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太成功的朗诵大赛经历,让包雪林意识到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普通话说得不流利,情感和语气上无法准确透彻地表达。”
包雪林是河南科技大学的大三学生,出生于通辽市科左中旗一个蒙古族家庭,从小接受蒙古语言文字教育,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汉语文。为了将来发展的路子更宽,高中时他转入汉授学校,学习成绩优异的他汉语作文成绩却一直很难提升。上大学后,开始全面接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原本开朗的他有点活跃不起来了,课下跟同学们相处,他生硬的普通话,经常闹出笑话。
包雪林认为,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十分必要,特别是大学期间,公共场合、文体活动等都需要使用普通话交流。
上大学后,尤其是一次校园艺术节朗诵大赛上的失利,让包雪林产生严重的挫败感。课堂上,涉及到物理、化学课上的一些名词,更是拿不准,学习起来很吃力,这一度令他很迷茫。但是,蒙古族生性的真诚和乐于助人,却让他在同学中很有“人缘”。在同学们眼里,这个东北兄弟实诚可交。
包雪林说,家里经常邮来牛肉干、奶豆腐、奶皮子和咸菜干等家乡特产。而这些特产总会引发舍友的好奇。当他把特产与舍友们分享时,马上会引起一波话题,大家边吃边聊这些特产的做法。
通辽的旅游胜地、科尔沁草原的传奇故事,以及家乡的美食,还有脱贫攻坚给家乡带来的变化,父亲的马头琴表演参加农牧民演出获了奖、母亲今年冬天做的粘豆包卖出了好价钱、家乡的农牧民学会了直播带货……随着与同学们交流的深入,包雪林的普通话也越来越流利,他不断把家乡的故事讲给越来越多的同学听,不少人都对科尔沁草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包雪林深有感触地说:“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得越早就越能增强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提高与其他民族同胞的沟通能力,这会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就业发展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
来源:内蒙古教育发布