真正的“双向选择”。
三.“新高考”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快实现教育均衡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各级各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等要进一步增强城乡中学师资的统筹协调与供给能力,应对选科可能带来的教师不均衡问题;要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不断改善学校教育教学软硬件,大力提升学校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以适应高中选科走班、学生指导与综合素质评价带来的新要求。各高中学校软硬件、师资队伍整体增强,有助于进一步缩小城乡中学、示范中学与普通中学的学生获取信息渠道、教育平台、面试培训机会等方面差距。
四.“新高考”进一步体现出国家选拔人才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高考的最终目标是为国选才,确保公平公正是目标实现的关键。“新高考”为了改变以往单一的考试分数评价录取机制,采取依据统一高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进一步体现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普通高中学科新课标的变化
——以数学学科为例
内蒙古自治区教学研究室 温孝明
为落实国家新课程改革方案,推进我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使用工作的顺利实施,自治区教研室开展了全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骨干教研员、教师系列培训工作。在自治区教研室举办的第一、二期通识性培训中,我们聆听了来自深圳、大连、天津、山东、新疆、杭州、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各位专家、校长、名师的有关新课程改革背景分析、新课标的修订与变化、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等一系列培训讲座,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新课标修订的背景,意义、变化,理清了新课标的实施理念和落实途径,明晰了新教材的结构体系、编写意图,进而也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优越性和可行性。现就结合新修订课标的几个亮点,谈几点想法。
一、明确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
本次新课程标准制定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提炼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这是基于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回归教育本质需求。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具体化、细化,是明确我们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学科核心素养是为建立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的独特育人价值和功能,体现学科本质和基本特征而凝炼出学科育人的目标体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以数学为例,通俗的讲,就是要对比有过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经历和没有经历过数学学习的学习者,在学科素养方面表现出的个体差异或不同。比如说,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个方面。如果学习者经历过关于概率与统计相关知识的学习,那么生活在大数据时代的他,面对一组数据就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大量的数据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而没有经历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者,看到的只能是一些密密麻麻的数字而已,这就是数据分析素养的体现。再如,当学习者经历过几何相关知识的学习,就可能在旅游胜地实现对一个古建筑的高度进行相对准确的计算,而没有这方面的学习经历者,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感受到它很高或者做出一个粗略的估计,这就是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等素养的体现。因此,核心素养的提出,帮助我们解决了各学科教学中定位不准确、目标不具体的问题。
二、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新课程标准的另一个亮点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从逻辑关系上讲,作为一门课程,如果只是确定课程目标、给出课程内容、完成课程教学,这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链条,因为我们整个教学的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课程目标要求,怎样才能判断出我们的教学达到了课程目标要求?如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老师辛辛苦苦上了不少课,讲了不少内容,到了期中或期末考试后才惊讶地发现,学生和我们的期望值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感到困惑。分析新课标研制的学业质量标准,不难意识到,以前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是在低头教学,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和质量评价,更不清楚如何评价。新课标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构建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和评价的内在逻辑关联,为组织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优化课程和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为评价学生内在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供了外显的、可测量的、可操作的标准,打通了课程教学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让学科教学真正实现有的放矢、高效落实。
三、强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第三个亮点是继续传承和发扬原课程标准(2003版)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实际上我们都不会怀疑,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其主要因素是学生的内驱力,换句话说是内在的学习需求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学习环境、教师的引领、家长的督促等都是外因,是促成学生学习的条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关于学习,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定义方式。教育学领域关于学习的概念为:学习是人类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得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学习应该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实践过程,而马克思指出“人始终是主体”“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通俗讲就是实践,当然也是学习。不难理解,教育就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因此,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真正回归了教育的本质。
新修订的课标有很多亮点,在我们不断学习研究和落实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更多、更新的理解和认识。让我们携手同行,在基于新课标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共同迎接新的挑战,拥抱新的收获。
新高考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以英语教学为例
内蒙古自治区教学研究室 张扬
随着我国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方向得以明确,内蒙古自治区从2022年秋季启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新高考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践行好高中教学的新要求,是顺利推进新高考改革的基础和关键。下面,以高中英语教学为例,通过分析当前我区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我区广大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提供借鉴思路。
一、当前我区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备课形式化、低效化,导致教学设计的质量不高。备课是教师上课前围绕授课内容和学情,设定教学和评价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过程。备课是上课前十分重要的一环,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很多学校都有集体备课制度,目的是通过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研讨,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深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是大家简单地念念教案,说说教学重难点,没有对学情、目标、教学活动设计等进行深入分析,也没有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提出解决的思路,导致备课过程走过场,形式化。
有些教师在备课时只关注知识要点,而不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和学习过程,备课过程片面地变成了背教授的知识和训练的技能,导致备课低效化。
2.教学设计与课程标准两层皮,导致教学设计经验化。国家课程标准是指导课堂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基于课程标准,但在实际教学中,更多的教师是依赖于教学经验去设定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成为“摆设”。经验式的教学设计也导致教师更多地从应试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超出课程标准教授教学内容,一味追求难题、偏题,使教学偏离本该遵循的目标。
3.教师过度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导致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师过度关注知识的教授,使教学始终停留于知识的讲解和灌输层面,忽视单元或主题内容的全貌。最终,学生头脑中存留的都是知识碎片,不易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识迁移。
4.教师教学按程序走流程,问题设计思维含量低,导致教学方式模式化、表层化。由于缺乏对学情的认真分析和教学内容的仔细研读,很多教师依据课型设计教学活动,形成“课型化”的教学流程;课堂交流方式多是教师问、学生答,导致教学方式模式化。同时,课堂中问题的设计缺乏深度,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不足,使教学总是在表层打转。
5.教学活动设计主线不强,教学过程成为活动的堆砌,导致教学过程的散片化。教学活动设计是一节课的核心,但是很多教师设计的活动零散,活动与活动之间缺少逻辑关联。整堂课活动看似很丰富,却没有主线,也没有层次梯度,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或者在重复的活动中原地打转,无法深入,或者是跳跃性太强,学生无法将知识很好的连接起来。
6.教学评价脱离教学目标,为了评价而评价,导致教学评价形式化。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通过过程中的评价让学生和教师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了”“目标是否达成了”,所以,评价活动应基于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反馈教与学的情况,从而促进教学。但很多教师仍然将评价理解为外挂于教学之外的活动,不关注它与目标的一致性,不关注与活动的融合性,导致评价流于形式,没有实效。
二、新高考背景下推进我区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1.抓备课,提高备课实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要明白备课要备什么,学科备课应包含的要素是:备教学内容、备学生情况、备目标、备教学重难点、备评价活动、备教学方法、备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备板书设计、备作业设计。这些要素合在一起就是对一节课的一个精细的预设方案,准备越充分呈现效果就会越好。教师集体备课要有针对性、有深度,要围绕教学中突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和交流,有针对性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而不是泛泛而谈。不仅要全面地准备教学设计中的各要素,更要针对某些重点要素进行深入挖掘。
2.依标设计教学,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对应要求,结合学生情况制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并依据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等。“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都应依据课程标准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促进教与学。
3.基于单元梳理教学内容,构建结构化知识,保证学生对知识的完整认知和运用。教学设计应聚焦对学科“代表性概念”的深入理解,有效地提升学习的效能和效率。例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关注主题意义,制订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避免脱离主题意义或碎片化的呈现方式。说明只有将碎片化的学习转向整合关联、结构化的学习,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益。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仅以课时、课型为单位的教学方式,而要围绕单元主题,梳理教学内容,搭建由单元大主题统领,各语篇次主题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教学单元,这样的教学设计保证了学生基于主题认知相关知识,并在探究主题的过程中构建起知识网络,将知识有效地迁移到真实的生活中,用结构化的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方式,以现实生活中真实问题为驱动,推动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结构化知识整体迁移和运用。
4.提高问题思维含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由于大量的表层化问题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局限于表面,导致缺少深层思考的机会,思维得不到发展。因此,课堂中问题设计的质量就十分重要。要重视研读教材,设计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要注意问题设问的层次性,依认知规律形成问题链,带领学生由低到高逐步提升对语篇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地得到推动提升。要注意问题提问方式的多样性,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自主的去寻找答案,打开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认知。
5.设计有逻辑,有层次的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学习能力的有序推进。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依据学生认知规律,设计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的活动,带领学生从理解到应用,从实践到迁移再到创新,从基于教材到深入教材再到超越教材,有序提升学生思维从低阶走向高阶,实现深度学习。
6.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设计评价活动,提高教学评价的实效性。课堂评价是推动教学目标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学习真正发生的关键环节。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将教学目标和对学生的学习期待整合到评价任务和课堂活动中,将评价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为检测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而服务。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合理、可操作、可检测,教学评价要先于教学设计,通过多样的评价活动收集学生学习是否真正发生的证据,及时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根据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架和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达成设定的教学目标,切实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新高考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广大英语教师应正视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改进教学,帮助学生从“学了”迈向“学会”,真正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实现核心素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政务新媒体“内蒙古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