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活动周】“品读方言中的内蒙古”专题科普讲座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科普活动周】“品读方言中的内蒙古”专题科普讲座

为落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文件》,助力以“守望相助,亮丽北疆”为主题的全区第十一届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2017年6月12日,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举办了“品味方言中的内蒙古”主题活动,活动的嘉宾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王建莉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教务处处长郝敏副教授,主持人由鸿德学院人文系教师李诗帆担任。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广懋,历史悠久,民族多元,种种因素使得语言情况复杂而独特,方言则是家乡的特产,是家乡的代名词,见证着地区历史的发展与变迁。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王建莉教授首先为同学们讲解了方言的概念,界定了方言与普通话的关联,并对内蒙古方言的类属与分类进行了阐释,郝敏副教授则向大家介绍了内蒙古东西部区方言的区域划分,梳理了东西部方言在词汇、语音方面各自的总体特点。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现场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代表用各自家乡的方言进行了朗读,并谈出了家乡方言的一些亮点。乌兰浩特、赤峰方言代表了东部方言的概貌,临河,呼和浩特方言则凝聚了西部方言的精华。两位老师以自治区内极具地域特色的饮食与建筑中的词汇为例,总结了内蒙古方言中语词与当地文化的关系,归纳了方言发展演变的几点原因,并强调方言属于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孕育了方言,方言升华了文化,方言应该作为一种民族特色被保护,当代大学生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也应该在传承方言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从方言中领略家乡的文化。整场活动在充满学术探讨而又不失愉快幽默的氛围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两位老师的讲解与同学们的示范不仅提升了大家对于自治区方言发展演变以及语言特点的认识,也使得每个人对家乡语言中的趣味与文化含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本次活动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社科联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承办,属于全区第十一届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该系列活动旨在反映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崭新成就,见证社会科学工作者做出的突出贡献,号召全体市民、尤其是广大的学生群体关心、投身社会科学工作,该系列活动已陆续在全市展开。

王建莉,文学博士,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教授,科技处副处长,硕导。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第六届委员会常委,内蒙古语言学会常务副会长,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团管理委员会委员,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秘书长。2015年度全国社科联优秀学会工作者。 专业为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为训诂学、文化语言学、辞书学。主持9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出版4部专著,发表80余篇论文,获得6项自治区哲社优秀成果政府奖。在全国雅学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专著《〈尔雅〉同义词考论》获得自治区第五届哲社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参加修订《辞海》第六版、《辞源》第三版的专家。参加了具有重大传世价值的《二十四史全译》项目,承担其中的《梁书》与《南史》。

文/吕梁

监制| 张玉恒

主编| 马明亮

编辑|方伟刘毅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内蒙古本科院校-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科普活动周】“品读方言中的内蒙古”专题科普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